|
第四天:镇江--高邮 江南空气本来就湿润,再加上下午刚下过雨,所以晚上越发显得潮湿。我怕衣服洗了晾不干,就想买电吹风来吹一下,省得早晨穿湿衣服出门。江苏大学里有个超市,规模还算可以,我花了50多块买了个吹风,穆哥则搞了一瓶陈年老酒和若干荤菜,然后到旁边的食堂里米西米西的干活。食堂对外承包了,各种小吃应有尽有,实行开架销售。我们随便点了东西,穆哥搞来了几瓣大蒜,兄弟俩梁山好汉般的大口喝酒大碗吃肉,何等快活!从那天早晨看见老头喝老酒,穆哥一路就惦记上了,念叨过好几回,今天算是遂了心愿。酒是好酒,就是糖太多,喝着甜腻腻的。微醺,脚步踉跄着回到住处,奋发图强把全身行头洗了个遍,哈哈,哥们有电吹风,怕什么? 早晨睁眼天已大亮,时间不早,晚上睡的太舒服了。穆哥洗了昨天从无锡带来的葡萄打打尖。外面下着雨,没办法,只要不下刀子就得走,正好检验铁皮驮包的防水性能。吃完早餐雨下大了,于是我们穿上雨衣骑出校园奔向市区方向。来到镇江东门,这里叫梦溪广场,是不是纪念沈括的不得而知。在书店里穆哥买来了详细的江苏地图,这本地图在以后的行程里派上了大用场,标注的很详细,还有城区图,而且是新版本。省去不少问路的麻烦,穆哥就是心细! 来到江边,著名的甘露寺映入眼帘。难道诸葛亮在这也有段故事?门前刻着辛弃疾的《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原来这里就是北固山,这亭子也就是北固亭了。突然想起镇江以前就叫做京口,那么瓜洲一定离这不远了。镇江有三座名山,这里是其中之一,前面还有金山,背后有焦山,镇江得名不知道和这些山有没有关系。汽渡在金山方向,所以只好舍弃焦山了。长江在这里已经很宽了,令我吃惊的是长江水竟然是黄色的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北风从江上扑面而来,夹带了大量水气。沿着长江向西,路过金山公园,拐上润洲大道,大道尽头就是长江镇扬汽渡,行人过江的费用是五块钱。轮渡比青岛黄岛之间的海轮小的多,能装七八辆汽车。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长江,以前在火车上横过长江N次,到了船上才发觉水面浩荡,对波涛汹涌,卷起千堆雪之类的形容有了切身感受。来自齐鲁大地不识水性的我,难免有几分胆怯。来往穿梭的大都是拉集装箱的货船,黄金水道名不虚传!不知不觉到了对岸,下得轮渡已是扬州地面。镇扬汽渡几个字是江泽民同志写的,江同志祖籍扬州,为家乡题字理所应当。 从此我们告别了312国道,将沿省道北上,到淮阴后和205国道会合一直走到家门口。雨越下越大,风越刮越猛,几公里后不得不下车避雨。在村口的小卖店里按惯例我们又引起了小小的一点轰动,有朋友问可曾去瓜洲渔码头看看,才突然想起上岸不久有路标指出了右拐弯即瓜洲,果然是京口瓜洲一水间,直线距离不过几公里远罢了。 时间过了12点,雨见小了,重新披挂上阵向扬州冲去。扬州城区面积真的不大,但知名度远在淄博以上。这里自古就是富庶之处,令文人骚客才子佳人留连忘返,也曾是青楼云集的地方。这里有著名的扬州包子,扬州炒饭。象绍兴出师爷一样,这里盛产搓背修脚的师傅。有一个写着淮扬风味的馆子吸引了我们,老板推荐了一道红烧老鹅,听着新鲜,长这么大没吃过鹅肉什么滋味,又要了个汤。不到五分钟老鹅就上桌了,原来是红烧鹅和豆腐干,甜不罗嗦的跟没放盐一样。这是个早就红烧好了放在冰箱里的菜,来了客人只要回锅加热就行了。有点对不起它的价格--25块。 我能说的上名字的景点只有瘦西湖,地图上是狭长的一溜。打听着去了,没打算进去只想留影证明曾到此一游。扬州大学的东门外就是瘦西湖,果然门票价格不菲,50块钱!但是当初公园是设计者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没有用高墙把景色全围起来。我站在外面的桥上也能基本看到全貌,至少值40块钱,赚了! 这里到高邮还有60公里,路上要经过江都。找到正路已经两点多,路上经过数座闸桥,旁边就有本地妇女卖鲜活水产。停车看了一下,竟然有很多品种没见过,更不知味道如何!问卖蟹子的妇女:这叫什么蟹子?妇女瞪大眼睛认真的给我纠正:不叫蟹子,叫螃害(蟹)--水里的螃害(蟹)!好好好,就依你,螃害就螃害吧。 我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扎带!村里竟然找不到修自行车的,想借个干爽地方自己补也困难。终于有个老伯让我在他路边的棚子里停车,否则今晚我们就要住在这里了。补好带已经快4点了,到达目的地仍然有50公里。天黑之前赶到的希望不大了,只希望下边的路平坦一些,风雨能收敛一点就好了。 因为阴天下雨,所以今天我的方向感和时间观念很不准确,在江都几次找不到北去的路。出城十几公里后,慢慢上了几个缓坡,这时大运河出现在公路左侧,原来脚下的公路就建在运河堤岸上。左边是大运河,右边下去几十米还是湖泊,水田和村舍。只是运河水面明显要高于地面,一旦洪水爆发漫堤,后果难以想象。此时路上还有行人,是附近村落里赶路回家的,雨越来越大,淋湿了我的码表,在显示了总里程400公里后终于罢工了。穆哥跟上了一个骑电动车的姑娘,这姑娘不错,放慢了速度在前头带着我们,虽然风雨阻隔了我们的交流,但我能感觉这是个热心肠的女孩子。快到她家时特意嘱咐我们:天黑了注意点,下边就没有旅店了...。果然,此后两个多小时里我们真的没见到一位行人,没见到一家旅店,只有风雨中漫长的路。天很快黑了,两旁没有一点灯火,偶尔驶过的汽车能为我们提供一点照明,路边是高大的水杉,黑色的影子让人不寒而栗,身旁一丛丛的灌木里仿佛隐藏着什么东西,耳畔是风雨的声音,眼镜沾水根本看不清楚路面,一时不知自己身在何处,恍惚中仿佛远离人世一般。一种从未有过的恐惧袭上心头,突然想起了临出发前家里人的各种交代,杂乱无章的一起涌了出来...... 饥寒交迫的我很清楚前方30公里外有我们期待的东西,温暖的被窝和可口的饭菜,也许还有一瓶啤酒和双黄鸭蛋。为了照顾我,风雨中穆哥始终骑在前面,不但消耗体力而且十分危险。我和穆哥不是第一次合作了,感到他是个极有责任心的人,速度和耐力对他来说不是问题,只要你跟的上,他就会冲在前面为你开路,如果你的经验体力稍有欠缺,那么他又会走在队尾为你殿后。铁皮也是一样,我曾经打趣他说不管咱们多少人出来,你总是有第几名就跑第几名,其实这都是一种责任的体现。 在寂寞和恐惧中盼来了一坐加油站,这里可能是郊区了,下车给老婆发个短信,告诉她我还健在,不必担心。果然半个小时后就看到前面点点闪闪的灯光,高邮近在眼前。城里不大,店铺打烊很早,雨下的小了些,人困马乏的在路边找到了旅馆,安顿好东西突然发觉饿的前胸贴后背,刚才赶路心切连惊带吓的竟然连饥饿都不觉得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