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84|回复: 1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3岁少年被疑用作人体实验 医院要挟家长不起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12-12 10:34: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3岁的周宜清,匆忙成为亚洲年龄最小的安装外置人工心脏患者。这个术后被形容为“阳光少年”的孩子曾沮丧的说自己被当作猴子看新鲜。15个月后,周宜清死后第二天,医院告诉他的父亲,40多万治疗费可以免,但必须签一份同意书:不准告诉媒体,不准向法院起诉,不准通知行政机关…


事发地点
  惊心15月

  ——少年周宜清最后生命中的重重医疗历险

  □本报记者 沈 颖

  “我的儿子被做了人体实验?”

  “关于周宜清的治疗过程,不准告诉媒体,不准向法院起诉,不准通知行政机关。”

  周宜清(原名周易清)在上海东方医院的总治疗费用高达近90万元,周振华一家尽全力支付了其中的20多万,除去儿童基金捐助部分,还欠医院40多万。

  2006年7月31日,周宜清死后第二天,医院告诉周振华,可以免去这40多万治疗费用,但前提是必须签署一份同意书,“上面写着3点要求,关于周宜清的治疗过程,不准告诉媒体,不准向法院起诉,不准通知行政机关。

  



  这“三不准”给了周振华猛然一击。

  “我的儿子被做了人体实验?”

  回忆细节,四处查询,他的怀疑日益强烈。

  周振华之前从未对治疗的性质产生怀疑,“我们一直以为是常规治疗。”在13楼中德心脏中心,所有人都能取得的医院治疗宣传册上,清楚地写明了对终末期心衰的治疗手段有4种——人工心脏植入术;心脏移植;心肺联合移植;人工心脏+干细胞种植术。

  到了7月末,周振华突然发现,医院的治疗宣传册中已悄悄取消了周宜清参与的第4项内容,所谓有效率90%的“人工心脏+干细胞种植术”。

  周振华开始怀疑人工心脏的安全和有效性,他致函德国心脏中心,希望得到周宜清使用的人工心脏动物实验和人体实验相关数据、认证资料。心脏中心的回复是:1996年就通过了欧洲MDD的认证,其他的问题不能讨论,可向东方医院询问。

  咨询其他医生后,周振华又发现一个巨大的疑点——“干细胞和肌细胞技术连国外都还在动物实验阶段,科学家们还在争论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东方医院早在2004年就已使用于临床!”

  “如果是临床实验,医院和医生应告知家属,并得到有关部门的许可和通过伦理委员会的讨论,还要签署大量的文件。”周振华所请的代理人张胜富说,“但周振华在那么多协议上签了那么多名,却没有一个与此有关。”

  11月底,周宜清的父母将一纸民事诉状递交到上海市一中院,一周后,法官建议他,“应先打刑事诉讼,追究医生的刑事责任,后要求民事赔偿”。目前此案在等待立案中。

  “皮肤没有粘性,过不了今晚”

  13岁的周宜清,匆忙成为亚洲年龄最小的安装外置人工心脏患者。

  最早的疑点回溯到两年多以前,刚刚踏入东方医院的时候,在同一个东方医院前后相隔几小时的检查中,对周宜清心功能的描述,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入院检查显示心功能是心衰四级,而几小时后的术前检查中却显示,心功能是二到三级。

  而周宜清在之前儿科医院的心功能诊断结果为“心功能不全”,并没有下完全心衰的结论。

  周振华在2006年底意识到,用3小时决定儿子的命运过于急促。2004年4月22日晚7点到10点,是周振华夫妇如今不太愿意多回忆的“噩梦般的3小时”。

  在那3小时中,周振华、郭永倍夫妇心急如焚,忙不迭地在上海市东方医院的医生递上的各种单据上签字,而关于手术的知情同意过程持续了不到10分钟。

  “当时我们的感觉是走到穷途末路,遇见大救星。”周振华说。

  2004年4月10日起,13岁的周宜清出现乏力、呕吐、咳嗽多痰症状。4月19日,在儿科医院被诊断为原发性扩张性心肌病。4月22日下午,东方医院院长前来会诊,摸了摸孩子的手和身体,对母亲郭永倍说,“你儿子病很重,他身上的皮肤已经没粘性了,过不了今晚。”

  夫妇俩惊呆了。

  他们回忆,院长随即介绍说,东方医院有先进的治疗方法,先安装“BERLIN HEART”人工心脏,让自己的心脏“休息”,再把从骨髓里取出的干细胞——人体的原生细胞,象撒种子一样撒在心脏上,修复心肌活力,最后把人工心脏卸下,病人就如同正常人了,这套治疗方法成功率90%,费用25万元左右。

  在夫妇俩的记忆中,院长还说,“你们非常幸运,正好在开一个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德国柏林心脏中心总裁和主任翁渝国教授正在上海,带来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人工心脏。”

  儿子被迅速从儿科医院转至东方医院,在那后来被父亲周振华称为“噩梦般的3小时”的检查后,被推进手术室,接受了第一次手术,手术一直进行到次日凌晨3点30分。

  手术签字医生依次是东方医院院长刘中民,德国籍医生翁渝国,范慧敏。“还有一个提供机器的德国人也进了手术室。”周振华回忆说。

  13岁的周宜清,匆忙成为亚洲年龄最小的安装外置人工心脏患者。

  “他们拿我当猴子,看新鲜”

  “每个星期都有这么几次,要重复几遍同一个动作,把被子拉开,他们掏出相机对准人工心脏。”

  手术后,周宜清进入了全封闭的重症监护室,几天后,出现高烧,心率180,父母第一次被允许见儿子,“穿上隔离衣服全副武装进去。”喂饭时撩开儿子的衣服,母亲郭永倍吓了一跳,儿子心脏下接上了两根导管,连着一个椭圆形的人工心脏泵,充满了血液,看上去像人的心脏,红扑扑的,但跳动在身体之外。

  由于医生说怕感染,长达7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宜清独自住在重症病房里,夫妇俩进不去,隔着两道门,整日守在走廊上探听儿子的治疗信息。

  夫妇俩感到纳闷的是,各色参观人士,美国人、日本人、德国人、澳大利亚人,却由院方带领,不断进入重症监护室,直奔周宜清的病床,“有的是一个参观团,一群人来,不穿隔离服也就进去了。”

  起初周宜清处于难以抑制的兴奋中,只要有老外来东方医院参观,肯定来看他,他口语不错,主动和老外交流。

  “但慢慢的,孩子流露出不满,每个星期都有这么几次,要重复几遍同一个动作,把被子拉开,他们掏出相机对准人工心脏。”周振华说。

  记者们也来了,周宜清术后被形容为“阳光少年”的大幅照片出现在报纸上。还有剧组来东方医院拍外景,护士们纷纷去找演员合影,演员则主动跑到周宜清处要求合影。

  母亲郭永倍回忆,儿子越来越沉默,甚至沮丧,“他们拿我当猴子,看新鲜。”

  装上人工心脏后,周宜清走路极其不便,郭永倍回忆,儿子必须很小心地起身,为了防止站立时人工心脏的泵往下掉,泵和导管与皮肤创口反复摩擦导致出血感染,在他的脖子上要挂一块纱布,纱布的下端挂在椭圆形的泵上,泵套着口罩,形成一个向上的力托举着。人工心脏的泵的一端与一个象电脑主机一样的辅助装置相连,走路时,这个辅助装置必须随身紧跟,“儿子总是小心的用手护着泵,不让我碰他,他总说,妈妈你别乱动,那是我的生命。”

  有时候不得不离开电源下楼做检查,周宜清最怕的是半途断电,辅助机靠蓄电池保证工作,当电量不足时,就会发出报警的鸣叫,“他有一次紧张得脸色发白,盯着辅助机上显示的数据叫起来:妈妈,如果停电两分钟,我的命就没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17
发表于 2006-12-12 16:51:16 | 只看该作者
我比较晕、、、、
16
发表于 2006-12-12 14:28:46 | 只看该作者
河蟹蛇会     
15
发表于 2006-12-12 14:25:36 | 只看该作者
需要冷静看待!

人工LVAD心脏安装手术后能活15个月已经是非常不错的结果了. 估计医生和病人家长在手术前没沟通清楚.

老实说, 人类生活在地球上就是个实验. 每个医疗方式都是个实验, 因为没有任何治疗是100%安全和有效的. 问题的矛盾出在现在的病人已经缺乏实际性, 把年老病死等自然规律看为100%可以征服的对象. 目前的问题只是一面之词, 无法断定是家属方面不讲理还是医院方面有实质的责任.
14
发表于 2006-12-12 13:55:34 | 只看该作者
把院长拖出去鸡奸+轮奸后,直接丢到泰国变人妖,然后再卖到中东地区当鸡
13
发表于 2006-12-12 13:53:44 | 只看该作者
哪里封的过来呀,太多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06-12-12 13:52:45 | 只看该作者
这样的医院该封特
11
发表于 2006-12-12 13:51:06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7楼堂堂宝贝2006-12-12 11:56发表的:
没人性的家伙,下辈子投胎做猴子。


做猴子更惨,会被人直接敲开脑袋吃脑子的
10
发表于 2006-12-12 13:15:25 | 只看该作者
nnd,这种事很正常的,很多新药就是这么那人来试验的,事先一点都不说明,真是中生
9
发表于 2006-12-12 13:05:09 | 只看该作者
坚强的小孩 残酷的医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