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851|回复: 2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浦江之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11-8 19:41:5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11-9 09:08 编辑

寻访浦江之首






117日,农历冬至,天气依旧是暖洋洋的,长年生活在浦江之尾,忽然想起去松江探访一下黄浦江之源,那儿据说有了一个雅名——浦江之首。上海的母亲河啊,我们不下百十次的在吴淞口观赏沙鸥翔集落日余晖江天一色的河口景色,也不计其数的推车摆渡过江骑游浦东浦南,三叉港、民生路、十六铺、杨家渡、庆宁寺、米市渡……你哪一个身段我们都是如此的熟悉可亲。而浦江之源又是啥模样,真要去看看。




松浦三桥,飞驶而过黄浦江。这是准许非机动车骑行的过江大桥,还有一座是车亭公路上的松浦大桥或称一桥。或许,新开通的闵浦大桥打打擦边球还是能骑过江的。相比摆渡,骑车跨过黄浦江实在是爽。此段浦江水还是很清的,只是水葫芦太多。我知道这一段的浦江向西不过五六公里的路程,向南一折就叫竖潦泾了。







过三桥到叶新公路向西,过泖港大桥。该座主跨200米的大桥是上海第一座双塔双索大型混凝土斜拉桥,1982年6月竣工通车,也曾是国内最大跨度的混凝土斜拉桥,今天看来塔柱巍峨40多米,双塔结构也有特色,但有点破旧狭窄,机动车交会,就没有我们的位置啦,谨慎的老邵干脆骑到人行道上。














脚下同样飘着水葫芦的大泖港河水缓缓向北注入竖潦泾(黄浦江)





过泖港镇不远见一北向的小公路,标牌躲在树叶里。
北向,西去,北向到底,来到一条大河边,地图上标记叫横潦泾,黄浦江上游的一部分,航运繁忙,河里水葫芦更多了,捞之不尽,干脆用专门气垫圈圈养起来。










































沿河柏油小路把我们引到一块大石头边,上书“浦江源头”四个大字。哦,到了,还看到对面突出尖状地上的亭阁,两旁是两条大河汇聚而来。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5
发表于 2013-11-11 21:30:37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11-8 20:38
谢致真关注与鼓励!继续。




不错的地方!不错的活动!







24
发表于 2013-11-11 10:22:25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阿康骑游是模子。
23
发表于 2013-11-10 18:37:43 | 只看该作者
骑游探访有意义,照片解说更受益.


22
发表于 2013-11-10 17:27:22 | 只看该作者



               







21
发表于 2013-11-10 16:57:32 | 只看该作者
谢谢介绍!黄浦江两岸是骑行者的天堂,无信号灯、无汽车尾气。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9:38: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11-9 19:40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11-9 19:20
柳州路的骑友先我们一天去了浦江之首,他们功课做得细,找到了那个零公里石碑。先借来看看


过了这斜塘江大桥,我们等于又绕到了黄浦江的对岸,探源之旅已近尾声了。总结一下有几个体会——一是黄浦江基本上是一条人工开凿出的河流,从春秋战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在开挖疏浚臻于成形,期间多次改道改入海口,最值得称颂的是明代永乐年间夏元吉和隆庆年间海瑞所主持疏浚的那两次,黄浦江直接借道吴淞江出海,把两条河航道淤塞排水不畅萎缩易涝等问题一并解决;二是黄浦江是一条年轻的河,与吴淞江相比,长度、流域面积、成形年代都不能望其项背,只能做支流;惟其年轻有朝气,海纳百川,吸纳了太湖流域、杭嘉湖地区、浦东新陆的巨大水量,终于后来居上夺路而出,形成黄浦夺淞之奇观,吴淞江(苏州河)反倒成为为黄浦江的支流了;三是母亲河还大有可为,取水口北移长江,它仍是沪南地区主要水源地,其航运功能并未减弱,上游地区还十分繁忙;其旅游功能、生态环境调节功能、城市景观功能等等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
骑着想着,不觉已进松江城,在泰晤士小镇歇歇脚。恰似从华亭故地一下穿越到英伦三岛,一片异国情调艳光四射,真心祝福这些8090后的俊男倩女。
































路过黄渡镇吴淞江大桥,朝江边的那个水桥望了一眼,当年黄歇在此率军渡江伐秦,士兵用酒来驱寒取暖,以畅饮感谢乡亲父老,黄渡人年年闹元宵喝黄酒比赛,我想黄先生筚路蓝缕造福沪渎,上海人是不会忘记他的……
51刻,众骑友各自回到浦江之尾的家中,月浦的老邵来电说,他跑了181公里。

IMG_8434.JPG (90.1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8434.JPG

IMG_8449.JPG (94.65 KB, 下载次数: 14)

IMG_8449.JPG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9:20:25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11-9 18:39
继续。

柳州路的骑友先我们一天去了浦江之首,他们功课做得细,找到了那个零公里石碑。先借来看看










点评

过了这斜塘江大桥,我们等于又绕到了黄浦江的对岸,探源之旅已近尾声了。总结一下有几个体会——一是黄浦江基本上是一条人工开凿出的河流,从春秋战国至今,断断续续,一直在开挖疏浚臻于成形,期间多次改道改入海口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9 19:38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8:39: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11-9 18:40 编辑
春天chuntian 发表于 2013-11-9 16:19
阿康带领我们找到浦江源头了。以上经版主详细介绍方知黄浦江史上变迁的历史,看到精彩照片同时长了 ...




继续。




出得三角洲已过12点,沿着斜塘江折上闵塔公路去石湖塘镇上吃饭。此镇由原石湖荡镇和原李塔汇镇合并而成,原属大泖之滨,东濒姚泾河、小横潦泾,南临横潦泾、竖潦泾、园泄泾、来泥潮,西靠青松江,北倚泖河、斜塘,一片水乡泽国,地势低洼遍布湖、荡,古人以石筑墉并建石湖庙,故集镇得名“石湖荡”。镇区不大人稀店少,却也干净安谧。饭后沿松蒸公路回程,骑上斜塘江大桥,望着江水自西北而下东南,那西北来的水是太湖的水,是淀山湖的水,那可是我们喝了几十年的水啊!


















点评

柳州路的骑友先我们一天去了浦江之首,他们功课做得细,找到了那个零公里石碑。先借来看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9 19:20
17
发表于 2013-11-9 16:19:40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11-8 20:38
谢致真关注与鼓励!继续。


     阿康带领我们找到浦江源头了。以上经版主详细介绍方知黄浦江史上变迁的历史,看到精彩照片同时长了见识,仔细、认真顿时觉得——真值。

点评

继续。 出得三角洲已过12点,沿着斜塘江折上闵塔公路去石湖塘镇上吃饭。此镇由原石湖荡镇和原李塔汇镇合并而成,原属大泖之滨,东濒姚泾河、小横潦泾,南临横潦泾、竖潦泾、园泄泾、来泥潮,西靠青松江,北倚泖河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1-9 18:39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