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车之家-BikeHome.net

标题: 降低爆胎概率的办法 [打印本页]

作者: shqy2012    时间: 2013-11-4 19:52
标题: 降低爆胎概率的办法
         有一阵出行老是爆胎,最背的是一天三次,而且都不是被扎破的。按理,现在的公路状况还是可以的,怎么还会老是爆胎呢。个人喜欢高压胎,每次都把轮胎充气到硬邦邦的。因为每次爆胎不是扎破,又找不到其他原因,所以一直想当然地认为是内胎质量问题。啥牌子的内胎都用过了,还是老问题,真是烦透了。                                     由于爆胎过于频繁,不得不整理一下是怎么回事?结果是发现漏气点都在车圈内侧的辐条孔处,仔细观察车圈辐条孔周围,才发现问题所在。



        

        仔细观察穿孔周围,如果用手指摸一下,就清楚了:毛刺才是内侧爆胎的直接元凶。这些孔穿透之后,周围残存大量毛刺,通常,没有专门的工序去处毛刺,讲究一点,应该用锉刀或粗砂布修整一下。一般都是在装配时用手摸一下,如果很明显刺手就会去除。这样,大量细小的毛刺依然存在。出厂时,会加一层塑料衬垫带,一般也可以应付。但是,如果喜欢使用高压内胎,在充足了气之后,每个穿孔都被内胎紧紧充填,不知不觉埋下了爆胎的隐患。虽然,不是每个穿孔的毛刺会刺穿内胎,这是个概率事件。最大的可能是轮胎高压状态下突然遭遇震簸,例如乱石堆,或者桥梁连接处高低不平,这时爆胎就会发生。因为,内胎已经紧紧被毛刺顶住,就等轮胎遭遇外力冲击,类似“一捅就破”的现象。                                                                                                                找到原因解决就简单了:使用衬垫带。原来如此。衬垫带种类繁多,我使用昆山台商生产的尼龙衬垫带。



      

       先用电工带打底,然后套上衬垫带。当然,也可以直接套上衬垫带。这种尼龙材质对付细小毛刺绰绰有余。之后,即时打足气,同样情况的爆胎就没有出现过。                                                                                              如此,基本可以解决车圈辐条孔加工不足带来的爆胎问题。如果这样的材质还不行,我还有绝招。

      

      

       看清楚了伐。对的,普通的打包捆扎带。当然,希望是用不上了。                                                                  提示:内外胎漏气原因很多,如果你也遇到类似的情况,不妨先重视使用衬垫带。


作者: fsyldpg    时间: 2013-11-4 20:28
谢谢分享,知道了还有这样的一种原因。
作者: eugen1988    时间: 2013-11-4 21:05
好一点的车圈会有铆钉,还有的是免胎垫的设计。当然,长途最好还是加个胎垫。我相信28或25甚至32的外胎都是有存在的意义的,长途的话一般的丁基胶内胎足以应付了,超轻内胎或者高档的乳胶内胎爆胎的几率较高,不追求速度尽量避免。不过轮组,轮胎还是一个很讲究整体的东西。
作者: foodcourt    时间: 2013-11-4 21:21
很好的學習帖
作者: 尛悆    时间: 2013-11-4 23:52
我今天早上就这样爆胎的说,上班还迟到了。。。
作者: 苦行者    时间: 2013-11-5 05:53
谢谢分享
作者: konamilei    时间: 2013-11-5 08:41
感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美利达江桥万达    时间: 2013-11-5 09:26

作者: 卡桑德拉    时间: 2013-11-5 10:42
感谢分享了
作者: 3313789    时间: 2013-11-5 12:31
经验之谈,不错。
作者: GREYTREE    时间: 2013-11-5 18:26
胎垫呗
作者: inmyempire    时间: 2013-11-5 21:58
我XT轮组好像全部用钢一体封掉的?好像没有看得到钢丝脚的地方
作者: 寒夜梦飞    时间: 2013-11-7 15:35
居然胎垫都不配......哪买的车......
另外高压胎垫完全可以应付 打包扎带就太夸张了
作者: 郁孤魂    时间: 2013-11-9 21:44
高压胎垫10块一条,妥妥的

作者: speedattack    时间: 2013-11-12 09:10
本帖最后由 speedattack 于 2013-11-12 09:34 编辑

这个又分两种,一种是低压胎垫,半透明的,表面光滑,通常是黄色的,通常是山地车用,毕竟山地车的胎压通常只有公路车的一半左右,通常打到60P.S.I.左右,

另一种就是尼龙高压胎垫,不透明的,通常表面有编织纹路,有红色、黄色、蓝色等等,通常在120P.S.I.左右


作者: zzy_36    时间: 2013-11-21 15:11
请服用无胎垫轮组
作者: 眼镜先生    时间: 2013-11-21 16:04
学习了。谢谢告知!




欢迎光临 单车之家-BikeHome.net (http://bbs.bikehome.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