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896|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1处名人名居地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12 21:20: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21处名人名居地址:
(1) 陕西南路30 号——马勒住宅马勒住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 陕西北路80 号——托益住宅托益住宅
(3) 陕西北路173号——华业公寓华业公寓
(4) 陕西北路186号——荣宗敬故居荣宗敬故居
(5) 陕西北路203号——平安大楼平安大楼
(6) 陕西北路286号——陕北菜场遗址陕北菜场遗址
(7) 陕西北路299弄——上海大学旧址上海大学旧址
(8) 陕西北路342弄——西摩别墅西摩别墅
(9) 陕西北路369号——宋家老宅宋家花园(民国第一家族宋氏家族旧居
(10)陕西北路375号——怀恩堂怀恩堂
(11)陕西北路380号——许崇智住宅许崇智住宅
(12)陕西北路414号——董家老宅董家住宅
(13)陕西北路430号——犹太住宅犹太住宅
(14)陕西北路457号——何东旧居何东旧居
(15)陕西北路461号——崇德女中校舍崇德女中校舍
(16)陕西北路470弄——太平花园太平花园
(17)陕西北路493弄——自在里自在里
(18)陕西北路493弄——大同里大同里
(19)陕西北路500号——西摩会堂西摩会堂
(20)陕西北路525弄——南洋公寓南阳公寓
(21)陕西北路549号——花园住宅花园住宅


有机会去看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2-12-12 23:01:44 | 只看该作者

3
发表于 2012-12-13 08:53:46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看
4
发表于 2012-12-13 10:15:31 | 只看该作者
经常经过有的知道有的并不了解,上海有好多老房子有很多故事看看老房子和里面的故事也是骑游不错的选择,
5
发表于 2012-12-13 15:23: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竹 于 2012-12-13 15:24 编辑
自寻其乐 发表于 2012-12-13 10:15
经常经过有的知道有的并不了解,上海有好多老房子有很多故事看看老房子和里面的故事也是骑游不错的选择, ...

不错。。就是停车伤不起  索性徒步耶
6
发表于 2012-12-13 20:37:21 | 只看该作者
回眸西摩路
2011年04月23日 来源:新闻晨报
  假如把街道拟人化,每条街道都会使我联想起一些性格各异的人。有的道路雍容缤纷,有的道路质朴无华;有的道路豪迈粗放,有的道路优雅精巧;有的道路热烈奔放如少男少女,有的道路深沉曲折如阅历不凡的老者。在上海,街道的个性尤其丰繁多姿。
  走在地处闹市中心的陕西北路上,感觉就是和一位满腹经纶的智者交谈,他能将你引入幽深的历史长廊,和你一起倾听漫长岁月的风雨回声。这条路有将近一百年的历史了,从前,它曾经被称为西摩路,西摩,是一位英国将军的名字。中国的道路以外国将军的名字命名,可以怀想当年的国情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岁月沧桑。如今,知道西摩的人恐怕很少,但人们来到上海,都喜欢在这条路上走一走,不是为了寻访西摩的足迹,而是来浏览百年岁月留在这条路上的脚印。
  这条路不宽,路两边的建筑也不算高大,但这里的每栋楼房都面貌各异,就像一群来自不同时代的人,伫立在这里展示他们的个性。这些建筑,也许可以供建筑史家研究成一部斑斓大书,欧美的风格和中国的韵味,在这些建筑中巧妙融合,让人目不暇接。就说沿街的围墙吧,有彩色砖石砌成的,有造型多变的金属栏杆构建的,也有用竹子编织的。透过围墙的空隙看里面的楼房,看见的是千姿百态的风光,是迥然相异的表情,恍若在一个博物馆里欣赏挂在不同镜框中的油画,画家来自世界各地,描绘的是天南海北的风光。
  陕西北路上的老房子,每一栋都是经历不凡,其中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能供小说家们写出很多情节跌宕的长篇小说来。
  这条路上的建筑,曾经和上个世纪一些风云人物的名字连在一起。孙中山、蒋介石、宋耀如、宋氏三姐妹、伍廷芳、许崇智、荣宗敬、董浩云……都曾在这里留下了脚印。
  陕西北路南阳路口,那个被高而密集的竹篱笆围起来的宋家老宅,曾经是一个神秘而令人神往的地方。这里最初是一个英国人的私宅,后被基督教牧师宋耀如买下,遂称为宋家住宅。宋耀如是辛亥革命的元老,是孙中山先生的得力支持者,他的三个女儿,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名声显赫的“宋氏三姐妹”。解放后,宋庆龄在这里创办了中国福利会托儿所,后又成为中国福利会的办公地点。
  从宋家老宅出来,我想起了紧邻陕西北路的张家花园,那里曾是晚清沪上最著名的园林,人称张园。孙中山、黄兴和蔡元培曾在这个园林中发表过演讲,激昂睿智的声音,一次又一次在古老的园林里回荡。张园的土地上,现在是一片石库门和欧式宅院相参杂的居民住宅区。
  陕西北路北京西路口,有一栋被花园簇拥的欧式楼房,园内古木蓊郁,青藤逶迤,当年,这里曾是香港首富何东的住宅,现在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在地。对这栋林木葱茏的花园楼房,我的心里有一种亲切感,因为,我有好几本书曾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很多次进出这个花园。
  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是平安大楼,这也是我熟悉的地方。面对十字路口的平安电影院,是我童年时代经常来看电影的地方,至今仍记得在门口等退票看电影的情景。从平安大楼再往南走不多几步,是华业大楼,当年,这栋建筑在上海算得上巍峨高耸了。在这栋公寓楼中,很多文艺界的明星曾经住过,李健吾、金山、俞振飞、张瑞芳、王丹凤,这些名字,已经镌刻在这栋大楼的记忆中。
  陕西北路上,有两个教堂值得一提。一个是西摩会堂,另一个是怀恩堂。西摩会堂曾是远东规模最大的犹太教堂,也是在上海历史最久的犹太教堂。二次大战期间,上海成为欧洲犹太人的避难所,那些躲过纳粹屠刀的犹太难民,曾聚集在这里举行宗教活动,感恩上苍,也感恩中国和上海。以色列的几任总统和总理访问上海时,都曾到这里参观,其中有被人怀念的拉宾。怀恩堂是基督教堂,红色的砖墙,白色的框架,给人肃穆圣洁的感觉,教堂大厅里,可容纳两千人做弥撒。若在这条路上散步,经过怀恩堂时,常常会遇到神情安宁的基督徒出入其中。
  走在陕西北路上,免不了东张西望,处处流连忘返。当你站在那里沉思默想,陷入怀古之幽情时,从身边呼啸而过的汽车会把你拽回到现实中来。这时,会生出一点憾意,假如,这是一条步行街,该有多好。
7
发表于 2012-12-13 20:41:47 | 只看该作者
名门云集的上海西摩路  2012-04-28 19:46:02 来源:文摘报

   今上海静安区境内的陕西北路旧名“西摩路”,由公共租界工部局筑于1905年。西摩路上多为高档住宅,更有不少名人宅邸。
    从鹤寄庐到宋家老宅
    当你路经陕西北路369号时,你的眼球一定会被沿街高而密的戗篱笆吸引,这里就是宋家住宅。
    1886年,宋嘉树从美国回上海工作,并把家安在了虹口新记浜朱家木桥东侧的自建住宅(即今东余杭路620号一带)。1918年宋嘉树逝世,宋子文购进西摩路369号称之“鹤寄庐”的花园住宅给母亲居住。据说该宅原主人是主政《申报》的黄式权,其籍南汇鹤沙(即下沙),历史上的鹤沙是鹤的栖息地,故又称“鹤窠”,于是他把在上海的住宅自称“鹤寄庐”。该宅占地约10亩,南墙和北墙在今南阳路和北京西路。
    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宋美龄的婚礼就在西摩路宋宅中举行。如今为宋庆龄创办的中国福利会某机关用房。
    国民党元老许崇智府邸
    陕西北路380号的红砖二层洋房,是国民党元老许崇智的住宅。许崇智出生于官宦世家,祖父许应鲲、父亲许炳衡均任清朝的署朝议大夫。族叔许应骙官至甘肃巡抚,闽浙总督。许崇智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在日本时加入同盟会,回国后任福建武备学堂教司、福建新军参谋等职。南昌起义后举兵响应,被推举为福建陆军总司令。在中华民国建立后的一段时期里,他追随孙中山参加过许多战役,战功无数,1924年任建国粤军总司令。
    许崇智与蒋介石同岁,且都留学日本,回国后在上海同结金兰。北伐战争胜利后,许崇智接受了蒋介石调拨的20万大洋赴美考察,1929年返回上海后就在公共租界西摩路380号造了这幢房子。后因与蒋介石的矛盾,他弃政从商,1949年离开上海定居香港。
    伍廷芳的观渡庐和Hampton Court
    伍廷芳(1842-1922),广东新会人。1874年入英国林肯法学院,毕业后在香港任律师。1896年后任驻美国、西班牙、秘鲁等国公使。太平花园是伍廷芳自建住宅,位于今陕西北路和北京西路东北转角。
    伍廷芳赞同共和,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伍廷芳任南方军民全权代表与袁世凯派出的北方代表唐绍仪在上海多次举行“南北和谈”,其中早期的几次谈判就在伍廷芳的“观渡庐”进行的。今陕西北路414号内为“观渡庐”的一部分。陕西北路438——476号即Hampton Court(汉普顿花园),是伍廷芳的儿子割出“观渡庐”的一部分建造的。伍廷芳的儿子曾定居伦敦,而Hampton Court是伦敦近郊泰晤士河北岸的著名宫殿,于是就被伍廷芳的儿子用作新建公寓的名称。今人通常把它叫作“太平花园”。
    香港太平绅士何东府邸
    上海辞书出版社位于今陕西北路457号,这里曾是香港商人何东的居住地。
    何东生于1862年,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苏州人。毕业于香港中央学校,入广州海关工作,后又任怡和洋行经理,他也是汇丰银行的大股东,并担任黄浦船坞公司、香港电气公司等多家公司经理。他热心公益事业,捐资创办九龙英文学校,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参与战捐和赈济,1915年被英皇乔治一世授爵士。1930年出版的《海上名人传》中提到:何东“近治第于海上之西摩路,时来小驻,江浙人士咸愿一瞻丰采焉。”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何东住宅被日本人抢占,解放后由上海房地产部门接管。如今,这里是上海辞书出版社所在地。

点评

谢谢李老师的转载填补了我对陕西北路来历的无知.  发表于 2012-12-14 11:51
8
发表于 2012-12-13 20:49:06 | 只看该作者
                     西摩路,老上海的“洋人街”(2008-05-29 08:37:06)转载
    与散居在世界各地的华人喜欢辟出“唐人街”一样,会聚在上海的洋人也有在他国的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癖好。在陕西北路还叫西摩路的时候,它可是老上海大名鼎鼎的“洋人街”。这条“洋人街”的住客有点鱼龙混杂的味道,其中有英国和法国的富商,有犹太难民和美国水兵,还有大量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白俄人。那一带的老洋房虽然现在名气不怎么大,但资格却要比西区的老,有些城堡建筑至今仍保存完好。一路上的怀恩堂、西摩会堂是外国宗教在上海发展的历史见证。平安大戏院里不时会放映时髦的外国电影。那里的公寓则是老上海小白领崇尚洋派生活的典范。
    新世纪,这样一条老上海的“洋人街”夹在了都市新贵——恒隆广场和中信泰富之间,总有些泱泱不乐。因为有着不怎么正统的“混血”因子,陕西北路又无法堂皇地抛头露面。只有在“洋面孔”钻进小弄堂里寻根的时候,我们才得以听到一个来自前世的声音,而那红尘浊浪间, “洋气”正在西摩路上腾腾。
           在香港成为首富后再到上海圈地皮——英国爵士的花园豪宅
他有着一张外国面孔和一个中文名字。小时候念过私塾,家境拮据,母亲给他的一天的饭钱实际上还不够吃一碗泡饭。这个勤俭刻苦的混血儿后来成为了香港首富,随即又在上海滩闯下了一片天。
    陕西北路457号有一座建于1928年的老洋房.洋房最早的主人就是英国爵士何东。何东的父亲是英国人,母亲是苏州人,所以他是个生意人,曾是香港首富,后来又当了汇丰银行和上海黄浦船坞公司的大股东,一个人经管着数十家企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何东捐了百余万元给英国政府。于是英国皇家就授予他爵士头衔,中国的北洋政府也向他颁发了勋章。
    何东的产业包括地产,如今大名路、塘沽路、南浔路、娥眉路一带的房子几乎都归于他的名下。1926年,他购得地皮,将自己的住宅选在了西摩路,中西混合的风格。主体建筑为仿文艺复兴时期的欧式花园住宅,有气派的落地长窗通向花园。花园是中式的,有山有水,古木参天。香樟和老藤都是百年老树,浓荫蔽天的态势深得主人的欢心。
    何公馆处在西摩路上西班牙人最为集中的地带,因此他家经常资助天主教会学校。解放后,何家迁往香港。房子由上海房地产部门接收。何家的后人就是当今的港澳娱乐大亨何鸿(第三个字电脑打不出,上面是焱,下面是木)。
    1957年,毛泽东提议由上海来完成《辞海》的重新修订工作,第二年何家的豪宅就成了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之后这个编辑所改组为上海辞书出版社至今。因为业务量大,后来就在花园里增建了一些现代楼宇。近年,门口新造的街面房子还开起了布置时尚的咖啡店和法国葡萄酒店。老宅便显得更加清幽隐蔽了。
寻踪提示:
    西摩路上还住过一名英国富商托益。这是当时上海罕见的城堡式建筑,建于1900年,位于现陕西北路威海路口,与文新大楼相邻。该建筑二层高,红砖英式立面,有着中世纪城堡式的双塔,塔楼高三层。托益后来将房子卖给了祥茂洋行的买办陈炳谦。解放后这里长期为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所租用。上世纪90年代因土地批租而被拆除。西摩路上的英式城堡就此消失了。
         华业公寓——文艺名人也嫌贵的西班牙城堡
    最初,大楼里住的都是中国的大官、富商和洋人。抗战胜利后,一度也住过一些文艺界的人士,如作家、戏剧家李建吾、电影、话剧演员金山、张瑞芳夫妇等,后来都因难以承受昂贵的房租而陆续搬出。
    值得庆幸的是,西摩路上的另一幢城堡建筑至今仍然保存完好。这就是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华业公寓。要找到这个西班牙式城堡可不简单,你先要找到恒隆广场对面、东华美钻隔壁的华业小区,然后经过屋企港式茶餐厅走进弄堂,这个城堡就位于小区内诸多花园民居之中。
    华业公寓建于1934年,由一幢10层高的主楼和两幢4层高的配楼组成,主楼和配楼之间由廊道进行连接。主楼是方形的角楼,这个形状是西班牙城堡的异化。楼顶全部采用西班牙红瓦压顶,底下镶了一条装饰带。外墙和天棚镶嵌着玻璃砖,利用天然采光。大楼共设3部电梯,13部楼梯。楼前则为2500平方米的草坪绿地。
    解放后,华业公寓的主楼和副楼都住进了普通的上海人家,底楼成了南京西路街道的市民健康体质监测站,大花园缩小了,空地盖起新公房。其中不少房间或租或卖给了在上海商城领事馆里上班的老外。洋人街就这样迎来了新世纪的住客。
    如今城堡不得不与笨拙的空调外机为伍,精致的铁艺阳台不时会伸出一根挂满衣物的晾衣竿。只有当你在延安路高架架车而过的时候,才会注意到上海展览中心标志性五角星边上的漂亮屋顶,然后心生疑窦——这究竟是哪里?
寻踪提示:
    位于陕西北路南京西路口的平安大楼也是西摩路上不可遗漏的一景,而且也与西班牙人有所牵连。大楼为八层高层美式公寓,用的是红砖。中国传统用的是青砖,直到1858年左右上海才开始生产欧洲式红砖。平安大楼底层前身为安凯第商场,上世纪三十年代为西班牙驻沪领事馆所在。1932年改建为平安电影院,放映外国电影。住在附近的张爱玲就是忠实观众,后来她还把小说《色戒》的高潮情节——刺杀安排在了平安电影院的门口。1991年,这里改名为平安迷你电影院,5年后又变成了平安动感电影院。当时动感电影的生意不好,门口还有卖廉价服装的摊位。2006年上半年,平安动感电影院被改造成了西班牙著名服装品牌ZARA的中国首家专卖店。其摩登的设计风格一度吸引了上海MM竞相拥有,殊不知这个矗立在白金地段、与恒隆的LV对面对的洋品牌其实在西班牙是相当大路的货色。或许,西摩路就注定这样的命吧。
               每年都有犹太人回来寻根——太平花园曾是“诺亚方舟”
    一个再平凡不过的新里却藏着一个惊人的秘密。一名“上海的辛德勒”用原本给女儿当嫁妆的花园洋房收容了一批犹太难民。
    地处静安区的陕西北路470弄的一片洋房被称为“太平花园”,乍看是。太平花园为公寓式大楼格局,底楼的16个门洞采用了双抱式连体拱门的欧式建筑形式,街面房子租给了烟纸店、理发店和男式内增高皮鞋店作生意,时髦光鲜的瑜珈会所广告直指弄内,老洋房的红墙外飘着“万国旗”,窗口时而会有老人探出头来,俯瞰街景抑或是寻找小道消息。
    1941年珍珠港事件爆发后,犹太人大批涌入上海避难,其中绝大部分进入虹口集居,小部分则分流到了静安,因为太平花园的大房东北洋军阀伍廷芳表示愿意接纳他们并且把洋房租给他们居住。门窗的花样,柱子、壁炉和镶了红木的地板至今都没有动过。
    犹太人是讲德文的,大人平时和邻居几乎没有语言上的交流,小孩子则会玩在一起。他们对居住条件要求很高,要住大房间,还要装煤气。
    跑单帮的犹太男子很多,他们多半提着一只皮箱,挨家挨户地敲门推销。他们会将简单的中文,相当有礼貌,耐心好到吓死人。货色的质量都是有保证的,价钱也别市面上要便宜一些。夫妻俩一起做生意的也有,男人平时在公司上班,女人就看店。
    从1920年至1942年期间,共有408个犹太婴儿在上海出生。上海使他们免于纳粹迫害,给了他们一段相对常态的童年生活。现在,一年总会有两三个犹太后裔回来寻根,他们也不敲门,只是抚摸着石梯泪流满面。
    现在的太平花园共有四排公寓房,外面的两排是老房子,住客以72家房客为主,中间的两排原本是花园,解放前夕改建成了楼房。入住这两排新房子的都是富裕人家,一幢房子就是一个姓氏。这些房子作为家庭财产遗留给小K小姐们。后一代基本都不满意此地的配套设施以及“快要酥掉”的房屋,纷纷搬到了外面的现代化高档小区,这两排房子就成了在房交所挂牌的二手房。这些房子基本都高价卖给了生活在上海的外国人,房价起板400万,光装修就要100多万。
寻踪提示:
    太平花园隔壁的西摩教堂也是如今犹太人经常拜会的地方。据说克林顿夫妇来沪时曾来此拜谒,因为希拉里的父亲年少时曾就读于此。
    西摩教堂是一座保存完好的犹太教堂。这幢房子已经有90年的历史了,高三层,为希腊神殿式建筑。密密麻麻的爬山虎像是一件穿越百年的迷彩服,将古旧的教堂裹了个严严实实。
    1932年,教堂改成了犹太学校,住在太平花园里的犹太人都把他们的孩子送到那里去读书,和现在的五四中学正好对面对。解放后,教堂的宗教功能被关闭了。以前,太平花园居委会的工作人员经常借教堂开大会。后来,教堂变成了“上海市教学委员会教学研究所”和“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会所在地”,平日里从不对外开放。
          美国水兵招来香港咸水妹——高尚地段也有红灯区
    地产商开发西摩路的时候,是作为“高尚地段”的。要是亲眼看到“红灯区”里香烟屁股和污言秽语一同满街飞的情景,那就够胸闷的了。
    陕西北路新闸路口的静安面包房以前是美军第四舰队海军陆战部在上海的驻址。就是因为这批美国水兵的到来,香港的咸水妹就跟着蜂拥而至。生意是红火了起来,西摩路的名声却因此大打折扣。
    不过也有少数美国水兵还算有良心,会替跟着他们的中国女子租洋房住。她要是为他怀了孕生了子,那是不会不闻不问的。一般的会给点奶粉钱,上路的甚至还会想办法把母子弄到国外去。即便是在污浊的乱世中,情意还是在的。
寻踪提示:
    太平花园最里面的一幢房子是日本人开的皮靴工厂,中国工人要是偷块皮,他们就会把狼狗放出来咬。也有人讲,那里其实是个情人旅馆,里面的香港咸水妹就是专门为美国水兵服务的。
              荣公馆、宋家花园——住在洋楼里的中国名人
    荣公馆里原先是住德国人的,使其扬名的却是后来的中国主人——经营着申新纱厂和福新面粉厂的实业家荣宗敬。除了荣宗敬,洋人街上的老洋房里还住着另一户名人世家,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宋家花园。
    从华业小区在陕西北路上的边门出去,马路对面又见一栋三层高的洋楼。洋楼门牌号是陕西北路186号,挂着优秀历史建筑的牌子。洋楼的转角处呈六角形突出,上复红色的圆形穹隆,好比是三层鲜奶蛋糕上点缀的一颗小樱桃。
    荣宗敬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住了十几年。1938年1月4日深夜,荣宗敬为了不听命与日本人出任伪职,深夜从后门出走,乘上一辆英国朋友的轿车,然后通过加拿大的轮船远赴香港。不料到香港后突患肺炎,加上心忧家事国事,于2月9日在香港养和医院去世。一个月后,荣家的后人搭乘加拿大皇后号,将其灵柩运回上海。于是3月19日,荣宗敬算是又回到了西摩路上的老家。
    如今,此地为星空传媒办公处。除了门口的保安,洋楼正门两边还各站了一个“兵马俑”保安。
宋家老宅的门牌号是陕西北路369号。这幢花园洋房建于1908年,为西欧乡村别墅风格,最初的主人是一个叫约翰逊的外国人。1918年,宋耀如在上海逝世后,夫人倪桂珍就买下了这栋房子。
    大铁门内有一条甬道通向内门石阶,沿石阶可进入客厅。客厅里镶着彩色玻璃,铺着老式嵌木地板。客厅东边是拱型内室,西边是后来扩建的大客厅。正对楼梯的房间是倪桂珍的卧室,该室有门与宋美龄的房间相通。二楼一间朝北小房间就是宋美龄闺房。宋美龄的两个弟弟宋子安、宋子良的卧室也在二楼。宋霭龄、宋庆龄出嫁了,宋子文也在外居住,但三姐弟经常回西摩路看望母亲和弟弟妹妹。
    宋家花园旁边的黑色篱笆墙内藏着个怀恩堂。192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就是在这里举行了基督教婚礼。教堂最后建成于1943年,门牌号是陕西北路375号。这是上海基督教会中容纳人数最多的教堂之一,经常有数千人来此参加礼拜。教堂的东南角有钟楼,除大堂外另设小教堂。大堂的礼拜实况可由电子线路传到各小教堂。
寻踪提示:
    西摩路上生活过一些当时的洋派白领。陕西北路延安中路口的三幢三层西式公寓就是其中的代表。当时,从这里步行去平安大戏院也不过数十分钟的脚程。

点评

精细解绍………好!  发表于 2012-12-13 21:05
9
发表于 2012-12-14 08:30:51 | 只看该作者
值得一读,留着有用哦
10
发表于 2012-12-14 11:36:39 | 只看该作者
了解房子后面的故事再去看感觉就不一样了。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