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nadiawu 于 2011-2-10 18:19 编辑
估计是用在爬坡个人计时赛上的,像04年环法,阿壮不像ULLRICH和BASSO那样装MINI AREOBAR,主要握弯把的横把部分。
当然,途中一定会有变速之类的,但时间很短。
总得来说,非常怪的设计。尽管很方便安装,用在爬坡ITT上呢,基本不大有握手柄和下把冲刺的时候,因此,像阿壮这样喜欢握住横把的选手有这个也不错。但话说回来,既然都不用MINI AREOBAR了,说明爬坡ITT空气动力的影响本身就很小,倒不如减重,这个玩意还在那里弄空气动力学的噱头,很蛋疼。
当然,我还有个想法,就是如果这个风挡握在里面是否可以自由控制风挡角度。可以自由控制角度的话,那么车友手臂肘关节弯曲程度就可以随意改变,上身姿势也能变化。因为手臂角度不同,必然导致手的迎风面积。如果这个风挡内容积有限,就不是所有的手的迎风面积都能进得去的;如果风挡不能自由控制角度的话,车手就要选取一个最空气动力同时又不影响发力的角度范围,例如肘关节呈一个角度,使上身卧得较低平,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