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558|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6集纪录片《天之路--单车骑行川藏南线》寻求骑行赞助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3-9 10:41: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老高摄像 于 2010-3-25 07:50 编辑

有些旅行再不出发,将永无启程! 有些梦想还不实现,将终成泡影!(我隐隐觉得 以后国家加大了更多的川藏公路投入 可能这条线就不值得拍了·不知道为什么 也许是越修越失去原貌了)如果骑友都不关心 可能也很难再有机会拍这部作品了 哈哈2010年想重拍这部片子 暂定26集纪录片《天之路--单车骑行川藏南线》寻求骑行赞助
我想此次活动国家体育总局应该考虑赞助一下,最起码能帮助找一个赞助的单位,因为每年用自行车骑行这条线路的人就达几万人之多 这完全是反映全民健身的举措,不知你们会不会高兴承担这次的赞助。再有就是省一级的体育部门,这就是全民健身一个亮点,让外国人看到此片也得说中国人强大了,同时也反映了参与者的身体、经济、生活方式不是温饱状态了,已经是有了品味了!先谈到这了。希望能关注这件事情,我也希望能早点找到赞助单位或个人! 但国家好象对些事并不关心 去很多的信也是石沉大海 而给很多大的品牌自行车厂家寻求此事 同样得到的也是漠不关心 去年看到很多企业在公路沿线援建了很多的希望望学校和路桥 想想我这其实这也是扶贫 因为走的路线不是很富有的江南 而是一条贫困的高海拔之路 而川藏南线又是世界著名的人文、景观大道 作品出来后 一定能让更多人向往这条路线 走的人多了 沿途的老百姓也会得到很多看不见的实惠的 只有在这里发贴子了 在这里没赞助能力的骑友 能顶顶本贴子也算是支持了 必尽要拍的是我们老百姓自己的记录 哈哈 做事在人 成事在天 一切随缘
也许我这种尝试会招来一些人非议 但我想不干活的人是永远没错的
2009年拍了相同的视频 但没资金赞助 需然拍得非常不理想 但在网上即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好评
http://player.56.com/v_NTAwNzkyNTM.swf
2009年拍了相同的视频 但没资金赞助 需然拍得非常不理想 但在网上即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好评
视频地址:

http://u.youku.com/user_video/id ... _type_1_page_1.html

这部作品虽然拍摄不顺利 片中很多很多的遗憾 但即得到了大多数网友的认同其中不凡有很多网友QQ联糸我 希望我能出售此片的原版DVD 在这里我回复大家此片不出售 原因有几点:
一、此片从拍摄初期的想法就从没有想过要获利 只是为了创作的欲望而自费跟拍这一个骑行团队 并希望通过这次记录能填补上川藏南线骑行史上的视频祥细记录空白
二、此片在制作到第三集时 因心情和家庭等阻力原因没有继续再创作下去的动力了 也许是本人太追求完美 感到这部作品再怎么努力 (拍摄的视频素材实在太少 特别是现场同期声的严重缺损) 要完美是不可能的 从而失去了编缉的信心 原本不打算发布的 但从多方面考虑最终还是将这部不完美的作品公布
三、虽然用了我大量的时间来做后期编缉 自己花去了几万元的成本 不少网友特别是中老年网友都想买一套DVD来作为纪念 但我一次也没有动心过 因为这部片子尽管非常不完美 但即是我有生以来用最艰难的毅力咬牙拍出来的--------这是无价的
我在这里对大家说一声抱欠---我真的没打算出售这部片子的原版及高清版 能将这部片子发上网己是我冲破了很大的心里勇气了
2010年我有幸担任北京老孟主办的民间春晚摄像师和最终后期编缉、出片等工作(老孟2010民间春晚视频地址: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U2MTM1NDg0.html) 其中碰到了不少导演、作曲家、摄影师、摄像师、新闻媒体、演员等等...... 在他们空余之时我给他们介绍了这部川藏骑行记录片 大家看过后用惊讶或不可想象的表情来问了许多问题 同时也对这部作品的失败提出了很多专业上的建议 大多数人的口气中都希望我能将这部片子再重新制作一遍达到尽量的完美 但考虑到素材的不足 工作量太大 与其重编还不如重拍一次更省事
但重拍这么一部片子资金费用等方面的赞助还是十分需要的 没有赞助光凭我个人的力量是没法实现二次跟拍的 09年的第一次自助拍摄的确让我怕了
如果今年能得到热心人士的赞助 我想重拍的片子一定大大会超越09年的 下面是这次拍摄需要赞助的内容:
一、摄像机在09年拍摄过程中一台近万元全新的DV己报废 而这条危险线路我不可能动用几万元的大型专业设备来冒险 需要重新购置一部小型且好一点的3CCD高清索尼机 如:索尼XR520E售价9680(同档次好的二手摄像机也行)大容量摄像机全新电池3至4块
二、路上储存视频的500G以上硬盘笔记本电脑一台及全新笔记本备用电池二块(二手电脑即可2000元左右) 如没电脑 可用大容量储存卡来储存视频 这样更方便但同时费用成本会更高
三、拍摄所需日期计划60天以上 每日食宿60元 (可能会上浮点)
四、来回火车等其它费用1000元左右
五、后期编缉基本费用6万元左右 (包括剪接、调色、特技、请播音员配音、请著名作曲家配原创乐曲、请文人写文稿、请人打文稿、请人做字幕......等等)
如果以上述赞助存在困难 也可以全部由企业出资合拍 出售光碟 收回成本 本人09年的作品就有旅游单位想买断后放在出版的书中搭售 但因作品自认为很不合格 没有同意对方要求
六、总计所需资金尽量压缩在10万元以内 大概最低8万元是必不可少的 话在说回来要拍出象样点的作品 这点费用可以说比起拍一部26集的电视连续剧 连差旅费可能都不够 但我想我能行的......因为这是我们骑行者自己的片子  也许某些骑行者并不会观注个贴子 可能还会有些骑行者看过后 不但懒得顶贴 还会笑话我非议我 哈哈 每个人的想法不同---世界观就会不一样

片子完成时间进度:
一、重拍这部片子我不打算再按09年的行程来安排拍摄日期 由于工作原因平时也没很多时间煅炼 快50岁的身体没法跟年青人一样拚体力 所以暂计划60天以上
二、从开始后期制作之日算起 第四个月左右完成初剪及配音准备 第六个月左右完成文稿配音 第八个月左右完成原创配乐及片头花絮制作 第十个月左右完成片子较对 第十一个月左右完成所有后期工作并合成出版级DVD片
三、计划拍摄50个小时 最终保留15小时 预计分26集播出 每集30分钟 每集成本尽量压缩到不超4000元
资金来原:
企业或个人赞助
赞助金额:
50元至100元可得制作后的DVD全集一套 赞助1000元以上 片尾中可打企业名称或个人名字 赞助万元以上或赞助金额排在前三名可在每一集中穿插广告一次
我想这是一部旅行记录片 只要有了足够的资金来拍好它 作品的生命力不是一般影视大片可比的 再好的电影、电视剧一般看过一遍的人很少会再看第二遍 而这部片子如果拍好 能让很多人收藏 能让很多人终身印在记忆中...... 这部片子如果拍得好 我想它一定会成为川藏骑行记录的一段感人的历史......赞助方的广告也会付带同样的生命力
拍摄方式:用最原始的方式真实超祥细地记录全过程
拍摄人数:暂不限 但六人以内最理想
拍摄对象身体素质:身体完全健康 签定拍摄合约并择优录取(等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赞助费到位以后 再选择被拍的骑行人员)
沿途发生人生意外、生病等等:自理
沿途食宿等一切费用:AA自费
拍摄对象报酬:没有
拍摄对象收费:由于吸取09教训 这次每人象征性收500元拍摄费用 但中途出现任何原因退出 所征收的500元费用不退
拍摄对象肖像权属:归拍摄对象 但使用和发布权创作人所有
拍摄作品著作权:归创作人所有
拍摄对象最终所得:本次拍摄制作后的DVD二套
拍摄日期:资金到位、人员到位后即可出发 出发日期最好六月到七月 争取八月中旬或九月中旬以前拍摄完全部里程
我想通过我的片子 吸引更多的旅行者光临这些特殊艰难的线路  让一些风景秀丽而又贫困的地区间接至富 这也算是扶贫的另一种方式吧
我的一切记录方式都是用一部小DV加一部自行车 记录的对象也是骑行中的人
我自认为我是一名真正执着的人
如通过这次的赞助成功了话 以后可再通过类似赞助多拍几部旅行记录片
相信有了足够的经费 能出更好的作品
如果赞助得多 可增加骑行里程 比如:完整骑行整个318线 也可以增加摄像师数量或摄像机的档次
如果费用不够 差距在万元以内我自己补上
这个创作赞助我想对大家有益 对我也有益 我的成功需要你们的支持 谢谢
我的地址是: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
我的QQ:136035545
我的Email:wsx6264@163.com
我的手机:13486079118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卡号:6221 5033 2000 1083 021
户名:高又斌
  注:这是一次尝试 也许赞助的费用不够这一次的行程所需 如果16个月之类没达到上述赞助经额 那么只好取消这次行程 把这笔费用用在其它费用较低的中、短途路线拍摄中 比如说1000公里左右的骑行记录
川藏线简介:
川藏公路是穿越横断山脉连通四川成都与西藏拉萨之间的第一条公路,是行车最难、最险的公路之一,分为川藏南线和川藏北线,分线点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新都桥镇前的东俄洛乡。川藏公路南线是318国道,全长2140公里;北线是317国道,全长2411公里。川藏公路修通前的千百年来,中国西南部各民族经济、文化交往的交通仅能靠茶马古道,那是条逶迤在横断山区和西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间的、世界上地势最高、路况最为险峻的山中小道,要靠牦牛运输,一年只能往返一次。
  沿川藏公路南线由四川进入西藏,须翻越高山、跨过急流,路途艰辛很多危险,但一路景色壮丽。有雪山、原始森林、草原、冰川和奔腾的大江大河,沿途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等河道、峡谷,是旅游探险爱好者和摄影师的极乐所在。
  川藏南线于1958年正式通车,从四川雅安起与国道108分道,向西翻越二郎山。沿途越过大渡河、雅砻江、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上游,经雅江、理塘,在巴塘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入藏,再经芒康、左贡、邦达、八宿、然乌、波密、林芝、墨竹工卡、达孜抵达拉萨。川藏南线相对北线而言,所经过的地方多为人口相对稠密的地区。沿途主要是高山峡谷,风景更为壮丽,尤其进入被称为西藏江南的林芝地区,高原上的水乡风貌更加秀丽迷人。但南线的通麦一带山体较为疏松,极易发生泥石流和塌方,途经海拔4700米有“世界高城”之称的理塘。雅安至康定段处川西高原向青藏高原东南低缘过渡,特别是在雅安天全县境内有“川藏公路第一险”之称的二郎山,地势逐步抬升。高山与大河走势基本上呈南北线纵向分布,公路则是翻越山再沿河,再翻越山再沿河,曲折回转地往西挺进。二郎山高3500米左右,目前修建了隧道通行,以后不再是天险。但越二郎山后,在四川泸定至康定间的瓦斯河一段,雨季时公路路面常被漫涨的河水淹没和冲毁,并时有泥石流发生。
  出康定翻越海拔4290米的折多山山口。折多山是地势地理分界线,西面为高原隆起地带,东为高山峡谷地带。折多山也是传统的藏汉分界线,此山两侧的人口分布、生产、生活状态等方面都有较显著的差别。东面的大渡河流域在民族、文化形态等方面处于过渡地带,主要分布着有“嘉绒”藏族支系,其地域往北可至四川省阿坝州的大小金川一带。折多山以东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基本处于华西丰雨屏带中,植被茂密,夏季多雨,冬季多雪,地表水及河流对山体和路基的冲蚀和切割作用明显。折多山以西属亚寒带季风气候与高原大陆性气候的交容区,气候温和偏寒,亦多降雨,缓坡多为草地,低谷多为林地,且多雪峰及高山湖泊。
  川藏南线折多山至巴塘路段海拔4000米左右,由东往西有剪子弯山、高尔寺山和海子山等平缓高山。理塘是此路段重要的分路点,往北可抵新龙和甘孜,往南则抵稻城、乡城等地。宽阔平坦的理塘地处毛垭大草原,是此段平均海拔最高的县,其县城号称“世界高城”。巴塘往西逐渐进入金沙江东岸谷地,地宽而略低,是藏族传统的优良农区。但巴塘地处地质板块的吻合带,常有地震。
  过竹巴笼金沙江大桥后,川藏南线公路进入著名的南北纵向横断山脉三山三江地带。川藏公路由此进入了长达800余公里的,呈不断上升的“漕沟状地质破碎路段”。在西藏波密至排隆间,雨季盛行时,泥石流及山体滑坡常使大地变成“蠕动起伏状”,其威力足以使车行此地的人惊心动魄,在2000多公里的路途中,常常会看见一些弯道或者悬崖旁,藏族同胞插着无数的经幡,祭奠那些因车辆事故栖息在这里的亡灵。直至翻过西藏林芝县境内的色季拉山口。此段路有盘不完的山,过不完的河。川藏南线上几乎所有的天险都集中在这一段。色季拉山口后特别是林芝后,全为高等级公路,直到拉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0-3-9 19:29:48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赞助我的话,我也去了。
3
发表于 2010-3-9 20:07:33 | 只看该作者
唠唠叨叨的一大堆,废话一堆,最基本的条理都没有。
1:概况
2:求助的起因和结果等具体细节
3:求助者在得到赞助后的具体操作方案
4:求助者及赞助者双方利益及延展
5:概算和预算书(附)
6:赞助合同(附)

重写去
4
发表于 2010-3-9 20:17:1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就是力量,围观改变中国
5
发表于 2010-3-9 20:24:57 | 只看该作者
3# 阿越


太官僚了
6
发表于 2010-3-9 23:39:34 | 只看该作者
哎。现在骑西藏已经不是特别有吸引力了,对于一些赞助商来说,因为每年骑去的人太多了。很难产生社会关注度。如果骑到欧洲可能会更有噱头,当然时间很漫长,赞助商得到的效益不能很快体现。
7
发表于 2010-3-11 12:28:27 | 只看该作者
写得太啰嗦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有耐心看完的。
8
发表于 2010-3-13 14:12: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zhyzq2003 于 2010-3-13 14:26 编辑

现在的纪录片不可能是这样的拍法,拍川藏不会单纯就是这样的跟着拍的,要从方方面面的去记录的,历史,文化,现实等等,不是骑多少天就拍多少天,26集也太宏伟了,参考下《国道318》,一年的时间,四集,看看那部片子高度,花费了多少钱,多大的一个团队在弄,即使这样拍的多好的片子,放到店里有多少人会去买呢?楼主还是自己拍下自己娱乐下,自己能玩的开心,留个纪念就可以了
9
发表于 2010-3-13 14:51:50 | 只看该作者
应该总制作成本控制在500万以内,争取上映后,3个月收回票房1亿。

要创造中国小制作成本的票房纪录。

这样写就有前途了!
10
发表于 2010-3-23 11:23:51 | 只看该作者
国家不可能会赞助的,国家估计希望大家安安心心的骑菜车最好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