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6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医学保健] 运动与健康问答(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9 23:15: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运动与健康问答(六)
请问骨质疏松症患者的运动处方应该如何设计呢?
骨质疏松症患者会增加应力性骨折的风险。因此,在运动的初始时,运动要集中低冲击力和低强度的的项目来降低运动风险。超时的负重训练将增加骨质的矿物质与体积,阻力训练(低负荷高重复次数的运动)将被鼓励。水疗是不会改善骨质矿物质密度。
请问最近接受过心脏手术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充血性心力衰竭, 等)进行运动医务监督的益处是什么?
这样做可以帮助患者减少心理与生理方面的压力。此外,当他们回到社区生活时。医务监督可以提供给患者更好的安全性。对潜在性的心脏病患者改变其认知情况,增加信心与独立性。
请问如何划分心脏病康复的阶段?
第一阶段:入院
第二阶段:超过12周的监督运动与出院后的患者教育(风险因素矫正)。
第三阶段:间歇性的心电图监测。
第四阶段:没有心电图或有限的监督。
请问对于进行过心脏病手术的患者,其运动强度的靶目标是什么?
心率小于每分钟120次。或者,心率 < 120次每分。或心率在安静心率+ 20 次每分钟;自我感觉在< 13 (6 - 20 分级范围).
请问门诊心脏病患者的安全运动强度是如何估计呢?
运动处方对于有过心绞痛与局部缺血性疾病的患者而言,运动的强度以偶引发新陈代谢的改变,在设计运动处方时要注意严密性。大多数心脏病患者均没有接受过测试。因此,运动的强度在 40 - 50% VO2。心脏的储备量应该是足够的以应对训练的要求。靶心率被广泛的运用指导监测运动强度。因为VO2 测量在很多环境里是不容易被测量的,所以,VO2 测量不是太实用。最大心率的储备可以被合理的估计。VO2储备因为心率和氧气的消耗在有氧运动的过程中存在线性关系。使用大的肌肉群 (5 - 15% 误差率). 缺血性ST段压低,心绞痛的症状、心率失常、血压的上升,(靶血压 < 240 mmHg心脏收缩压; < 110 mm Hg 心脏舒张压), 自我感觉分级(RPE) (11 - 13) 根据个性化的特征来修正。 (靶心率不是对任何年龄段的人都实用。). 靶心率的设置对于患有局部缺血性疾病和心绞痛的患者而言应该是低于正常水平每分钟10次。如果,患者有过心绞痛体验患者在有氧运动的过程中< 3 梅托的代谢率是不宜参与运动计划的实施。
请问来源于药理学的应力试验信息可以运用到运动处方的设计中吗?
多半不可以!借助心肌灌注显像研究防治心绞痛药如:双嘧达莫和腺苷以及
/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的药物如:多巴酚丁胺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临床中。但是,并没有证明这些药物可以增加运动能力! 血液动力学反应或 局部缺血的心电图阈值试验显示多巴酚丁胺可以诱导窦性心动过速。尽管心电图里没有出现典型的局部缺血。在研究中最大的心率可以指导靶心率的推测,来帮助设计运动处方。然而,那些最初没有经过运动测试的患者只能够接受比较保守的运动处方(靶心率=安静时心率+每分钟20次的心跳。2到3 梅托的代谢水平)并且在严密的医务监督之下进行运动。
请问心脏病患者的举重训练应该如何进行呢?
在举重训练时,阻力的训练将要评估压力的负荷,这样可以减少心脏在日常活动与运动时的负荷要求。通过举重增加耐力水平。最后,耐力训练增加肌肉的体积与弹性、提高基础新陈代谢率。这样有助心脏病患者提高减体重时的二级风险因素的矫正。低到中等的风险的心脏病患者在持续2周(至少2周时间)的运动医务监督之后鼓励进行举重训练。女性与老年人冠心病、左心室功能紊乱严重患者的阻力训练方面的运动康复治疗研究不够。这些特殊的人群的运动康复的警惕之处是:进行举重训练的原则是循序渐进,在足够的运动医学监督之下进行。心脏病患者被建议避免在举重训练时紧握住把杆(避免运动性收缩压的上升)。教会患者在上举哑铃时做呼气的动作。即在上举重物时呼气;放下重物时吸气。
请问在出血性心脏衰弱的患者进行耐力其生理学方面的影响如何?
中枢血液动力学变化的改变包括了在安静状态下或在运动期间,减少心脏的输出量;升高左室充盈压与心室的负载;提高中枢静脉与肺动脉压压力。这些改变都归因于运动时换气过度所致。早期的疲劳与血液里乳酸的堆积,致使在低强度运动时也会发生。外周性的骨骼肌显示适应性的糖的无氧分解机制会进一步减少充血性心衰患者的最大摄氧量。这类患者进行运动时,不会对心脏输出量有太多的改善。但是,会导致骨骼肌提高耐力和减少充血性心衰症状的适应性。
请问在运动期间那类患者的心脏病的并发症有高风险的因素?
那些不稳定性的心绞痛,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不可控制的心律失常、代偿失调的性的充血性心衰、急性的心肌炎、传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均不宜进行运动,知道他们的症状获得较好的控制之后再进行运动。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