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又去无锡爬惠山了。出门前称了总重量,人+车+装备,85公斤。骑了50公里不到,抵达惠山脚下的入口,九龙道口,在环山路路牌处开始计时。
之前在途中,曾多次计时。即在微风平地,行进速度为10km/h, 20km/h,30km/h时停止踩踏板,让车在车与地面的滚动摩擦阻力,风阻,车身内部的机械摩擦阻力作用下,逐渐减速到停止。
在10km/h,20km/h, 30km/h时,可以算总动能,即0.5mvv
其中m为总重量(物理学上叫质量),v是以 m/s 米/秒为单位的速度
计时得到秒数。可以得出近似的克服这些阻力做功的功率,但也不会太精确,只能算个大概。
该功率为 0.5mvv/t
今天大致测得时间大致为20秒,40秒,60秒。只能说大致,不算太精确。
得出约为16.4瓦,32.8瓦,49.2瓦,由于惠山攀爬均速在12km/h,从20km/h降到零的过程中,算平均风阻应该与12km/h接近些。
就大致取20km/h时的数据。如果取三者的平均值,恰好也是32.8瓦
其实这里其中一项,机械摩擦阻力只包含了前后轴的,但少了中轴的,还少了在骑行时,链条与牙盘,与飞轮之间的机械摩擦阻力。这个其实如果要测,可以用个弹簧秤来拉动踏脚转动,看需要多少力,然后再来算克服它的做功。如果一般情况下骑行时踏频保持60转/分,即1转/秒,则由这个力F,可以得出克服该阻力做功功率为 F×2π×R,即2πRF,如果踏频为f,则克服这些阻力的功率应为 2πRFf/60=3.14/30 ×RFf 其中R为曲柄长度,暂时把这个功率称为W2,其实在飞轮的不同齿片时,F这个力也会有变化,爬坡时则主要用小档,平地则用中档,大档更多些。
另外,在爬坡过程中,由于是斜坡,重力有一个分量平行于斜坡,另一个分量垂直于斜坡,对地面的正压力会下降,于是滚动摩擦力会降低。
好在惠山海拔-无锡海拔大约为324米,而爬坡总距离在5.8公里左右,平均爬升率324/5800 约等于 5.6%
这样平均的重力分量主要还是作用为正压力。
虽然32.8瓦一方面少计了W2,但同时在爬坡时,由于滚动摩擦力下降,又等于是有些多计量了。所以可能还算接近实际值。
还有一个重要的功率是W3,W3是爬坡过程中克服重力做的功
按之前的公式 mgh/t ,今天的m是85kg, t是 29分05秒,即1745秒
得出W3 = 154.67 瓦
总计 W = W1+W2+W3 = 187.5 瓦
如果再加上0.5瓦的其它功耗 (比如骑行中脱手套,擦汗,喝水等动作,包括骑行时服装的摩擦,裤脚与曲柄的摩擦之类) 就是188瓦,呵呵,数字不错。
188瓦并非人体的极限功率,极限功率应该是心跳超频时,无氧运动的功率。而骑行过程有氧运动还是为主,爬坡则无氧会更多一些,所以腿会更酸,无氧运动产生的乳酸。但总体来讲,心跳还不算太超频。所以也不能算极限功率。
极限功率估计应该在200瓦以上了。
而平地保持60-75(转/分)踏频时,总体功率还是会更低些。
其实还有一个测功率的办法,如果能测出骑行时蹬踏力度F,量一下曲柄长度R,踏频为f,则功率W=2πRFf/60=πRFf/30
而人体的即时输出功率与心率相关。心率更高时,输出功率更高。
至于怎样测蹬踏力度,可以试试看,用平时的习惯蹬踏力度去踩体重计,得到的kg数,乘以重力加速度9.8牛顿/kg
而踏频可以用踏频器,一般骑行保持在60左右也不错,即每秒钟踏一圈。是比较省力的骑行。
我测了下自己一般的蹬踏力度在17.5公斤,踏频60,曲柄长0.175米
则W=2×3.1416×0.175×17.5×9.8 = 188.57瓦
运动时保持相对比较恒定的心率较好,保持相对稳定的输出功率。这也意味着相对稳定的踏频f,相对稳定的蹬踏力度F。
其实这也就是变速系统存在的意义。在多种路况,气象条件下,可以尽可以保持稳定的踏频,与稳定的蹬踏力度,从而保持相对稳定的输出功率。
爬坡时的功率主要还是克服重力做功。
至于平地,主要是克服风阻做功,特别是在高速巡航时。
克服风阻做功的功率,即速度的立方成正比。
这是因为功率= FV 而其中的F 风阻的力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所以功率就与速度的立方成正比
这意味着如果不刮风,在空气中行进,40km/h时人体克服风阻做功功率是20km/h时的8倍
而30km/h时的克服风阻做功功率是20km/h时的3.375倍
今天在骑行中看码表,在不踩踏板时,速度的减速过程,在20-30km/h时,差不多每秒要减1.0-1.2km/h,10-20 km/h时,差不多每秒减0.6-1.0km/h,10km/h以内,则为每秒减速0.5km/h以下
如果能得到精确的瞬时减速度,用这种方式倒也是可以算平地时的骑行功率
比如W=FV=maV 即 总重量×减速度×速度
举例而言今天大约保持26km/h 左右 不踩踏时每秒减1.1 km/h左右,重量85kg
则功率为 85 ×1.1/3.6 × 26/3.6
除以3.6是为了把km/h的单位转换为 m/s
得出结果约为 187.57 瓦
以上得到的几个数值,188,188.57,187.57总体来看,188瓦还是蛮接近我的实际骑行时,有氧运动功率。
至于冲刺等无氧的极限功率,心率处于无氧运动的高心率时,输出功率应该会在200瓦以上
极限功率其实也有计算方法,比如测出在较高踏频时自己的最大蹬踏力度,即可以按 W=πRFf/30来算瞬时最高输出功率
或者测试无风微风天气时,平地冲刺出一个极限速度,再测一下瞬时减速度,停止踩踏,看每秒速度减少多少km/h
W=FV=maV,当然如果有一个持续顺风,或持续逆风情况下,也是一样可以测的。只不过极限速度与减速度都会有不同而已。最好能保持60以上的踏频情况下测试。
或者用最快速度短距离冲坡。比如5米高的高坡或桥,按之前的W1+W3的算法来算短距离冲坡的功率。
大致测算功率的办法还是蛮多的,当然也只是算一个大概,要很精确,还是有些困难。但能知道自己的大致功率,也是不错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