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酉酉的爹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原创]自行车运动能量代谢及能源物质的补充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3 20:29:18 | 只看该作者
续前

四、体液的消耗及补充

体液有助于能量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运送养料、氧气并运走废物,维持正常的体温调节。所以,维持正常的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十分重要。

运动时脱水

在运动中,肌肉收缩使能量消耗增多,体内产热也相应增加,产生的热量可由血液带到皮肤,再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所以,出汗和蒸发汗是运动机体散热的—条重要途径,对维持生理功能极其重要。

运动时出汗的数量依赖于运动强度、体表面积、环境温度。机体在寒冷的环境下轻微运动时,每小时排汗250毫升是常见的;但在炎热的环境中剧烈运动时,每小时排汗量可超过2升。虽然出汗是机体在运动时和热环境中的一种正常生理反应,但是,大量出汗将导致体液(细胞内液和外液)和电解质的丢失,使体内正常的水平衡和电解质平衡被破坏,体温升高,脱水的症状也随之而来。

由于出汗引起血容量下降,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分泌增加,使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导致肾小管重吸收钠离子和水增强,尿排泄量下降,这种生理反应有利于细胞外液的保持。

肌糖原与水结合的形式储存在细胞肌浆内,当运动使糖原分解加强时,这部分结合水释放出来,同时代谢过程也有水生成和释出;但是,运动时释出的水量远远低于因出汗丢失的水份,所以运动性脱水在长时间运动过程中实属难免。

运动时脱水的危害

对任何人来说,脱水不仅有碍运动能力,而且不利于身体健康。脱水常常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当你感到口渴时,体内早已经脱水。大量出汗如不能及时补充,只要脱水量超过2%体重,心率和体温便会上升,影响到运动能力。要保持机体的水平衡,经常补液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在失水速度低于275毫升/小时脱水阈时,机体并无缺水的感觉,通过随意饮水便可补足。但在热环境下长时间激烈运动中,运动员失水速率远远超过最低阈值,很难避免脱水的发生。

脱水后恢复失水的时间拖得越长,对运动能力的影响越严重。所以机体在达到失水的应激之前就应注意补水。研究已表明,在运动前和运动中合理补液有助于提高运动能力。合理补液可使运动过程心率减少、体温降低、血浆容量保持,这些生理状况经常是成绩好坏的关键。

合理补液的方法

补液无统一的公式,运动中液体的丢失量可从运动前后体重之差了解。补液的原则是保持水平衡和少量多次。

(一)运动前补液

运动前30—120分钟补液300—500毫升,对减少体温升高、延缓脱水发生有益。在特别热的天气,还应额外补液250-500毫升。

(二)运动中补液

运动中补水要采取少量多次的办法,每隔15~20分钟可补液120—240毫升。一般情况下,每小时的补液总量不超过800毫升。

(三)运动后补液

剧烈运动后及时纠正脱水和补充能量可加速机能恢复。有效地恢复运动中丢失的体液应包括液体的总量和电解质两部分。当补液量大于出汗量时,如补液量是150%的失汗量,体液才能很快地达到平衡。补液中钠含量的高低也会影响补液的需要量。当钠浓度高时,尿量会减少,因为钠离子在体内能抓住水分,从而帮助体液的恢复,减少补液量。但是,钠浓度太高影响口感,减少液体的摄人。

待续

五、市售运动饮料概述

12
发表于 2005-10-14 17:18:26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楼主 博士就是不一样啊

理论N强

更期待具体实施的应用 HOHO

楼主继续哦

13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15:32:33 | 只看该作者
续前

五、市售运动饮料及补剂概述 运动饮料的名字大家都不陌生,但是什么是运动饮料的真正概念,估计清楚的人就没有几个了。前面第四部分所说的补液,其实补的就是运动饮料。 (一)理想的运动饮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促进饮用; 2、迅速恢复和维持体液平衡; 3、提供能量,增进运动能力。

因此,一个理想的补液饮料或运动饮料必须含有适当的糖浓度、最佳的糖组合和多种可转运的糖,并具有合理的渗透压浓度以促进胃排空和小肠吸收,满足快速补充体液和能量的需要。 (二)根据现有的知识,选择一个理想的运动饮料时,应该考虑下述因素。 1、饮料的渗透压浓度 渗透压浓度影响胃排空和小肠的吸收,饮料的渗透压浓度在250—370毫渗透压为佳。所以,通常采用等渗或低渗浓度的饮料。

2、糖液浓度 糖浓度与胃排空和小肠吸收水有关。如果浓度太高,胃排空就减慢,小肠吸收水也受影响。如果糖浓度太低,则不能满足机体对外源性能量的需求。由于糖浓度达到8%时,小肠内水的吸收显著地减少。所以,饮料中的糖浓度以低于8%为宜,建议采用5%—7%。 3、可转运糖的数目 溶液中含有可转运糖的数目直接与溶质的转运有关。含有多种可转运糖类的溶液能利用多种转运机制来扩大溶质的吸收,从而减弱渗透压浓度对水吸收的影响,增加水的吸收量。因此,选择运动饮料,应考虑溶液含有多种可转运的糖,例如葡萄糖、果糖、低聚糖等,以增加糖和水的吸收量。

除渗透压浓度、糖浓度和可转运糖的数目外,还有钠离子浓度、饮料温度以及口味等也需予以考虑。因为,钠离子能促进小肠吸收水分,帮助机体维持体液平衡;冷或温水在胃内排空速率明显高于体温(37~C)水;而口味好则促进饮用。

最后用白话总结一句运动饮料就是糖浓度不超8%,含有少量钠,钾就行。 (三)市面上卖的功能饮料确切的来说都不是运动饮料,真正符合运动饮料定义的市售饮料只有“佳得乐”,他是符合我们所说的溶液比例要求的。

市面常见的有脉动、体饮、怡冠、劲跑、 激活、力保健、红牛等等。这些功能饮料不建议在运动后饮用,原因这些供能饮料大都含有牛磺酸,肌醇,烟酸等物质。

分别是力保健,宝佳饮,日加满,在好德超市(上海)发现的。

这些物质被宣传抗疲劳,但是他们也有潜在的危险,以牛磺酸为例来说明一下。

牛磺酸

牛磺酸是一种氨基酸,是人体内本来就含有的物质。广泛存在于心脏纪念品、骨骼和网膜中,起着保持人体良好平衡状态的作用。简单而言,无论身体的哪个部位发生了不正常症状,如疲劳,精神紧张等,都和保持该部位正常状态的牛磺酸短缺有直接关系。一个体重60公斤的人体内约含60g牛磺酸。虽然牛磺酸可以在人体内自行生成,但它随着人的脑力、体力劳动不断被消耗,人自身的生成能力往往不能满足需求。因此需要从外界及时摄取。此外,科学家研究证实,牛磺酸能起到保持心肌功能,改善肝功能、调节血压和降低胆固醇等功效。 这段说明写的很清楚,运动会消耗牛磺酸,机体就会疲劳。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理解,常人疲劳就应该休息了(车友也是普通人),我们不是运动员,有必要让劳累的机体补充能量继续运动吗?所以,你一定要用,就请你在运动后再使用,这样可以使机体进入恢复状态,迅速补充丢失的能源物质。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5 16:07:25编辑过]
14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15:40:27 | 只看该作者
(四)这里要注意,长途骑行时补充能量棒和功能饮料不是一个概念,能量棒主要提供的是三大能源物质糖、脂肪、蛋白质,很少含有那些补剂。

以19.1~22.4公里/小时速度骑行时,消耗热量约为33千焦/小时/公斤体重,以一个70公斤的人为例,骑一个小时,要消耗33×70=2200千焦的热量,(普通人一天需要的热量为10000千焦左右),如果你很瘦,还是有必要补充能量的,如果皮下脂肪比较厚,干脆就别补了,减肥吧。运动后正常吃饭就行了(膳食搭配参考第三大部分最后一段)。

常见的有PowerBar(能量棒),SNICKERS(士力加)。

PowerBar系统有多种产品

主要特点是低脂及含有人体所需的17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苹果玉桂/香蕉/花生朱古力/意大利泡沫咖啡/曲奇妙趣/燕麦提子干/香草等口味,本人未曾使用过,听很多山友描述不符合国人口感,胃排空时间长,可能和食用量与时间有关系。

但是仔细看看吧,阿壮才吃呢,我们没有必要吧,我们的消耗热量小多了。试问国人有去参加环法的吗?不是一回事情,不要人家吃你也吃。

15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5 15:56:04 | 只看该作者
SNICKERS(士力加)

从配料表来看,这个东西没有添加维生素和矿物质,而且脂肪含量不低,占23.6%,脂肪的消化速率是比较慢的,而且会影响血流分配,想吃的朋友自己看吧。 上述2种物质要吃,建议你运动前30分钟就开始吃,运动中运动后少量多次食用,否则胃排空受影响,影响你骑行。可以配合运动饮料服用。

结语:整个文章到此结束,原本期望能够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些专业问题,但是显然自身水平未能达到得心应手,游刃有余的层次,部分车友看起来肯定还有不太明白的地方,所以期望以后能够重新整理部分内容,达到通俗易懂、能够让车友借鉴使用的目的。

诚恳希望广大车友发表意见,提出自己的问题。

下一个专题:

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及其主要恢复措施

我是酉酉,没有想到是我写的吧!

我长得也挺帅吧!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0-15 16:12:23编辑过]
16
发表于 2005-10-15 16:26:21 | 只看该作者
精华贴啊!通俗易懂简单明了。真不容易,楼主辛苦啦。又学到好多的东西了[em01][em01]
17
发表于 2005-10-15 20:56:22 | 只看该作者
楼主真是高人啊
18
发表于 2005-10-16 09:19:56 | 只看该作者
关于运动食品的部分很不错,再次谢谢楼主
19
发表于 2005-10-16 19:45:18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贴,

20
 楼主| 发表于 2005-10-17 12:25:49 | 只看该作者
昨天去锦溪从事实上证明还是没有错的,小鱼问怎么没有看见你喝水,实际上我把佳得乐灌进水壶了(600ml),去的时候喝了半瓶,吃过饭,在水壶里掺了一点橙汁和水,回来就够喝了。喝纯水或者是糖浓度太高的饮料,只能是越喝越渴,道理很简单,体内无法吸收糖喝水分,反而要脱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