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isaac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七日山西行全记录!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8-10-8 09:30:44 | 只看该作者
恭喜完成旅程

PS:郑州火车站那个地方,真的是捎去为妙,郑州第一乱。
过了那个浮桥,黄河北岸几十公里就是我家了……黄河和太行山的中间就是俺家。
12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0:41:20 | 只看该作者
人都到齐了嗎?今天接着来。
13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0:51:53 | 只看该作者
那天中午我们四个跟着老谢的电瓶车在新乡市的火车站汽车站转了许久,期间我也去买了一件长袖快干衣,身体马上热了起来。
车票还是没搞到,还是只能按照原计划往前走,走一步是一部。
14:10,我们告别了老谢,看看时间已经不早,浪费了将近两小时,有点可惜,原本打算今晚到山西陵川县的周家铺住宿(事后才知道这是非常不切实际的),看来是来不及了。
15:00,我们到达了辉县外围,码表显示117.5公里,没有进市区,就在路边休息十分钟。
休息时,一位骑着三轮车的八十多的老大爷看我们在路边休息,也停了下来,闲聊几句,发现完全是驴唇不对马嘴,他说的我不懂,我说的他也不懂,给他留影一张,匆匆上路。





14
发表于 2008-10-8 21:02:09 | 只看该作者
等着呢:)
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1:05:38 | 只看该作者
16:10,到达辉县西北的洪洲乡,138KM。
下午,天空一扫阴霾,太阳开始毒辣辣的探出头来,我们四辆车在笔直的柏油路上单调的前行,期间向一小伙问路时,也不知是我没听懂河南话还是他不认识路,让我们略多走了一程远路,幸亏我们及时问路调整方向,问题不大,只不过原本要走三角形斜边的结果走成了横边和竖边。
说来这一路也是枯燥的一路,路边的民房有点陈旧破烂,看得出经济水平与之前的城市有一定差距。那边的农户都习惯在公路上打晒粮食,半条公路都铺着玉米,时不时有一些拖拉机载着一些人在乡间飞驰着,那里也没有山,一路也不用上坡,却让我感觉异常吃力。
我想,缺少一些视觉变化也是疲惫的因素之一吧。



16
发表于 2008-10-8 21:30:44 | 只看该作者
喜欢看这种游记
图文并茂
17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2:16:24 | 只看该作者
离开洪洲乡时,已经从当地人口中得知,前面不远就有上坡,太行山已经不远了。
看看大家体力似乎都有些不支,我提议在洪州前面的上八里乡住宿,毕竟十月的天黑的特别快,真要在山里赶夜路还是有一定危险的。
可到了上八里地界,还是没有看见山,再一打听,前面的回龙村是个景区,比上八里还大,住宿的地方大大的有,我鼓动众人继续前进,争取今晚住到回龙。明天就能直接爬到山西的锡崖沟了。大家一致通过没有异议。
在上八里通往回龙的路上,日头已经斜到了西边,抬头处,天是蔚蓝的。正骑行间,忽闻有水流声由远及近,哗啦啦的犹如音乐喷泉一般。我循声而去,却是路边有一水渠,水流的很快,清澈见底,不知是灌溉用还是饮用的。
再往前,忽见在路的尽头与天际之间,若隐若现有山峰在闪动,我疑是海市蜃楼,又似是幻觉,揉揉眼,发现真有一群山在天边的云雾间。我立刻欣喜若狂,喊大家一起抬头。众人发觉,也是一阵狂喜,纷纷停车拍照。初时山峰只见一角,你若仔细查看,有发现那些山峰由南至北连成了一片,我终于相信,这就是太行了。


路边的水渠


若隐若现的山峦


阳光下的太行剪影


太行终于原形毕露了
18
 楼主| 发表于 2008-10-8 22:31:2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太行以后,大家都热情高涨起来。一番拍照之后,奋勇上路。
越往前,坡路和美景也渐渐的多了起来,在上八里与回龙之间的石板店村,我们看到了无数的大小各异的石头矗立在我们脚下的山坡上,这个村应该是以生产假山石为主要产业的,村里也比较富裕,景区人民还是有一定优势的。

不知不觉,我们已爬上了太行山的公路,有过上次在黄山拍照时撞车的经历后,我就再也不边骑边拍了,所以,更多的美景只收在我眼中,未能带在相机里,实是憾事一件。


站在高岗上









[ 本帖最后由 isaac 于 2008-10-8 22:36 编辑 ]

P9290076.jpg (76.71 KB, 下载次数: 37)

P9290076.jpg
19
发表于 2008-10-8 22:36:47 | 只看该作者
我就是在这座山脚下河半山腰长大的,在你拍照的太行山的西偏南100多公里处。很亲切的感觉
20
发表于 2008-10-8 22:44:09 | 只看该作者
赞哦,这要是算流水账,谁还敢说自己在写游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