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3|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帖](老宅原创)我家两代人的小直:戈博Yari和蝴蝶14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7-8 20:56: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老宅原创)我家两代人的小直:戈博Yari和蝴蝶140

《我家两代人的小直:戈博Yari和蝴蝶140》

本文中的图片和文字,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作者原创。


培养新一代刀友

为了扩大刀友在我家的比例,在儿子长大后,我就开始给他讲些刀具方面的知识,在我选择刀具时,也开始征求他的意见,希望能以此培养他对刀具的兴趣。儿子天生有一个优点,就是物质欲很低,生活极为节俭,即使现在上了大学,对吃穿均无任何特殊要求,吃饭只要营养够了就行,衣服也从不要名牌。在儿子18岁生日时,我按照国外一些当父亲的惯例,决定送给他一把折刀作为庆祝他成人的礼物,这在古老的年代里,意味着他已经成为一个男人,开始具有维护自己和家人尊严和安全的能力和义务,并正式开始以一个男人的身份参加野外劳作和独立自主的生活。按照他当时的喜好,我送给他一把全齿的蜘蛛C07警察,这就成了他的第一把折刀,他很喜欢这把C07,觉得这个刀形很酷,并一直把它摆放在他的书柜里。


图片附件: c07.jpg (2008-7-7 12:30, 48.64 K)


转引自厂家网站,非商业引用。


刀具是否会导致孩子暴力倾向?

对于一般家长比较担心的刀具导致孩子暴利倾向的问题,我倒是觉得任何一件事都有善与恶两个方面,只要正确引导,不但可以弘扬主旋律,还完全可以避免它的负面作用。我个人认为,最近发生的震惊全国的涉刀悲剧,就与那小子一直生长在单亲家庭,没有父亲像我这样对他进行正确的早期刀文化教育,并教会他如何驾驭和控制自己的心智和欲望有极大的关系。

我对儿子做早期刀文化教育的信心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他性格开朗,善良文静,明辨是非,对人和动物都充满爱心,对大自然和环境也充满敬畏。但像大多数应试教育培养的孩子一样,他需要加强的是男人应有的刚毅和力量,以及对自己心智和欲望的驾驭能力。

第二,我觉得,对人类来说,刀在更多的层面上是意味着文明和正义,而不仅仅是大多数人联想到的血腥和暴利。首先,任何一个人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同意:刀是定义人类的准则之一——刀是我们人类最古老的工具和武器,也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第一个重要的物质标志,是人类的身份牌。其次,即时到了高科技的今天,刀仍然是我们人类工业技术的核心。有了刀,才可能出现其它的技术。要是人类没有发明和使用刀,你和我今天可能还得挥着大木棒子追杀猛犸象呢。

第三,刀在道德层次上使我们更加具有人性。也许这听起来出乎意料,但仔细一想就不奇怪了。正如James Mattis(美国海军陆战队,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译者注)所说:“刀的发明…... 使得我们人类这个物种可以改变自然,也从而使我们需要并可能做出道德上的选择”。“切”还是“不切”,成为了我们内心不断自问的问题(仿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经典台词——译者注)。刀使我们面临人性中最核心和最基本的抉择:欲望和浪费、正确与错误,都是善良的人类的天性,而刀就是知善恶树上的苹果和every blow of stone on stone, another bite(后半句不知出于那个典故,请过路的高手指点一下——译者注)。

第四,我个人坚持一定要等到孩子年满18岁,才可以让他们拥有和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刀具。

我常常自问:如果连刀具这么重要的人类文明,我们都不从正面引导孩子们学习和领悟,这岂不是一件很令人深感遗憾的事情吗?


图片附件: badge.jpg (2008-7-7 14:37, 134.06 K)





我的第一把小直,以及遗留的缺憾

大约10年前(具体年份记不清了,可能有些出入),戈博和蝴蝶分别推出了各自的154cm钢小直:Yari和140,它们尺寸相近,形制相像,钢材相同,都可称得上当时量产小直中的精品。

那些年,因为业务的关系,我经常开车去塘沽,并在那里认识了几位卖军品的朋友。每次到了塘沽,办完公事就必到那几个朋友处转转。那次,朋友拿出几把新进的小直让我看,其中就有戈博Yari和蝴蝶140。当时,蝴蝶140还是那种看似碳素纤维的刀鞘,样子很战术也很时髦。两把刀拿在手里,一个显得精巧轻灵,另一个显得朴实耐用,两把我都爱不释手,但身上的钱只够买一把的,看来看去,没法取舍,痛苦之下,两把刀都没买,直接开车回了北京。但等我第二次带了足够的钱去塘沽时,朋友的这两把刀都已经出手了,这着实令我痛苦了一段时间。

此后,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北京王府井南大街上有一家专营进口刀具的商店在打折,戈博Yari和蝴蝶140的价格虽然比塘沽还是贵些,但身上带的钱还是足够买一把的,所以我又不得不开始痛苦的选择。当时,对我最重要的是实用性和性价比,经过一番考虑,我还是选定了刀身厚度稍厚一些、看起来更结实些、价格也稍微便宜一些的戈博Yari。从此后,我拥有了自己第一把称心如意的小直,但内心里对蝴蝶140仍保留着一种无法割舍的留恋。


图片附件: Yari1.jpg (2008-7-7 12:30, 74.67 K)




图片附件: Yari2.jpg (2008-7-7 12:30, 67.9 K)




图片附件: Yari3.jpg (2008-7-7 12:30, 69.53 K)




(戈博Yari的详细介绍见我以前的帖子:
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 ... &highlight=yari )

此后的几年中,每次有机会去塘沽,总要找找有没有蝴蝶140。但是,令我失望的是此后生产的蝴蝶140改成了带锁的新型K鞘,带几个大孔的宽宽的刀鞘显得有些花哨,而我心目中总是觉得老款朴实无华的风格更能体现战术刀的精髓,所以一直没有再起进一把140的念头。但是,对BM140的留恋并没有随之逝去,我总是不断观注着BM厂家对140的改进,但改进是令我失望的:几年后的今天,不但那个丑陋的K鞘依然占据着主角的位置,而且厂家还在尝试推出更为丑陋的尼龙鞘;另外,手柄上的G10贴片也被铝片代替。看来,厂家推行的是一条逐步降低成本的路线。看来,再在不动手买进,以后厂家只不定要把140改成什么德行呢。


儿子的第一把小直

前些天,带儿子去一个卖军品的朋友店里玩,那个朋友因为业务很火,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忙个不停,就把柜台的钥匙扔给我,让我自己拿刀给儿子看,我们从折刀看到直刀,从小刀看到大刀,从便宜的蜘蛛等到比较贵的MT和CR,一把一把地看着、玩着,我儿子突然被一把沙漠黄色的小直吸引住了。与他的同龄人相比,他对刀具的鉴赏力还是比较高的,他跟我当年一样,也被BM这把战术刀简练流畅的造型和良好的手感吸引住了,在那儿聚精会神地端详和把玩。这是一把前些年出的140SBKN NIMRAVUS  SAND(黑色带齿140,改进型带锁K鞘,手柄贴片和刀鞘是沙漠黄色),尽管颜色不是我钟爱的黑色或石洗本色,但手柄还是初期的G10,而不是现在的铝质手柄。虽然我并不喜欢这种颜色,但儿子却喜欢这种干净而鲜明的沙漠黄色,我仔细看看也觉得这种颜色也还是挺酷的。


图片附件: 140.jpg (2008-7-7 17:33, 97.79 K)




看着儿子爱不释手的样子,想着自己多少年来对BM140难以割舍的留恋之情,我当即决定买下这把刀送给儿子。我看着儿子接过第一把属于自己的小直时开心的样子,看着他紧紧握着140,聚精会神反复端详,我心里觉得很欣慰,我确信这把BM140作为他的第一把直刀,一定会在很长时间里成为他的心头挚爱,而我呢,也感到自己对140的十年苦恋终于有了结果,另外觉得自己也算为咱们刀友培养新一代贡献了一份力量,呵呵呵,,



父子两代人的第一把小直的合影


图片附件: P1040182.jpg (2008-7-7 12:30, 97.85 K)




图片附件: P1040185.jpg (2008-7-7 12:30, 99.58 K)




图片附件: P1040196.jpg (2008-7-7 12:30, 81.21 K)




图片附件: P1040204.jpg (2008-7-7 12:30, 69.28 K)




图片附件: P1040205.jpg (2008-7-7 12:30, 93.99 K)





一点反思——我们玩刀的思想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觉中老化?

作为老刀友,我经常在各种场合听到大家说(包括我自己),某厂家的刀设计得越来越不像样了。通过儿子选择BM140这件事,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我们的思想老化了,老得看不惯新生事物了。我们开始不断抱怨今不如昔、一代不如一代,会不会是一种大脑开始衰老的前兆呢?总体来讲,科技应该是在不断进步,“青出于蓝胜于蓝,一代更比一代强”才是硬道理。

(我比较喜欢,也让我深思的一段---by小白)


几句闲话——BM140与Yari的差异

佩戴方式:

1.        当你把这两把刀都装入刀鞘,并用右手正握刀柄时,就会发现140刀鞘的腰带环在里侧,可直接挂在腰带上;而Yari刀鞘的卡扣在外侧,无法直接挂在腰带上,由此可以看出Yari是一把典型的靴刀,那个卡扣是为了把刀放在靴子里而设计的;


图片附件: 刀鞘卡扣的位置不同.jpg (2008-7-7 12:44, 70.63 K)




2.        另外,经过调整后, BM140可水平佩戴,而Yari则不行。
3.        140刀鞘的腰带环可以卸下,安装到刀鞘的另外一侧,这为左撇子人士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Yari的刀鞘则只是为我们这些右撇子设计的。


图片附件: P1040184.jpg (2008-7-7 12:30, 99.97 K)




刀形:Yari的刀形简约到了极致,没有倒角,没有假刃;而BM140的刀身设计则显得复杂一些,刀身上有倒角(手柄部分的刀身)和假刃,实用起来更舒适和轻巧些。


图片附件: P1040193.jpg (2008-7-7 12:35, 70.76 K)




手柄:Yari的手柄和刀身一样,也是简约到了极致,在厚度上未作任何人体工程学处理,但轮廓的设计也是极为合手的;而140更具人体工程学设计理念,特别为拇指做了凹槽,握上去更合手一些。


图片附件: P1040201.jpg (2008-7-7 12:35, 97.87 K)




图片附件: P1040203.jpg (2008-7-7 12:35, 95.47 K)




厚度:通过肉眼直接观察,即可发现Yari的厚度明显稍厚于BM140(见照片)。用卡尺实际测量的结果是:
BM140实际厚度2.98mm,Gerber的Yari实际厚度3.60mm,BM140的厚度仅为Yari的83%,由此可见Yari的强度应当更好一些。


图片附件: P1040188.jpg (2008-7-7 12:35, 66.8 K)




涂层:Gerber的涂层与众不同,不但显得薄而致密,表面上还有一些不规则的像是结晶体形成的纹路。另外,与其它品牌相比,Gerber的涂层与刀身金属的结合也显得更紧密一些,我个人比较偏爱Gerber的涂层。

Yari的涂层:


图片附件: Yari的涂层.jpg (2008-7-7 12:35, 84.34 K)




图片附件: Yari的涂层1.jpg (2008-7-7 12:35, 100.15 K)




图片附件: P1040197.jpg (2008-7-7 12:35, 74.87 K)




图片附件: P1040199.jpg (2008-7-7 12:35, 84.69 K)




140的涂层:


图片附件: P1040198.jpg (2008-7-7 12:35, 46.51 K)




图片附件: P1040200.jpg (2008-7-7 12:35, 85.92 K)



长度:Yari的长度略长于BM140(见照片),实测结果为:
BM140实际长度240mm,Gerber的Yari实际长度243mm,Yari比BM140长3mm。

图片附件: P1040195.jpg (2008-7-7 12:35, 90.95 K)



此文转自刀友老老宅
http://www.knifriend.com/viewthr ... &extra=page%3D1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8-7-8 23:07:25 | 只看该作者
图片全没有
我是三刃木党
3
发表于 2008-7-9 00:24:06 | 只看该作者
..................................看不到图
4
发表于 2008-7-9 10:49:52 | 只看该作者
刀具是否会导致孩子暴力倾向?

这段写的好.     
5
发表于 2008-7-9 11:02:00 | 只看该作者
这次去奥地利,我要再买一把回来!上次的AK74丢了我现在还心痛呢
6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1:32:47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4楼思奇2008-07-09 11:02发表的:
这次去奥地利,我要再买一把回来!上次的AK74丢了我现在还心痛呢
这阵子还是少进点刀吧,我都开始带猫头了
7
发表于 2008-7-9 11:50:48 | 只看该作者
两把好刀哦
8
发表于 2008-7-9 12:35:54 | 只看该作者
那我不是错过机会了...
9
 楼主| 发表于 2008-7-9 12:39:08 | 只看该作者
别老买什么AK74的,又不是什么好刀,进点圣甲虫什么的也好的

不过,能弄到石头刀的话还是弄那个吧,国内基本没几把





    
10
发表于 2008-7-9 13:13:02 | 只看该作者
大马士革....下面的是包蛇皮的石头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