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45|回复: 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3月22全国山地车赛业余组比赛大理一站无语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23 23:01: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这次比赛无话可说了,业余组比赛被临时分为2个组,第一个组比完后山上的工作人员就走了好多,业余组第2组多跑了1公里多,还有很多路段没有工作人员和指示线,有很多骑到那里都不知道,晕死了,这样的比赛无语了,是不是业余组就可以这样乱来了,不受到重视,还有接待之狗屎。。。。。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把那50元报名费拿去买个座管夹,浪费啊!
   完全是狗屎比赛,没有能力就不要发什么业余组比赛的通知,害的广大车友费了时间,精力和财力,下一站比赛希望大家想好了在去。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8-3-24 00:30:31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过图了。。。。专业组用3个词来形容。。。    SLR SID FOX
3
发表于 2008-3-24 01:01:28 | 只看该作者
小帥~~給個地阯
4
发表于 2008-3-24 01:07:15 | 只看该作者
5
发表于 2008-3-24 01:11:17 | 只看该作者
            
6
发表于 2008-3-24 09:17:45 | 只看该作者

果然是清一色的SLR+SID+fox
7
发表于 2008-3-24 09:30:06 | 只看该作者
看照片还不错啊。
8
发表于 2008-3-24 09:45:1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好叉还有一箩箩的 Mavic SLR。。。呵呵,全都是米人!
9
 楼主| 发表于 2008-3-24 11:50:11 | 只看该作者
我有幸参加了于3月22日在云南大理举行的全国山地车冠军赛暨总决赛的第一站比赛,对赛事主办方准备的种种不足感到十分遗憾,并对某些人对自己责任的推诿感到气愤与遗憾,因为毕竟这是由国家体育总局承办的比赛。

阴雨绵绵的日子,来到了大理。整个冬季都在认真训练,打算在今年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官方主办的业余山地车赛上一展身手。有幸看到深圳的老对手的高和唐。记得他们在去年3月底的珠江源比赛名落孙山。高听说那次比赛上气痛不适,而唐的号牌则是拉着刹车线所以无法顺畅骑行。而在所有云南比赛(业余)的历史上,广东选手的最好成绩也是在去年的珠江源,因为对手被观众阻挡,很幸运的得到了第一名的成绩。

来到大理的当天,我们就发现这里比赛的组织并不严密。由于国家冠军赛已经举行接近10年,对于专业队员和裁判而言,比赛的过程已经是例行公事般的熟悉:提前一个月到本地体委预订或自己预订的酒店,然后在赛道上练习,直到比赛前几天进行恢复。但业余比赛的选手可不一样,最多提前2天左右来到赛场,组委会并为用赛道绳标注出赛道,所以只能约摸着找找路线。比赛当日我们一行的人在专业队女子比赛时到赛道上询问裁判业余组的路线,可得到的答案都是模棱两可的。这种麻痹大意的态度决定了本次比赛的线路存在很大隐患。

本次比赛的业余组由美利达冠名,但并没有看到美利达的人员直接参与赛程组织。可能这是一个赞助形式的“承包”,商业好处直接流到体育总局腰包,而体育总局的人疏于管理;但体育总局的人却丝毫不疏于排除自己的责任:赛场可以买到下一日的保险,原定3圈、2圈的男女子组比赛由于组委会担心安全问题,被削减到无法再削减的2圈和一圈。10公里不到的山地比赛平生第一次见到。由于没有出具保单,组委会的人员还在起跑线上要没有出具保单的人各个书写字据,保证比赛发生任何伤害导致的后果由本人自己承担。我所参加过的任何比赛保险都是组委会统一投保的,但根据专业赛的惯例,保单出具是各队和队员自己的责任,但组委会能否考虑改变一下工作习惯,适应一下业余比赛的管理吗?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业余组的赛道公布仅仅有一个没有比例尺,没有等高线,或者GPS航迹的(幼儿园一样的)示意图而已。男子组有60余人参加比赛,被按照号码数字顺序分为1~40和40+与女子9人一起发车。如果是在珠江源的比赛,主办方会根据车手实力将水平较高的选手放在第一组,并且在发车前调整位置。而来自体育局的裁判对业余车手的实力差距并不了解,也不关心。所以我被一刀切式的分配到了第二组。分组的事是在出发时才公布的,刚刚热好身又不得不冷下来等待前一组完成比赛。

就在这时第一组的比赛开始了,第一圈就有将近10来人不幸走错路从赛道原路返回,裁判并不道歉或者终止比赛,反而训斥这些选手。而其他领先的人也走错了路,绕错一个转弯躲过了赛道将近1公里,爬升50米左右,也是本次比赛最艰难的泥泞推车路段。他们第一圈以15分钟左右的时间完成。这时裁判长发现报话机里传来的踩点不足,急忙用手机通知山上的裁判去把住那个走错的路口。而第二圈选手们则耗时17余分钟才到达终点。

第二组的比赛我从发车开始就注意了这个问题,从出发领骑就注意避开了那个可以抄近路的拐弯。然而这一组同样有人走错。几个没有没有任何标志的路口导致选手走错,其中包括本组的冠军,在第一圈时走错路但同样追了回来。终点上我们找到裁判长申诉由于两组路线上存在差异的问题,他的态度则不但否认任何意外的存在,并且质疑我在下坡时抄近路。我提出用我的Polar925x上面记录的海拔和路程数据来比对时,他无话可说。而当问到那个路口时,他提出要提出质疑的选手到那个地点去举证。有什么东西让这次比赛最可笑的,就是我第10名的“名次”,在发给获奖证书时被写为了第11名。

我放弃了毫无意义的申辩,一是因为我无法找某种办法制止这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就像没有法律或行政条例可以用于诉讼一样,任何争辩都无法为弱势者挽回损失。二是因为美利达和自协(国家体育总局,中国自行车运动协会)之间松散的商业合作关系,以及毫无保障的本地食宿,让人感觉自己的出现,可以说是一场黑暗中的独舞,爱好者对于官方或商业组织者而言,只是些没有意义的蚂蚁。他们并不关心和热爱这项运动,他们关注的只是完成任务或者投资回报。低劣的赛事组织根本无法配上这次业余比赛带上“全国”的名号。这次比赛让我对自行车运动在国内的现实情境充满了悲观和沮丧。




总结一下这些问题:

赛道出问题,迷路是个人的错,走错路占了便宜的人心安理得拿奖,组委会为了逃避责任,以无作为的方式掩盖自己的疏漏。

比赛路程短,不合理的长度设置,10公里不到,仅仅2圈,为的是避免有人受伤。如果害怕承担责任,干脆不要办了。

本地体委承接各地人员的安排,先打电话说有60元/日的标间优惠,到场订房后又改为60元/人/日的包三餐,并且拒绝说明餐饮标准,并在一番模棱两可的废话之后才隐约道出不包餐就没有房费优惠。




总结一下比赛的几点欣慰之处:

废话一大篇,只要几个人稍微为参赛者着想,中午吃饭的时候电塑料绳标注一下赛道,那么所有的旅途劳顿,缺乏沟通和怨气就统统消除了,为什么就这么难呢?

体校的参加业余组比赛,这是一个好事(当然前提是他们跑得没有我快,呵呵)。体校缺乏资金购买器械,教练也缺乏专业知识,这是我的感受。这样的比赛对他们来说是很好的锻炼机会。

这是国内所有业余比赛中赛道最规范的了,但是路程不够长。根据UCI的规则,XC的路线长度是根据运动员的比赛完成时间来设定的,无论是专业组还是业余组都应该在2小时正负5分左右。但路线的标注不符合UCI规则,没有封闭赛道,路线上有很多莫名其妙的转弯,也没有危险提示。(不好意思,欣慰的地方还在找茬)

希望下个星期不要再出同样的乱子了,我还会满怀信心去大理参第二站的比赛的,但这次我会带很多DV去记录,所以请有关负责人员务必做到有所作为。

来自CB车友的帖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