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6|回复: 1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贴]上班族的痛!北京女孩挤城铁的经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3-4 18:3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也是从其他论坛看的,具体出自哪里不知道了,我看了一遍觉得挺有意思,大家随便看看!


每次上下班高峰坐城铁,我都觉得自己不是人。

说“坐”不如说“挤”,说“人”不如说“肉”——被揉圆搓扁,而且弹性韧性都超
强,有点儿像小时候看过的《巴巴爸爸》,可以随着有限空间任意变形。

同事苦劝我练瑜伽,我乐:咱天天都在城铁车厢里练高温瑜伽!

上车之挤

城铁总晚点,晚点原因是车门关不上——肉也是有体积的。

此时特感激身后能推我一把的那位。一天,车站工作的大妈,双掌推我后心,右膝顶我
后腿,生生把我送上了远行的列车。我当时胸口一热,双眼一黑,坚信这位大妈肯定练
过内功。

如果没人推,我常会非常斯文扫地的一把揪住前面的不管谁,贴上去,死不撒手。曾有
一女横眉立目喝我:“别抓我男朋友!”我一脸无辜的看她,手上一点儿没放松——背
后的车门还没关上哪,我可不想成为第二天报纸上的事故女主角。比我表情更无辜的,
是该女的男朋友。
要命的是,就算出尽百宝,也未必上得去。

倒霉的时候,连挤3趟车,竟然还在站台上。

还有一回,刚坐了一站,就在第二站被挤下去了。

更有若干回,因为忍受不了车厢里的百味杂陈,我自动缴械投降,下车遛达了1小时才
回家。

下车之挤

下车,跟上车一样充满了不确定因素。

那情形让我想起中学生物课上学过的草履虫分娩——下车的和不下车的要以贴面舞的姿
势交换位置,全车人体似乎凝结成一块颤悠悠的的凉粉儿,左摇右晃,东奔西突,然后
被挤着分裂出一个人,又一个,第三个。。。。。。

出门的闸口是另外一个考验。

我一直搞不懂为什么只设计那么几个闸口,明显低估了首都人民挤城铁的热情。一旦遇
到那么一两个使用不熟练者卡壳,立即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之势。我曾在上
班高峰遇到过知春路站闸口失灵,等待出站的人越聚越多,开始是看表,继而是抱怨,
然后是声讨,最后有人振臂高呼:“开闸!放人!”此举立即得到响应,百十号人奋臂
出袖,高喊:“放人!放人!” 一时拳头乱晃,煞是壮观,感觉如同拍五四历史题材
剧。当然,我也客串了群众演员,嘿嘿。

挤的优越性

说起来,挤也不是一点儿好处没有——迄今为止,我这么大咧咧的人竟然从来没在城铁
上丢过东西,也是一奇迹。

推测一下:小偷的手基本被人民群众的**大海牢牢限制在身体两侧,想平移一下都
难,想伸到自己口袋里都得较劲半天,更别说进别人口袋了,即使真能伸进去,想掏出
来也是一绝对挑战,更别提迅速转移撤退了。更何况作为自由职业者,小偷挤城铁的动
力肯定不如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另外一条,是平常不用买报纸——身边人手中明晃晃的白纸黑字就在你眼前晃悠,距离
亲近得让我这个300度近视眼可以反方向读懂内容,有时候,我左边是《精品购物指
南》,右边是《京华时报》,有时候,左边是《法制晚报》,右边是《足球》,顺便还
能听到后面人IPOD里放的周杰伦。

如果你更狠一点儿,冬天也不用穿大衣,只要能挤上车,全车人的大衣好像都是给你一
个人穿的。

我热衷挤城铁的另一个技术性原因是,如果你在高峰时期开车上过北京大街,就会明白
城铁是一种多么高效的交通工具了。猪开车上下班的后遗症是得了足底筋膜炎——刹车
踩太多的缘故。

城铁故事

尽管清楚的觉得,挤上车时,距离我最近的是另外几块肉,距离我最远的是人的一点点
小尊严,我仍然咬着牙,在城铁里东奔西突,并阿Q般的给自己找到更有趣的理由,比
如,我可以不借助任何外力支撑,半悬空而立,稳如泰山的看周遭的故事,这些故事,
可是在巴黎、伦敦、香港,或者马德里的地铁城铁上都很难看到的。

某次,刚有一个宝贵的座位空出来,立即有两女同时扑上去抢,1/30秒后,一女坐在另
一女膝盖上,我才知道原来人的反应速度可以这么快。

某次,一精瘦黝黑的老太太,非常熟络的拉左右站立的各一女,热情盛邀人家挤坐在一
个位子上,不坐都不行!二女道谢落座,老太太突然拿出两本小薄书分发,然后高声
道:你看看,上帝就是会救所有人嘛!上帝多好!众人目光瞬间聚拢,二女站起来不
是,坐着更不是——总不能因为这1/3的座位就皈依了上帝吧?

另某次,车一开动,全车人集体朝后倒,只听后面一浑厚的东北口音炸雷般响起:“干
哈呀,没看见这儿有银啊,挤啥,找打呀!”大家于是迅速换上一脸的面无表情,明示
这事儿跟自己无关。我身边俩文弱男青年窃窃私语:“看来今天的城铁还不算挤。”
“怎么讲?”“挤的时候人都一动不动,绝对可以抗拒惯性原理,根本不会出现摇晃现
象。”

还有剑拔弩张的某次,一彪形大汉站在车厢门口,高声叫骂:“孙子,你挤完人就想走
啊你,有种你给我下来!”车厢里,隔着三层人墙,一瘦男笑眯眯答:“我实在下不去
啊大哥,要不你上来?”壮汉硬是挤无可挤,无计可施,路过人均偷笑,此举恰似诸葛
亮隔着江骂周瑜,全因距离不仅产生美,还产生安全感之故。

也有情节比较言情的。某次,一女手里的矿泉水泼撒而出,对面某男避无可避,全数笑
纳,我眼睁睁看着这俩从道歉到聊天,4站之后,携手下车了。看来城铁比较适合男女
培养感情,建议情侣挤上来培养一下什么叫二位一体。

车厢之外的续集

下雨的时候,地势低洼的城铁站,比如霍营站外,总成一片水乡泽国。夏天的一个傍
晚,出站人群形成一支蜿蜒漫长的队伍,人人都像羚羊般在一个又一个沙袋上敏捷的跳
跃前行,旁边的工作人员犹如抗洪抢险般,将更多沙袋扔到水坑里,一边还在组织群众
撤离:“快,快!”只要有人稍迟疑,就会被跳跃而来的后人毫不犹豫的撞进水坑,其
惨烈,丝毫不比角马群渡河大迁徙逊色。

不下雨的时候,最具挑战性的城铁站是龙泽。

从西到东,无路可通,无论老弱孕妇幼,无论绅士淑女,一律要爬上并且横穿一座坡度
至少75的铁路桥,狭窄崎岖的石头台阶犹如华山天险,仅容一人通行,人多时,上下方
向均排队,人人小心翼翼,生怕一不留神就死无葬身之地。透过侨上水泥板的缝隙,十
几米下高速路上汽车穿梭,幸运的话,能碰上两列火车就在身边对开,呼啸而过,衣服
头发乱飘,此时我总把自己想象成小众文艺片中的角色。而每逢雨雪,看大家托儿挈
女,背包撑伞,我都觉得像在看抗战期间的逃难片。

一点心得

挤了那么久城铁,也颇有心得。

比如:夏天穿长袖比穿短袖好挤,冬天穿尼龙绸羽绒服比穿羊绒大衣好挤;包抱在前面
比背在后面好挤,穿着高跟鞋比穿着平底鞋好挤——但要对由此产生的肉体伤害和人际
纠纷有充分准备。如果你运用了以上所有伎俩,还是没法上车,那我建议你先向反方向
坐一站,然后再坐回来,这叫“以退为进”。

说了这么多,如果还你问我城铁到底有多挤,我想应该介于高峰时刻的300路公车和春
运时期的北京站地铁之间。

以上是我丰富城铁生活的一部分,你觉得好笑吗?我也微笑,却觉得有些悲哀。

我是个很笨的人,能熟练使用的最复杂电器就是手电筒。所以,也许,高峰期间在城铁
上多挂两节车厢,或者修座过街天桥,是一件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非常——难的
技术问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8-3-4 19:17:50 | 只看该作者
沙发!!!!
3
发表于 2008-3-4 19:49:24 | 只看该作者
有个笑话,俩男人,A说,北京地铁太拥挤了,我老婆都挤流产了,B男人说,靠,我老婆被挤怀孕了

04年在北京呆过几天,挤300那是相当的壮观,这车是个环线,哪里都没用空座儿。工作这么多年没有挤过公交地铁,没体验过早高峰,但是听一个好朋友说过,标准的大汉形体,在锦江乐园上了车之后被挤的喘不过气,到了上体馆下车后喘了半小时才敢上车。
4
发表于 2008-3-4 19:56:58 | 只看该作者
阅~~~
5
发表于 2008-3-4 22:58:46 | 只看该作者
挤过一阵子的人来阅一下
6
发表于 2008-3-5 09:25:34 | 只看该作者
不乐   
7
发表于 2008-3-6 15:53:15 | 只看该作者
1号线高峰时段人民广场去共富新村,不用自己动,有人"送"你上车,不用动有人"送"你下车 ,全自动
8
发表于 2008-3-6 16:02:45 | 只看该作者
上次我发现自己是腾空的。
9
发表于 2008-3-6 16:25:39 | 只看该作者

。。。。。。。。。

提问:一位mm在6号线候车大厅,被强盗从手中抢走了手机,mm追啊追,眼看一辆车驶
进站来,强盗随时都可能进入车内逃掉,而mm是来不及进入车内的,谁知这时mm却不
慌不忙的休息了起来,请问这个是为什么?


回答是:因为来得是6号线,谁也别想挤进去


提问:在地铁里,比跳轨更快的自杀方法是什么?
回答是:在高峰时候的6号线里,高声呼喊"6号线是我设计的"


提问:在地球上,一个人站着,然后把双脚抬起,却没有掉下去,手也没有握住其它
东西,为什么呢?
回答是:因为她在挤6号线。


注:6号线只有4节车厢编组!迷你车型"可爱"来!高低落差练平衡!巨大缝隙练跨
栏!迎奥运,全民锻炼乘6号线





8号线由于试运营,8号线车厢内和各站台内均有刚装修好的油漆味道。敏感体质者宜
注意。

  上下车要格外留心,车厢和站台有10厘米左右的落差。

  6号线没坐到座位的乘客切记把自己固定在车子的某一部位。车厢内的把手较
少,要是没抓牢,很容易摇晃甚至摔倒。

  高峰时间乘坐6号线,体质不佳的乘客建议改换交通时间。车厢狭小,人流拥
挤,通气也不太顺畅,容易造成缺氧胸闷。

  需要长途乘坐6号线的乘客事先不要喝水,站内没有厕所,实在憋不住,也要花很
长时间才能在站外找到厕所。

  世纪大道站:4号线换乘6号线小心迷路。上楼梯是往港城路方向的6号线。乘坐灵
岩南路方向列车需下楼,沿着2号线站台走过两个楼梯口,再上楼梯。标识不太清
晰,最好询问工作人员。

  人民广场换乘站:2号线转8号线的电梯十分窄小,没有楼梯,高峰时要遵守秩
序,注意拥挤。

  宜山路站:回库列车以及内、外圈的末班车将在宜山路站清客,乘客上车前要注
意车站、列车广播以及信息屏提示,免得未达目的地先被清客。

  耀华路站:出口没有什么照明设施,黑漆漆的一片工地,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3
个出口互不相通,出站时认准方向。

  蓝村路站:4号线换乘6号线的乘客千万不要急速奔跑,也不要穿脚底打滑的皮
鞋!换乘通道中有一段大理石地面较滑,一不小心很容易与地面来一次亲密接触!

  桂林路站:下车乘客请注意,有一扇车门正对黄色大立柱,踏出车厢时需谨慎绕
行。

  桂林路站转乘:通过短驳巴士换乘4号线的乘客需先换乘3号线至虹桥路再转4号
线。

  9号线戴好帽子手套,注意保暖。9号线车厢内冷风习习,没有空调。

  9号线路程长、耗时久、车厢晃,请乘坐全程、较易晕车的乘客当心
10
发表于 2008-3-6 16:54:14 | 只看该作者
关于找厕所,我深有体会。上次坐地铁肚子痛,急忙找了一站下去,幸好及时处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