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cbpang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请教专项力量训练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08-1-4 14:03:29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在网站或杂志上,非常罕见不难,或买可以问 在冬天爬坡的照片,他们大多呆在gym里或在热带地区参加绕圈赛--强度及高的短距离比赛;而那些瘦皮猴 则在深山老林里一边享受阳光,一边慢慢悠悠爬坡,我们看到的 他们的幸福时光只是 第一阶段而已,真正的第二阶段,他们是不会让你看到的,当春季的欧洲古典赛开始时,则是他们的第三阶段了。
42
发表于 2008-1-4 14:20:39 | 只看该作者
2。力量训练周期划分三个阶段的意义:所有的训练计划都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实质是两个--因为第二个周期的第一阶段就是第一个周期的第三阶段),都可以概括为: 基础--极限--更高的基础--更高的极限-这样循环下去。
第一阶段: 基础   15-20次,两组,中间休息1 分钟 。 个人体会:当在4-6 周的 时间内,这个基础阶段的 负重会逐步增加,我今年是从40公斤,每周增加5公斤,到60 公斤。感觉已经没有办法再提高了。一个有意思的数据:当做20次到短期无力时,心跳是乳酸阈值的心跳--这也是耐力力量的 原因。
第二阶段:60/70% =85.7 公斤,是极限力量。根据去年的经验,这个数值在第二阶段的联系后,可以增加10-15公斤,如果是95公斤的话。70% 是66。5 公斤。注意,第二阶段的训练特别强调在到最大负重后,70% 这个重量要做2组,12-16次。--目的仍然是 耐力力量
第三阶段: 66。5 公斤 20次,两组,中间休息30秒---这是最重要的变化。一是,耐力力量增强,二是恢复时间变短。如果能做到,你可以看得到,你的进步有多大了吧:
20次到力竭,三个月的时间,你把重量从60公斤,提高到66-70公斤,而恢复时间从60秒,减到30秒。
想象一下,你连续5年保持这样的进步速度,会是啥结果? 10 年呢??
43
发表于 2008-1-4 14:44:20 | 只看该作者
3。力量训练和蹲杠铃:
我们以上所讲的都是讲力量训练,而不是蹲杠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
力量训练包括:大腿训练+小腿训练+腹部肌肉训练+背部肌肉训练+肩和臂部训练 。这些力量对骑车都是重要的。
蹲杠铃是大腿训练的最普遍方法,他可以调动几乎所有的大腿肌肉参与训练,用得着和用不着的。同时,正确的姿势可以大大加强腹肌和腰部 的力量,这些,对骑车都大有帮助。
我们知道,通过第二阶段的最大力量训练,所有的肌肉力量都得到了提高,关键是如何把力量转换成骑车 的力量?这时车上训练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车上训练会把和你想要得专项力量的肌肉群调动起来并加强,而用不着的肌肉群则会慢慢消失。浅显的道理可以说:如果有 1,2 3 块肌肉 ,1对爬山有帮助,2 对平路高速 有帮助,3 毫无用处,但为了提高1和2 ,我蹲杠铃,蹲杠铃则把3 也一起提高了,为了强化1和2 ,去掉长起来的3 ,通过骑车就可以。通过爬山1得到锻炼和加强,通过平路间歇训练,2得到锻炼并加强,3 则得不到锻炼,会萎缩和消失。
44
发表于 2008-1-4 14:57:53 | 只看该作者
4,现在讲专项力量了,好了,如果你要爬山的专项力量,就爬山好了或者在场地里爬大坡,这是最直接的方法;要高速耐力的力量,就直接跟在教练车后面,用60-70的速度跑个1小时;要冲刺和启动的专项力量,在场地练吧。
如果你家里没山,没教练车,没室内自行车场,没桥,那就去健身房吧。

如果你还搞不明白专项力量咋练,那来找我把,我用1天的时间来给你讲 当然,是收费的
45
发表于 2008-1-4 15:02:3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钦佩楼上的处事态度
46
发表于 2008-1-4 17:11:23 | 只看该作者
认认真真地看完了,受教了,也弄明白了很多问题。谢谢格林斯潘完整,详尽的解释!

请允许我稍微总结一下上述的内容,如果有理解偏差之处尽请指出:

1。健身房的力量训练能够增加身体的原始力量,并以此做为基础在下一步的车上训练中将其细化为骑车专项力量。

2。 健身房的力量训练能够保持已经建立的骑车训练出的力量,并以此做为下一年度继续提高的平台。

3。 与周期性训练计划一样,健身房力量训练是分阶段的,并且要和车上训练相结合以达到专项力量训练的目的。

4。不同种类的专项力量能力必须通过专项的车上训练科目来培养获得。先搞清楚自己需要培养什么样的能力,然后再做训练计划,包括进健身房力量训练和相关的车上针对性训练科目。

47
发表于 2008-1-4 23:23:48 | 只看该作者
说到底,还是那个三角:耐力、力量、速度。冬天练三个角,为基础。开春练三条边,为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
48
发表于 2008-1-9 16:48:35 | 只看该作者
等个好帖不易啊! 好帖呢...
49
发表于 2008-2-12 21:00:59 | 只看该作者
感谢格林斯潘、Roy及开元等人,无私的将宝贵经验与众人分享。这对于提高整个上海地区的骑车水平有极重大且直接的贡献。

虽然我老人家未必能直接受惠(比如我间歇训练最长的时间是一分20秒;骑车距离长了,用力猛了膝盖都会疼等等),但我还是很替年轻人们高兴,有这么好的机会。大家一起加油吧!

预祝上海的车队,今年能在全国性的比赛抱些大奖回来。
50
发表于 2008-11-22 12:05:31 | 只看该作者
能请格林斯潘或者其他各位达人解释一下,5分钟间歇训练或者10分钟间歇训练是怎么练么?我的菜鸟,不胜感激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