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第30楼骑车不快于2007-11-05 19:09发表的:
比较客观的数据就是国内最好的车手,比如王国章,测试到的最大无氧功率偏低(相对于世界级的白鬼子们)
当然和训练也会有关系
就上海联赛来说,上海汇聚了中国各地的上千万人,应该不至于选拔不出比Martin强的业余车手,因为Martin的ITT成绩也就是国家二级运动员的水平,还不至于望尘莫及 我对王国章这样的高手是没有任何品论的资格的,但是就我对国内专业运动员的训练方式的粗浅了解,国内的教练似乎过于注重短期的训练效果,不管运动员的体质或先天条件的好坏,上马就是操到心率的上限,即不顾运动员的长期发展,也不管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反正中国的年轻人多得很,操坏了一个,可以再找十个来替补。绝大部分的运动员最后都落个伤残退训。
依据“车手训练圣经”里所描述,最高摄氧量的提高为基础中的基础,必须透过第二区到第三区的低强度训练来实现。也就是所谓的准备期和基础期,一搞就是整个冬天,国内的教练有这么大的耐性吗?他们能忍受车手在那里慢条斯理的骑吗?答案是很清楚的。
如果国内的优秀运动员都跳过了这个基础的阶段,而整天在做肌肉力量;肌肉耐力,无氧能力等高阶的训练,那最高摄氧量偏低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