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40|回复: 1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如此专家--zz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4-4 14:1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1.铁道部决定不上浮票价,这不符合市场经济的原理,将导致资源配置低效,造成人为
的稀缺。  
                                                                     ——吴敬琏
2.中国节假日太多,需要统筹考虑,至于放假是否有利于消费,最好请几个机构出面研
究。
                                                                     ——吴敬琏
3.在城市拆迁补偿方面,按市场价格进行补偿是不合理的。
                                                                       —吴敬琏
[吴敬琏: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有“吴市场”之称,目前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
员]

4.说中国两极分化是胡说八道。基尼系数显示中国贫富差距已经很大了。这个是怎么算
出来的?谁算出来的?这些人念过书没有?他们做我的学生都没有资格。
                                                                     ——张五常
5.历史上没有见过一个不令人反胃的社会福利制度。
                                                                    ——张五常
[张五常:就是年前喊着挖掘秦始皇陵,曾经炒得沸沸扬扬,要获诺贝尔奖的那位香港
大学教授]

6.改革使得相对利益受损最大的应该是领导干部,其次是工人,接下来是农民。
                                                                    —— 张维迎
7.教育及医疗是否应产业化?中国目前为什么穷人上不起大学?是因为收费太低。
                                                                    ——张维迎
8.只要抓总量增加。不必管分配。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切问题都会解决。
                                                                    ——张维迎
[张惟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和北京大学
工商管理研究所所长]

9.中国的贫富差距大吗?中国的贫富差距还不够大,只有拉大差距,社会才能进步,和
谐社会才能有希望。中国穷人为什么穷,因为他们都有仇富心理。
                                                                    ——厉以宁
10.中国是否应健全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我建议取消所谓的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
险等等福利,目的是保持大家的工作热情和能力。
                                                                    ——厉以宁

11.房地产是否有泡沫?什么叫小康,小康概念要拥有两套房,应该鼓励中国人购买两
套房,在家住一套,出去休假时住另一套。
                                                                   ——厉以宁
[厉以宁: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12.我把堵车看成是一个城市繁荣的标志,是一件值得欣喜的事情。如果一个城市没有
堵车,那它的经济也可能凋零衰败。
                                                                     ——刘伟
[刘伟: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13.腐败和贿赂成为权力和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径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
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在这方面的花费,实际上是走向市场经济的买路钱,构成改革的
成本费。
                                                                   ——张曙光
[张曙光: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理事长]

14.我不相信股市会永远低迷,上半年不涨,下半年也会涨,今年不涨,明年也会涨。
                                                         —萧灼基
[萧灼基: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15.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
                                                                      ——王炜
[王炜: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教授]

16.经济学家就是为利益集团服务的。
                                                                     ——樊纲
[樊纲:中国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

17.把当年侵略中国的八国联军的八个国家找过来,这八个国家,每一个国家建一所学
院,就建在圆明园的遗址上面,形成一所联合大学!就叫做圆明园大学或叫八国联合大
学。简称八国联大。
                                                                    ——王建国
[王建国:北京大学中国国情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国际MBA与案例教学中心主任/北
大光华管理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7-4-4 14:49:43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城市环境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
     天知道他怎么自圆其说
3
发表于 2007-4-4 14:55:05 | 只看该作者
汗那个八国联大
4
 楼主| 发表于 2007-4-4 15:02:00 | 只看该作者
http://news.xinhuanet.com/newsce ... content_1128604.htm

王 炜

   近日,有媒体载文称国家“畅通工程”专家组组长、东南大学交通学院院长王炜教授说“正是因为自行车太多,影响了城市的道路交通,致使道路的利用率不高,机动车运行缓慢,尾气排放量增加,城市空气污染加剧。”,指出“自行车过多是道路拥堵根本原因”。对此,王炜教授今日专门对相关报道进行几点说明:

   1、关于报道的的几点说明

  报道中的多数观点是本人的,但有关键的几处措辞与本人的观点有很大偏差(发表前记者未给本人看过文章),如:

  ①我坚持认为:自行车本身是一种绿色的交通工具,但在中国的机非混合交通条件下,自行车交通方式不再是绿色。(见后面的论述)。我从来没有说过 “自行车过多是道路拥堵根本原因”(报道的标题)。城市交通拥挤是很多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原因很复杂,有城市布局的因素、有土地开发的因素、有交通结构的因素、有道路容量的因素、有交通参与者的因素、…、等等,任何一个原因都不可能成为“根本原因”,因为一个因素消除了,新的因素又会产生。并且,有些因素在当前是无法消除的。只要交通需求与交通容量之间不平衡(交通需求大于交通容量),交通拥挤问题就会存在。

  ②我没有说过要“严格限制自行车数量”,我认为:我国目前的道路与交通条件下,应该是限制(部分中心城区甚至是禁止)摩托车通行(部分中心城区甚至是出行)、控制出租车总量(把出租车空驶率控制在20-30%)、合理引导自行车向公共交通转移、优先发展公共交通(要有公交优先发展的保障体系)。

  ③南京市的摩托车早就限制了,现在并不太多。我并没有说过南京市摩托车过多,但部分南方城市摩托车确实过多。另外,我不是孤立地提出报道中的那些观点的,有些观点是有前提的,并只是当天采访的一小部分。加上这篇报道被转载时,有的报纸只转载了标题(偏差之一),更加引起了读者的误解。
5
发表于 2007-4-4 15:11:31 | 只看该作者
     靠,没一个是可以的,这样的人,全拉出去....
6
发表于 2007-4-4 20:01:11 | 只看该作者
上面的都差不多都可以拉出去了~
7
发表于 2007-4-4 20:28:08 | 只看该作者

对他们只能说

8
发表于 2007-4-4 21:13:20 | 只看该作者
砖家??????????????
9
发表于 2007-4-4 22:05:16 | 只看该作者
我们中国的专家就和茅炕里的臭石头和下水道里的老鼠一样多
10
发表于 2007-4-4 22:20:04 | 只看该作者
珍惜生命,远离“专家”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