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增加大家的知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25 14:00: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中国古典园林以其特有的生态化和“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为特征,在世界园林艺术中独树一帜,影响所及遍及世界,特别是中国的邻国日本、朝鲜等。因为是这些国家民族对自然的态度、文化背景、思维方式都比较接近,所以受到直接的影响导致园林的相似。例如,从唐代起,日本园林中的神社及寺院内的建筑庭院风格就受到中国寺庙园林的影响。日本园林后来普及的石灯笼就是中国寺院佛前的石灯,由朝鲜传入日本,然后慢慢成为日本庭院的普遍装饰。中国古典园林创造了杰出的艺术成就,发展到明清江南私家园林,成为中国园林艺术的顶峰,而日本在中国古典园林与本土文化相复合、变异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不同的艺术特色,发展的极至就是“枯山水”庭院。

  众所周知,任何一种艺术都是根基于一定的社会历史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园林艺术自然也不例外。那么是哪些因素造成了这些差异呢?最基本的应该有三个大的方面:自然地理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园林主体。
1 地理环境是最基础的原因

  国土的典型景观也是园林创作的源泉。中国的地形、地理、地貌景观丰富,千山万壑、峰迴水转,所以在城市士大夫的宅院里,为了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凿池构山,创造出各种自然景致,当然各种手法也是在城市的局限环境特点所致。而日本国土为岛国,由本州、九州、四国、北海道4个大岛及一系列小岛组成,岛上丘陵起伏、植被丰富,有漫长的海岸线,海岸多为礁石,千姿百态。自然的造化造就了日本人民对自然的理解并成为日本园林艺术创作的源泉,海岛景观和丘陵景观就成为日本自然风情的内容和庭园构思的主题。

2 社会文化环境

  日本庭园(园林)以寺庙庭园为代表,宗教在日本的社会地位与中国有很大不同,宗教进入日本社会后,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与日本社会融合。这使得宗教在日本社会中占据重要的地位,从某种意义上说与西方宗教社会有相同之处,这就构成了中国园林与日本庭园差异的根本原因。

3 园林主体(也就是使用者和设计人的社会阶层不同)

  中国古典园林产生于文人文化、老庄哲学,园林的设计者和使用的主体是文人、士大夫;日本枯山水庭院的根源在于宗教,宗教大师和著名禅师则是枯山水庭院的设计人和使用者。

  总结,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庭院的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是多方面的。自然环境是基础,社会文化、宗教环境是培养的土壤,而设计者、使用者这个主体的社会层次差异是直接原因。当然,其他方面的原因也会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些影响深远的、复杂的各种力量造成了现在的这种差异合力。对这种缘由的探讨不仅对历史有很深的意义,就是对我们现在的园林设计和发展也会有积极的历史和现实作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6-9-25 23:00:28 | 只看该作者
已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