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Jon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第三站比赛的成绩分析

[复制链接]
11
发表于 2006-7-11 02:16:50 | 只看该作者
能把网名也打上就好了   否则都不知道谁是谁
12
发表于 2006-7-11 07:11:21 | 只看该作者
这次比赛参加的人数少也是一个原因,特别是B组,没有和第二轮一样的大组骑行,太累了。
13
发表于 2006-7-11 10:13:23 | 只看该作者
有一句说一句第3场路况是很不错的,但起码有半程是顶风的还有不少的侧风,就像开元说的一样,一旦被甩开就很难在跟上.当时我在老严后面大约100M太累了只能放弃
14
发表于 2006-7-11 17:56:52 | 只看该作者
同意,我看着瓜哥庆仔他们在我前面越来越远,怎么都跟不上了。一个人骑实在是太累了。
15
发表于 2006-7-12 00:45:42 | 只看该作者
看到老严的成绩实在晕倒,,,,,,骑机场时可以一路都保持38,,,,,怎么到了比赛才29?   机场一条龙,,,赛场一条虫啊?晕倒过去
16
发表于 2006-7-12 09:33:06 | 只看该作者
哈哈是老严看到你的速度怕了
17
发表于 2006-7-12 10:06:44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8楼dukeduck2006-07-11 00:39发表的“”:
我意识到所有的战术都建立在良好的基础上,最常用的战术无非就是变速,乎快乎慢,可以看到A组的AVS并不快,但是其间的频繁变速足以拖垮不少人了。滴水湖的赛道,风大,被甩之后会非常艰难。

所有的战术都需要建立在各个车手本人的 良好基础上。但最不常用的战术就是变速了 。为什吗 ?
首先,明确大组比赛(我们业余的)通常的情况是 这样的 :
1,如果有几支 车队参加的比赛,通常开始各个车队会根据实际情况,派队员领骑,把速度带起来,各个车队会互相配合(不会出现一直躲在人家后面跟风的状况),争取把一些实力较弱的车手赶到 队伍的后部 或甩掉。在高速的情况下,各个车队会根据情况,派人不断突围 ,或真或假 。 各个车队会力保自己车队的主力始终处于有利位置。
2 ,如果象 我们上海 这样 的比赛,通常是水平稍高的选手会互相配合,从始至终把速度带起来。在高速的状况下,尽量摆脱其他车手的跟随。然后,领先集团的各个车手再根据情况,摆脱其他的车手,争取胜利。这样才会出现高水平的比赛,对每个人都会有 煅练。
3。上海比赛的实际情况是:大家都想躲在别人后面,不愿领骑 。出现领骑 的车手后,没有人配合,于是大家都在慢吞吞的消磨时间。 这就是通常说的“金钩”--打死都要跟在你后面。 对付金钩 的最好办法是: 不断变速,看谁先爆缸死掉。这也是最无奈的办法。说的杀敌800,自伤1000 就是这种状况。在大组里用变速的方法,最终的结果是:领骑的人会消耗非常大的体力, 队伍会被打乱。一些车手会被甩掉。虽然领骑的人基本上属于自杀行为,但还是会使比赛变得激烈些。
4,所以,我们在上海联赛里看到的不停变速,实在是无奈的 选择。
5,第三场之所以开始就不停高速变速,是因为:1),赛道是圆形,没有过弯,无法通过过弯摆脱; 2),赛道有2/3 是逆风,路面窄,很难通过均匀高速摆脱;3)都是金钩,总要有人出来做傻子;4)看到南京车友在网上的议论,想让他们知道在上海联赛,即使跟车也不一定跟的住 的。
18
发表于 2006-7-12 12:21:54 | 只看该作者
A组比赛的结果很有意思啊,前3甲都在单飞,间隔1分钟左右。是不是后面的大组都在“金钩”啊?
19
发表于 2006-7-12 13:00:56 | 只看该作者
真正的比赛在第六圈过完 冲刺点后。第一集团7 个人,速度很慢。 herman ,allen 慢慢冲出去,我和jp 在队伍的前面,小钱和南京车友在中间,毕诚 最后。我在 控制住速度,小钱和南京车友以为 我们会追 。但当他们发现不队后,开始追,已经来不及了。这是个小战术,即使他们追,我们尾随,当追上时,我们也可以趁机 发动第二次进攻。一但有配合,2个人很难赢4 个人。他们不追,情况更坏,因为JP 是最好的冲刺手,整场比赛都在跟车,不可能最后冲刺赢他, 毕诚也是冲刺型选手,整场比赛也在跟车,等着最后冲刺。所以就出现了最终的结果。
JP 应该是和我们一起冲线的 ,时间相同,比赛的计时又搞错了。他是冲刺型 选手,永远不会单飞的。因为,只要能跟大组到终点,他就有把握赢。单飞要的是计时赛的能力 ,所以,ALLEN 跟不住HERMAN .
20
发表于 2006-7-12 13:07:46 | 只看该作者
精彩。不过为什么Allen和Herman没有一起突围,而是各自单飞了呢?合作不是可以把优势拉的更大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