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88|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日本刀的弊端(日本刀不过如此)喜欢刀的人可以看看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11-19 16:58:0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一个国家的武术与武器发展取决於那个国家的武术发展方向,中国在春秋战国时到一直到唐宋时带,都是以军事方向为主,而唐宋以後则是以民间击技为主,而日本则完全是以军事方向为主。

日本刀主要有4部份1 玉刚 2暗光花纹刚 3包刚法 4局部淬火,而其中玉刚就是高碳刚,是日本人发明的,虽然硬度高,但易脆,而暗光花纹刚与包刚法都是唐朝时连同刀的形状与双手剑派一起传过去的,因此当时的日本刀不叫武士刀,而叫唐样大刀,而日本人淬火时采用高温过火(还是低温回火我忘了,想知道自己去查)虽然可以提高硬度但易脆,日本刀的硬度为58-60,可以更高,但会使刀身容易折断,就硬度,日本刀是很精良,但就耐用度,完全是废物,其缺点有:


1寿命短 在日本战国时代时,一场战争就可以换掉一把刀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2无法修复,一但刀身有裂痕,那一把10万块的宝刀,就跟一快废铁一样,唐朝政府就是差一点被包刚法搞到破产,因此包刚法才会在中国绝迹


3像玩具一样,易坏,在明朝时,日本刀最大的克星不是刀法,而是少林寺铁棍,当倭寇遇到少林僧人时,往往都是连人带刀一起被打烂,而在八年抗战时,武士刀一遇到大刀队时,也是连人带刀被砍成两半。而武士刀之所以会硬度高,是因为武士刀的韧口很薄,易卷口,因此需要提高硬度,以增强耐用度与杀伤力,一个剑道高手,杀了100个人後,其刀与刀的碰撞次数可能不到一次,所以剑道最忌讳刃口相格,因此武士刀试刀适用死人试刀,而中国刀剑因为要面对许多重兵器,加上碰撞次数高,因此试刀时,是以刃口砍石头,以不卷刃为主,其注重的是弹性。


因此就顶级刀剑而言,我最推崇以大马士革刚加上中国花纹刚打成的刀剑,就大马士革刚与日本玉刚的优缺点,我上述言论的掺考资料都是从这边来的,所以要是我说的有问题,请去找他们吵顺带一提,目前硬度最高的刀,是西洋刀匠打的刺刀(因为短) 至於中国刀与日本剑谁好谁坏,我套用他们的一据话中国刀剑注重弹性,而日本刀剑则注重硬度,因此无法比较


而至於剑道方面,双手剑早在春秋战国就有了,其特点为,大开大合,利於战阵(去看漫画:天界无限:黄展鸣画)
,但变化不易,不适合一般民间一对一的击技,因此一直到唐朝时以门派的形式传过去後,就被淘汰了,(国术杂志:力与美:第130期)至於剑道的技巧方面,他们注重的是:在敌人砍到我前,先砍倒敌人:因此他们注重的是速度,完全攻击,并不防守,以跟敌人同归於尽的气势,一刀杀掉对方,所以他们不需要技巧,而且双手剑传到日本时,他们只学到了型式,并没学到最重要的,也就是腰的运用,因此,剑道用的是手臂肌肉的力量,而不是像中国武术,以腰部的离心力的力量,所以日本刀会那麽薄,不是技术好,而是太重他们拿不动,一把标准武士刀,重1200公克,而中国单刀则是3.5公斤,要是武士刀太重,很容易在停刀时伤手。


至於剑道与苗刀的差别,在於苗刀有用腰部的力量与反手刀,挥砍时有直劈也横扫,而武士刀则因为腰部固定不动,所以是以直劈为主,而且劈砍时,上手前推,下手微往後收,以杠杆力矩方式旋转,这时会有两个旋转中心,因此剑道的速度很快,缺点为,要砍第二刀时,要先回刀再砍,中国刀则是反手刀,因此不必回刀, 至於抗战刀法有三种说法:

1大刀王五的鬼头刀法,请去找电影:一刀倾城:里面王五那把鬼头刀厚达1公分以上


2抗战时期,中国政府除了聘请着名武术家教授中国刀法,还由从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军官传授日本式劈刺,并且研究专门对付剑道的招式


3苗刀刀法 顺带一提,日本武士刀遇到大刀队之所以会死的那麽惨,是因为日本武士刀只砍人,而大刀队则是人也砍,刀也砍,当时大刀一把重达20斤,也就是12公斤,是武士刀的十倍,武士刀根本承受不了。而且当时大刀队之狠,专砍人头,因而当时日本兵吓的还曾在钢盔上装护颈(在奇摩打:大刀队:里面一篇文章有提到,好像在十多页的样子。


日本武士刀,的确有它优秀的一面,但是这是以牺牲另一方面性能为代价的。它的材料其实就是现在金属学上的高碳钢,非常容易氧化,易于锈蚀,您看日本武士有事没事拿块白布擦来擦去的,那不是摆酷,是没办法,太容易生锈了。 【转自铁血 http://www.tiexue.net】


大马士革钢的确出色,它在中国有个名字叫作镔铁。 —— 我们要是听评书谁手使两把镔铁刀,好像不够威风,比什么亮银枪,宣花斧差劲多了。实际上要是真的镔铁,那就要称作宝刀了!日本兵带脖套是热河-长城之战时候的事情,主要是应付中国军队的夜袭 —— 他们还有一件宝贝,就是日本厚实的兜裆布,被刺刀刺中腹部的时候,能够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当时孙殿英式步枪的刺刀硬度不够,往往被这个简单的防护给挡住闲人以为与日本武士刀进行单兵格斗,最理想的武器是宋代常用的朴刀,或铁棒。斩马刀嫌长,被对方抢入空门后不易防守。日本刀就本身来说,最大的缺点是成本。而以简单的夹钢技术制作出的厚背大刀,即可完全彻底压制倭刀。类似日本刀的制作方法,在中国古代称为折铁刀,其性能不下于镔铁刀。两种材料均因为成本的关系而稀少,所以装备军队的大多是简单的夹钢刀了。


日本刀上的花纹,实际上是要轻度锈蚀后,才会显示出来的。擦拭刀专用的工具中,有很细的铁粉,就是干这个用的。


日本刀的名声,实际来自武士道文化的自我宣扬。实战中意义不象宣传的那么大。明军同倭寇战斗时兵器吃亏,是因为中国士兵大多用木柄的长矛,这种兵器适用于步兵阵大规模野战使用。而同倭寇的战斗是小规模的,类似于特种作战剿匪所以一交手是混战,普通木柄让日本刀轻易批倒。但是后来明军用沸油泡过的竹枪就占了上风,可见日本刀一般般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04-11-24 21:42:00 | 只看该作者

菜刀就可以啦,一定要“小平题”的

3
发表于 2004-11-19 19:56:00 | 只看该作者

我喜欢文章!收藏!

4
发表于 2004-11-21 21:54:00 | 只看该作者
十年倭患,很多明军将领归结为“倭刀之利”,其实倭寇当时用的是火绳枪
5
发表于 2004-11-22 11:23:00 | 只看该作者
楼主说的虽然有点道理,但是日本刀劈砍时威力惊人,确是广受承认的。日本刀用的钢是否过脆我不太清楚,但是自明代开始,日本的制刀技术就开始超越中国。中国优秀的制刀技术由于封建王朝严禁民间私藏兵器而在民间逐渐没落,反观日本,武士道盛行,民间铸刀技术更趋精进。时至今日,中国的传统制刀技术几乎完全失传,而日本则是世界上少有的继承全套制刀法的国家。曾经看过一本故宫博物院编撰中国古代历史书,其中讲道明代中国远征军赴朝鲜对抗日本侵略,很多明军用的长刀(形状类似日本刀,但是头部是尖的,戚继光用的就是这种刀)常常被倭刀拦腰斩断,凡被倭刀砍中者,也经常是一刀两断。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古代野战通常都是用长刀,并非肥厚沉重的大砍刀,一来耗费体力,机动性不佳,二来太费材料。抗战时期,国军和红军的大刀队实乃我中华落后积弱,武器落后,抗战时期正面战场的国民党军一个标准步兵师(中央军除外)常常有1/4 - 1/3的士兵缺少步枪)为了抵抗日军,不得已只能以血肉之躯与之拼命。大刀队虽然战绩赫赫,背后惨重的伤亡也是令人触目惊心的。况且侵华日军只有军官才配有倭刀,近距离几百把大砍刀下雨一样劈下来,几把倭刀和步枪刺刀是根本挡不住的。
6
 楼主| 发表于 2004-11-22 13:02:00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刀用的钢是否过脆我不太清楚"应该是肯定的,硬度增加带来的弊端就是脆!!日本的刀本人也很喜欢,但是我发表的文章是我看到比较少阐述日本刀缺点。上述文章也提到日本刀和中国的宝剑和大刀相比,不是一种属性的兵器,使用的方法和作用都不同。大家也可以探讨一下这方面的观点!!
7
发表于 2006-7-7 18:54:32 | 只看该作者
好文!
8
发表于 2006-7-7 19:20:24 | 只看该作者
从审美来看日本刀真的是太漂亮了。纤细的剑与弯弯大刀的完美结合,机动性与杀伤力的完美结合。
9
发表于 2006-7-7 22:35:32 | 只看该作者
日本刀归根到底还是观赏物
维护成本还是太高了,打架棍子最高
10
发表于 2006-7-7 22:42:20 | 只看该作者
引用第9楼idler19842006-07-07 22:35发表的“”: 日本刀归根到底还是观赏物维护成本还是太高了,打架棍子最高


打架还是板砖比较实用,射程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