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访上海第一人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0:21:28 | 只看该作者
haizi 发表于 2015-2-6 17:14
国家会展中心  一年能用几趟  政府形象工程




谢谢海子关注点评。



在场景复原中,崧泽先人用石犁耕地,用釜、灶做饭,喂猪,孩子们则在一旁嬉戏;场景的另外一边,显现的则是现今的崧泽遗址的现场,考古人员正在遗址上忙碌。观众在时空的变换中不由对考古工作者的辛勤工作产生敬意。









22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1:23:54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5-2-6 20:21
谢谢海子关注点评。




7000年前,上海地区海岸东扩,陆地抬升,开始适合人居。6000年前,属于马家浜文化的人群来到上海。他们就是上海的先民,崧泽就是他们最初的家园。令人吃惊的是,新石器后期还处于原始社会,出土文物却显示,当时已有宗教信仰和礼仪制度,出现平民和贵族,社会不再平等,文明的曙光初露熹微







出了展厅,休息并交流。







23
发表于 2015-2-6 21:31:25 | 只看该作者
24
 楼主| 发表于 2015-2-6 21:42:30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5-2-6 21:23
7000年前,上海地区海岸东扩,陆地抬升,开始适合人居。6000年前,属于马家浜文化的人群来到上海。他 ...




老祖宗第一人的头盖骨在哪儿?有没有他的复原雕像?据说有的,离这还不远——城里的青浦博物馆。走,去看看——

骑过油墩港桥,我特意下车看看油墩港两岸,我似乎看见崧泽人6000年前在河边打鱼耕作,有了他们筚路蓝缕艰苦创业,才有今天林立的楼厦喧嚣的市镇,才有今天的国际大都市……



青浦博物馆坐落崧泽广场,外形如一只展翅欲飞的蝴蝶,陈云题写了馆名



25
发表于 2015-2-6 22:24:30 | 只看该作者

26
发表于 2015-2-7 08:07:49 | 只看该作者
新闻



点评

棒!!!!!  发表于 2015-2-7 08:42
27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0:00: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5-2-7 10:04 编辑




谢谢俞队、海南老头子的关注!谢谢卓老师的升级报道!










值得一看——一座介绍真正老上海的博物馆
青浦博物馆原址在青浦城里曲水园旁城隍庙内,后迁至城东崧泽广场。从上海成陆开始,通过介绍青浦崧泽和福泉山等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精美文物,讲述了古代上海从马家浜、崧泽、良渚、马桥文化到春秋两汉那悠远而多彩的历史,要了解上海的史前模样,值得一看。
嘿嘿,一进门就有人迎面而来。那不就是上海第一人吗?古朴、年轻而又沧桑的他在这个新家热情欢迎每一个到来的访问者,介绍上海的历史。复原后的雕塑头像还是很英俊的,与专家的复原评价“不是美男”有差异,美化一点还是有必要的,形象工程么。









镇馆之宝——第一人头骨。    上海第一人落户青博,使它增色不少










出现了祭祀活动和宗教舞蹈,先人们的精神生活已是相当丰富的了





DSCF9266_副本_副本.jpg (77.06 KB, 下载次数: 0)

DSCF9266_副本_副本.jpg

DSCF9269_副本_副本.jpg (121.49 KB, 下载次数: 0)

DSCF9269_副本_副本.jpg
28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0:58:38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5-2-7 10:00
谢谢俞队、海南老头子的关注!谢谢卓老师的升级报道!




崧泽遗址实际上内有三层古文化堆积,上层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戚家墩类型文化,出土了硬陶豆、硬陶罐等等;中层为崧泽文化氏族墓地,人体平地掩埋,仰身直肢,大量陶鼎、豆、罐、石斧、锛、凿以及玉璜、琀、镯等随葬品,;下层是马家浜文化的村落遗址,上海第一人就是在下层发掘出的。
谁是老上海人真上海人?对那些以老上海人自居看不起外地人和新上海人,很不以为然,这是一种盲目狭隘可笑的优势地域感,在上海第一人面前,神马都是浮云,古今中外,人口流动是大趋势,革命不分先后,先到的未必活得滋润,第一人地下若有知,说不定也会弱弱的爆一声——其实我也是外地人,若干年前我是从湖州嘉兴一带的马家浜搬来此地的……

馆内其他场景






青浦老城墙





古青龙镇的几条鱼,越陈越鲜


青浦小说家陆士谔在1910年预言:上海将在100年后在浦东举办世博会(万国博览会),厉害呀!





青龙镇等待纳税的外商


民间医生夜间出诊






29
 楼主| 发表于 2015-2-7 13:26:42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5-2-7 10:58
崧泽遗址实际上内有三层古文化堆积,上层是春秋战国时代的戚家墩类型文化,出土了硬陶豆、硬陶罐等 ...







从博物馆出来已是12:20,进老城区吃饭,饮食步行街保安拦住了大家,不许自行车入内,大老王一句“不要一顿饭把车子吃掉”,大家齐刷刷掉头到对面的聚星老街,分散到拥挤狭窄不太卫生的小铺吃老鸭汤盖浇饭,只是视线不离宝马,免得被梁尚君借走……
青浦老街










城市改造中,老建筑努力坚守,维护自己最后的尊严和风采







有人要回月浦参加年夜饭,再看看冬日惨淡,寒风怒号,气温二三度,游兴大减,一合计便放弃了游览曲水园,一口气骑回了家。
青浦是个好地方,六千年前就有人生活劳作,随着海岸线的东移,上海长大了,繁荣了,成为近悦远来的大都会,成为各地各国人等杂居的大家庭,不能忘记祖先的艰苦创业,不能忘记他们为生存和发展做出的尝试和努力,今天我们从虹桥枢纽、国家会展中心来上海之源拜访上海第一人,从现代到远古,做了一次历史的穿越,我们会记住这次骑行活动。




30
发表于 2015-2-7 18:59:24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谢奉贤骑士的关注和支持!  发表于 2015-2-8 19:2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