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环太湖骑游记----周国清故地重游

  [复制链接]
81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7:04: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4-11-9 17:08 编辑

出了渔洋山景区,我们来到了太湖大桥,此外原来有个太湖大桥公园,可现在却荒芜了,我们在公园的石碑前拍了几张照片








上太湖大桥,目标,西山岛石公山



















82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30:13 | 只看该作者















进入了西山岛,我就右转,走缥缈峰路,沿着西山岛环岛路骑行,现在的缥缈峰路,已经修成了四车道的宽阔的柏油马路,骑行非常爽。













天公也来助阵,难得的蓝天白云,让我们的骑游,更增添了一份惬意









83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8:41:4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4-11-9 19:26 编辑

路边的景色,从此路进去,可到阴山村的小岛


缥缈峰公路绕开了这棵大树,看来这棵大树有不少的故事,可惜我们没有时间去探究





我们沿着环岛的缥缈峰路来到禹王庙,可这庙小神大,要进去拜神,还得贿赂(买门票)才行,从庙外看进去,觉得这庙也就很一般的庙而已,我们就继续前行了。








西山岛的另一番景色






湖边有人在电鱼,这种断子绝孙的行为必须受到谴责








84
发表于 2014-11-9 19:32:04 | 只看该作者
欣赏了,谢谢介绍!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4-11-9 19:35
85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19:38: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4-11-10 07:25 编辑









我们来到这名叫“苏州观音寺”的地方,这里正在大兴土木建造新的寺庙,山顶上建造了一尊高大的观音塑像。












点评

庙和菩萨肯定都是人造的呀!  发表于 2014-11-10 07:26
冠冕堂皇的人造景点  发表于 2014-11-9 20:55
86
发表于 2014-11-9 19:45:25 | 只看该作者
拖拉机1 发表于 2014-11-6 22:26
10月18日,望亭镇至苏州东山临湖镇
骑行路线:聚福路--通墅路--福东路--苏福路--光福景区--邓尉山路--银桂 ...



渔洋山就在太湖大桥边,还要80大洋,看景还不如拐个弯上西山岛上玩呢!



点评

是的,我们在门口看一看就离开了  发表于 2014-11-10 07:25
87
 楼主| 发表于 2014-11-9 20:43:5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4-11-10 20:15 编辑

此时已经是11点多了,我们就在附近的村子里找了家农家乐吃中午饭这
这太湖银鱼炒蛋,太湖的白米虾让我们食欲大开,直流口水





在这远离城市的地方,我们吃到真正的农家菜,真正的湖水鲜鱼


酱鸭




来到缥缈峰下









88
 楼主| 发表于 2014-11-10 21:5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4-11-10 22:41 编辑

来到叉路口,我们右转到石公山景区


石公山大门










从西山岛远眺东山






出西山岛的路上,我们来到了号称天下第九洞的林屋洞。林屋洞位于金庭镇(原西山镇)东北部,在林屋山西部。据《云笈七签》等道教经典记载,天下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皆仙人所居,林屋洞为第九洞天,一称“左神幽虚之天”,别称“天后别宫”。相传,古时有龙居林屋洞内,故洞体似龙,又称“龙洞”,林屋山亦称龙洞山是太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西山景区的著名景点。林屋洞景点面积为18公顷,属石灰岩地下厅式溶洞,洞内广如大厦,立石成林,顶平如屋,故称林屋。洞中路平水静,人行其中,似闲庭信步,抬头仰望,钟乳倒挂,鬼斧神工。洞中有洞,洞洞相连,时而狭窄,时而开阔,既幽且深,既曲而折,深幻莫测,扑朔迷离。洞有石室、龙床、银房、石钟、石鼓、金庭、玉柱、白芝、金沙、龙盆、隔凡门、石燕、隐泉、乳泉等石景。
林屋洞的特点是六多
一是石芽多 石芽是洞底板上突起的基石。形成石林,自成一格,在全国溶洞中独树一帜。
二是石堑多 石堑是溶洞底板上的沟槽。状若战壕。它的特点是深度大于宽度。石堑或直或曲,或长或短,深浅不一,变化多端《五行》书称石堑为地脉,它连通地下暗河,源远流长,终年不涸。明镜一般的水面倒映着巉岩峭壁,风韵别致、美意至多。
三是象形石多 在溶洞岩石底部有许多口子朝上敞开的窝穴,名叫坑臼。一个较大的坑臼连着一个较小的透洞,上部如灶台,下部是灶堂。道教把它神化了一番,叫它仙人灶
四是泉水多 林屋洞实际上是水洞,每日的出水量在300立方米左右。每天要排水,否则就无法进洞参观。洞内无形的泉眼许许多多,有形的泉眼有两个——乳泉和紫隐泉。乳泉之水白如乳汁,俗称奶奶泉。它的特点是雨季水多,激烈奔放,状如瀑布;旱季水少,轻柔徐缓,形似细线。紫隐泉水源充沛,终年不断。明朝大学士王鏊的《紫隐泉》诗曰:“洞口有深井,云浆湛虚空。我来携一罂,会与仙源通。”
五是倒影多 水随洞流,洞因水活,碧水倒影映照其间。虚实相见,妙趣横生。
六是桥梁多 洞内有平桥四座,汀步两处。桥下都是天然的沟壑,经过探测,淤泥底下还有两丈多深。考虑到安全因素,才未将液泥挖尽,所以现在只能给人以一个临波之感。





















89
发表于 2014-11-10 22:21:1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4-11-10 22:40
90
发表于 2014-11-11 06:34:49 | 只看该作者





点评

谢谢您的关注  发表于 2014-11-11 08:34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