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狼来了 于 2014-8-19 22:06 编辑
1860年,一纸不平等条约让沙俄掠走了我国乌苏里江以东从图们江口到黑龙江口4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和沿日本海所有的漫长海岸线。在那个弱国无外交的年代,仍然有一些爱国志士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奋力抗争,吴大澄是其中之一。1886年,清朝督办边务大臣、督察院左副都御使、著名金石学家吴大澄受清朝廷命令,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勘察边疆。通过现场勘察,发现根据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规定,清朝廷割让东北大片土地后这里的的边境线应在距图们江入海口20华里的地方。但1861年立界碑时俄国却擅自立在了距图们江口45华里的沙草峰上。于是吴向沙俄拒理力争,沙俄方同意将界牌南移15华里,也就是移至现在所处的位置。吴大澄凛然的抗争,最终为国家争回了黑顶子(今敬信镇)地方和中国在图们江俄朝国界段的出海航行权,这就是土字牌的来历。1993年,中俄重新划定中俄东段边界,在距土字牌135.6 米,离俄朝贸易大桥511.9 米处,设立了423 界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