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老悟摄影设计 于 2014-8-7 16:28 编辑
帖子言之有理。保健重在平衡,量入为出,适时适度。但应因人而异,有人昼息 夜劳 ,反常规,也能平衡,或许迫不得已吧。启发的是,生命的意义重在质量和有益,延长寿命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件好事,但有时,生不如死,那真是过年不如今日了。有的人反其道而行之,压缩生命。黄帝内经中岐伯说:女子,五七(35岁),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丈夫, 五八,肾气衰,发堕齿槁。。。说明人生脆弱如草木,终有盛衰的过程。欲三十而立当发奋骑行也不为过。当然如果百岁而有子,不亦乐乎。鲁迅将生命压缩至55岁,于烟雾缭绕中,诞出众多生动形象。国学大师王国维50岁投水颐和园,清华立碑《海宁王静安先生纪念碑》彰显才迹,非人能比。梁启超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56岁病死。或许这是以偏概全例子了。呵呵,当然应该向伟人学习,老当益壮,活到老学到老,乐到老。呵呵,言之不当,全当我梦呓乱语。
另外的一个启发是,宣扬中医,开发仪器,相辅相成,到是可资借鉴的生财门道,呵呵。![](static/image/smiley/default/p_smile.gif)
总之,头帖对骑车人还是大有裨益的。![](static/image/smiley/default/p_smile.gi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