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额尔古纳河到鸭绿江—— 骑行在大美北疆

    [复制链接]
431
发表于 2014-9-6 23:37: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锦河 于 2014-9-6 23:46 编辑

骑游骑游骑骑游游,走过路过不要错过《16》饶河.珍宝岛.虎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c1Mzc5ODM2.html
432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09:04:24 | 只看该作者
锦河 发表于 2014-9-6 23:37
骑游骑游骑骑游游,走过路过不要错过《16》饶河.珍宝岛.虎头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zc1Mzc5ODM2 ...




谢谢锦河的视频制作。




老听说当地人口中“管局,管局”的,它的正式名称叫农垦牡丹江管理局,是省农垦总局下属的九个管理局之一。这管局有“七个一”的特色——47年诞生国垦第一场——宁安农场;王震将军在第一个军垦农场——八五○农场亲自点燃第一把荒火;王震将军在北大营发出了向荒原进军的第一声号令;垦区第一所大学——八一农垦大学在裴德镇建成;印发垦区第一张报纸《农垦报》,成立北大荒第一个文工团;垦区以稻治涝第一水稻大场——八五六农场;第一个国际旅游名镇在海林农场……我们晚上住宿的家庭旅社就是以前农大校舍,锦河同志曾被推荐农大,后因故未去,时过40年住在这屋里,这一个晚上他应是心起波澜百感交集吧。












IMG_0419_副本.jpg (70.9 KB, 下载次数: 14)

IMG_0419_副本.jpg
433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0:0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9-7 10:25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4-9-7 09:04
谢谢锦河的视频制作。




D55   7月11日      雷阵雨         裴德——八五五场部    无名乡道  七密公路       40公里

今天是出发第五十五天,是到老曹的第二故乡八五五农场的日子。为了这一次返乡之旅,这一两年他不知多少次梦中奔波心鹜神驰。骑车返乡探亲,一路上就是一个念头,过了黑河,连玩的心思也没有了,满脑子的八五五农场。是的,快到家了,家乡的山山水水,亲朋好友早就在等着他,等的等的就是这一天,叫他如何不兴奋。


早晨的市场。      菜场、早点铺、小商品、水果摊、展销会……都集中到一个广场,晨练的、买菜的、吃早点的、聊天的……很是热闹。  生活在农场中,感到农场是一个独立小社会,机构完备,功能齐全,当地人已经把自己的生活生命家庭事业都深深融入农场之中,这已成为一种很独特的地域风光,黑龙江风光!





管局北面的裴德山





青年水库     当年王震组织开发的水利工程,又叫将军湖
























DSCF8456_副本.jpg (31.88 KB, 下载次数: 15)

DSCF8456_副本.jpg

DSCF8460.jpg (248.87 KB, 下载次数: 10)

DSCF8460.jpg
434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0:37: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9-7 11:35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4-9-7 10:05
D55   7月11日   阴   雷阵雨         裴德——八五五场部    无名乡道  七密公路       40公里

今天 ...


北大荒书法长廊       将军湖旁的景点,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书法爱好者近悦远来






















DSCF8486_副本.jpg (140.76 KB, 下载次数: 12)

DSCF8486_副本.jpg
435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1:49:21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7 10:37
北大荒书法长廊       将军湖旁的景点,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书法爱好者近悦远来



七密公路上,大雨滂沱,孵小鸡式躲雨,农场的朋友派车来迎,在农场肥牛餐馆火锅接风驱寒。








述衷情。晚间的聚会,东北特色,大口喝酒,大口吃肉,畅叙以往的趣事、友情,农场的发展变化。语言不足,歌声表达。唱的全是北大荒我的家,这位带来机器伴唱,慷慨激昂;那位附身耳语,如吟如歌……唱者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听者和之颔之击之踏之,依我看,知青情结,黑土地情结,深深融入他们的意识、他们的血液中。
开发建设北大荒,是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47年,一批荣复军人来到北大荒,创建了宁安、赵光等第一批国营农场,拉开了北大荒开发建设的序幕。1958年,王震率10万复转官兵挺进北大荒,掀起了大规模开发建设的高潮。之后,由支边青年、大专院校毕业生和城市知青组成的百万大军相继投身垦区开发建设,在亘古荒原上创造了人类垦殖史上的奇迹。当地人口中最忘不掉的两种人就是是十万转业军人和百万知青,特别是知青,点燃了科技文化的光亮、带来了城市文明,带来了新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文化资源、人生价值,迅速改变地区的闭塞环境,极大加快这一地区的现代化进程,这是每一个北大荒人感同身受、终身难忘的……










436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4:01:58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7 11:49
七密公路上,大雨滂沱,孵小鸡式躲雨,农场的朋友派车来迎,在农场肥牛餐馆火锅接风驱寒。




D56   7月12日    雷阵雨  855场部  与场部骑游队环场骑行10公里
八五五场部也有一只骑游队,以中学骑游队为骨干,艳丽的服装,亮骚的新车,喷发的活力,城区、郊外旋风般闪电般呼啸而过,八五五的风景线。我们早就相约在八五五,共同切磋交流。
搞大了!       学校门口挂起了欢迎横幅。队员们早就三三两两聚在一起。









摄影师高高在上

留下难忘的镜头



婚车通过也添了些喜气



绕场部骑游












场部分管领导也来了




老曹在八五五拥有更多的粉丝



绽放的青春


437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4:18:20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7 14:01
D56   7月12日  阴  雷阵雨  855场部  与场部骑游队环场骑行10公里  八五五场部也有一只骑游队,以中 ...




平民婚事也用上了礼炮







忘不了昨天雨后吃的肥牛火锅





老曹与荒友老廖技痒玩一把







八五五街头花园



晚间再好好聊聊


左二是骑游队队长王校长,右二骑游骨干张老师




锦河与张老师聊得正欢





海子向王校长介绍途中见闻




荒友与故乡人





438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4:38:10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9-7 14:18
平民婚事也用上了礼炮



D57   7月13日   阴有小雨  老曹走亲访友,其余人继续场部休息参观
约好今天参观八五五场部学校,打乒乓羽毛球

学校有很气派的室内球馆,还配备了乒乓球发球机






海子向骑友介绍各种修车工具的使用


439
发表于 2014-9-7 15:27:01 | 只看该作者

440
 楼主| 发表于 2014-9-7 17:35:11 | 只看该作者
雪莲 发表于 2014-9-7 15:27




谢谢雪莲关注。



在同农场人的交谈中了解到,八五五场部所在地叫金沙镇,邮局、银行、宾馆商场、医院、学校、公安……一样不少,初具小城镇规模,农场职工是居民的主要构成。知青在农场的各部门、各层次、各岗位都发挥巨大作用,以致在大返城冲击下,管理岗位、业务岗位几近瘫痪,连长走了,会计走了、指导员走了、老师走了……不管怎样,北大荒人忘不掉知青,知青也一批批一年年的回来从不间断。一有知青回来,老领导、老职工、老邻居都会一波波过来。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就是故乡情啊。







D58   7月14日    阵雨  855场部——密山   X014 七密公路 优质水泥路        38公里
八五五整整三天,该看的该吃的该玩的,这下该骑了。场部骑游队张老师一直送到七密公路口,惺惺相惜依依作别。
密山住下,下午包车游密山口岸、兴凯湖景区。
 国门端庄简朴,是一类陆路客货口岸,口岸与当壁镇对应俄口岸卡缅雷博洛夫镇,兴凯湖为中俄界湖。历史上当壁是中俄民间贸易的重要通道。来过一次的老曹带我们从旁绕到后面小门处,又是铁将军,进不去看小桥,这桥叫白棱河桥。跑到前面看看。


远处白棱河桥石碑旁是座十米宽小桥,有介绍——




这座界河上的小桥,是当时中苏两国边防部队为方便会晤建造的,桥的中方一侧是有护栏的铁桥,对方是无护栏的石板桥,在桥中心双方交界处断开了10厘米左右的缝隙即国界线。
密山口岸开通后,为方便双方贸易往来,中国修建了永久性公路界桥,原来的界桥就废弃了,中方这边在桥头架设了栏杆,而俄罗斯那边直接把石板掀到了河里,反正那边也没有护栏,至此白棱河桥就断开了,成了个半边桥,惟其小,白棱河桥收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的世界最小国界桥。


一对中年游客在即将出关的俄方集卡前留影,也算到此一游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