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狼来了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寻根问祖广富林——浦兴队骑游松江区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02:11 | 只看该作者
广富林的沿革
         松江地区的史志上,最早的一本《云间志》编成于南宋绍熙年间1190-1194,没有提到广富林这个地名,只提到集贤乡。到了元代,史料上出现了广富林的名称,见于元·杨维桢《干山志》(干山!即天马山)。明代正德年间顾清编的《松江府志》在《卷之九·乡保》记载华亭县下辖的集贤乡管辖38-40三个保;在《卷之九·镇市》中,记载“广富林市,在38保”,说明正德时,广富林已是“市”。到了清代,广富林已成镇。《(嘉庆)松江府志·卷二·疆域志·镇市》记载“广富林,在38保,一名皇甫林”。进入民国,广富林属青浦县陈广辰区即陈坊桥镇、广富林镇和辰山镇。现属松江区方松街道。


5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05:18 | 只看该作者
广富林古文化脉络
        随着广富林古文化遗址的深入挖掘,为我们展示了松江北部古文化脉络:约5000年前的良渚时期-4000年前广富林文化(龙山文化亚型,即唐虞时期)-春秋战国至汉代-宋元时期。

53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09:39 | 只看该作者
南方的龙山文化
          广富林遗址如今在松江新城区的方松街道,北面离佘山约4公里。广富林遗址是当地村民在1958年开河时最早发现的。它的位置在广富林村北、施家浜河道的本身以及两岸。当时村民挖到古代文物后,1961年市文管会考古部组织专家开始试探性挖掘,时间不到一个月,但遗址下层出土的文物被认为是典型的良渚文化,确定此地为新石器―东周遗址,与历史传说相吻合。

54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11:50 | 只看该作者
1977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公布广富林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55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20:19 | 只看该作者

        广富林遗址第二次发掘是1999年底至2000年初,发掘面积349平方米,从中发现了汉朝的大型建筑构件,这次发掘的收获,除了大量的先人遗物,还发现这里有可能曾是上海最早的城镇。

56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24:07 | 只看该作者
         第三次发掘在2000年底就开始了,发掘面积扩大到了500平方米。从考古学意义上来说,“收获极其丰富”。出土了经鉴定属于龙山文化类型的器物,留下了上海的先民同中原的移民一起生活的印记。

57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28:22 | 只看该作者
        在第三次广富林遗址发掘现场,看见一根根已经发黑的圆柱体,一位来自西安的挖掘者介绍,这是房子的桩头。负责现场发掘的一位副研究员之后说:收获最大的发现是数十根木桩,大批的陶器和保存完好的动植物的遗存,这在考古上是十分罕见的。

点评

客气了  发表于 2014-6-18 20:57
看到在水面上的房顶,连想到,随着历史的迈进,广富林的建筑慢慢的沉入水中,是历史造就了文化遗址。 分享了狼兄的美图,谢谢。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6-16 17:35
58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30:49 | 只看该作者
        另外,这次在遗址的北部湖边有一个和以往不同的发现是,挖到了4000年以前属于我们上海先民自己的东西,这就是广富林文化墓葬,这是最新发现。

59
 楼主| 发表于 2014-6-16 17:34:39 | 只看该作者
        在遗址西北部发现了5座保存有人骨的广富林文化墓葬,这5座墓葬空间间隔大,头部朝向不一样,有东北、东南和西等多种不同朝向,这些现象与规划严谨、葬俗统一的本地区良渚文化墓葬差异明显,表明广富林文化墓地缺少统一规划。这是目前发现的广富林遗址唯一的一处墓地,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

60
发表于 2014-6-16 17:35:35 | 只看该作者
狼来了 发表于 2014-6-16 17:28
在第三次广富林遗址发掘现场,看见一根根已经发黑的圆柱体,一位来自西安的挖掘者介绍,这是房子的 ...

看到在水面上的房顶,连想到,随着历史的迈进,广富林的建筑慢慢的沉入水中,是历史造就了文化遗址。
分享了狼兄的美图,谢谢。

点评

谢谢静思的支持,美图就客气了  发表于 2014-6-19 19:0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