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蜥蜴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平湖莫氏庄园

  [复制链接]
31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4:17:05 | 只看该作者
景点特色

    为了修建这座庄园,莫氏几乎将江南建筑装饰的精华都搬了进来。砖雕艺术集中在仪门。这有一座工艺精巧的水磨砖雕门楼,门罩上刻有蓝色阳文字碑“金缕垂基”。字碑左右分别雕刻三国人物故事“桃园三结义”和“关羽挂印封金”;字碑上方刻着八仙手中八件宝器:扇子、葫芦、宝剑、渔鼓、花篮、阴阳板、笛子、荷花,表达着神仙降临、喜庆吉祥的企盼。字碑下方雕着“鲤鱼跳龙门”,流露的也是传统扬名立万、光宗耀祖的心愿。木雕艺术更是触目可及,门窗、栏杆、挂落等,既是建筑构件,本身也是一道艺术与人文的风景。如正厅20扇高一丈有余的落地长窗,上半部楼窗做出透空的连绵不断的万字纹,寓意万德吉祥、万福万寿不断头;下半部夹堂和裙板上则刻着蝙蝠、寿字、牡丹,寓意福、寿、富贵。人间福气,在一扇窗里就要把它占尽了。就连屋顶,也要着意渲染,屋脊上的龙吻、双狮戏球、龙凤呈祥、仙人指路、刘海戏蟾、狮马神兽等等,千姿百态,把屋顶也变成了画廊。
    炫耀家族权势和豪富的还有贵重的家具陈设。各种桌、椅、橱、柜、床等皆用红木所制,精雕细刻,庄重典雅。正厅的八仙桌、太师椅和各式茶几、供桌等更是用寸木寸金的紫檀精制而成,呈现出一派无言的奢华。莫氏正处时代更替之际,古老的社会已裂开了一道缝隙,被西洋的风吹进。从莫氏三代居室陈设的微妙变化里,即可看到这种时代的演进。莫放梅居室里是一色的传统家具,到了儿孙那儿,留声机、铜床以及番莲装饰等已慢慢渗透了进来,西洋因素越来越强烈,越来越明显。尤其让人觉得新奇的是,有间卧室窗门的门框里凿出槽口,安装从外国进口的纱窗。纱窗不用时,全部插进槽口,藏在里面,以保证光照与空气流通,且可观赏窗外花园景致。纱窗用时,就从槽口拉出,阻隔蚊蝇炎日。
    虽然西风渐进,但传统力量依然顽固,尤其是对女子的束缚上。正厅对上二楼卧室右侧板壁上开出一方博古架,若不是导游介绍,你很容易忽略,也不会想到,这方博古架竟是妇女的窥视孔。旧时男女内外有别,妇女不得登大雅之堂,但好奇之心人皆有之,一边要维护礼制,一边要满足好奇,折衷之后,就产生了这方雅致稳妥、不易被人察觉的窥视孔。
    莫氏身份的多重和复杂也在建筑上打下了烙印。他们是大地主,拥有千亩良田,为了防止农民抗租生事,安设了一架电话以沟通内外。当地1917年通电,莫氏1918年就装了电话。他们也是大商人,经营多种产业。庄园的地上,至今还铺着他们当年经营的地砖。大富了还需大贵,中国的富与贵,总是有着太多的牵连。莫放梅在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花巨资买了个三品官衔,于是门厅里有了一套“肃静”、“回避”等的仪仗执事,轿厅里则有了绿呢官轿。要富贵得有品位,还需风雅,于是他们又成了文人雅士。据《平湖县续志人物传》记载:“莫兆熊,字放梅,又号公复。幼嗜学。作书得赵鸥波神髓,画兰入徐文长堂奥,博收名人书画。学琴于北溪戈云庄先生,深得其秘旨。又精篆刻。旁及岐黄、堪舆之学,靡所不通。著有云浦草堂诗存。”放梅子孙,亦擅琴棋书画。因此书房就成了园中的着力点与亮点。书房在西轴线上按纵深方向辟为两间,其间由横跨开间的几何形门空式博古架隔开,两两相望,隔而不断,若即若离,情致盎然。前间摆书柜屏榻,兼有书案文几,上置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及水盂笔筒印章等一应用具。后间临窗设一琴桌,居中布置红木桌、椅、几,乃文朋诗友、骚人墨客邀集之所。书房又南衔前花园,北靠后花园,一年四季,鸟语花香,木石传趣,在此极目诗书,弈棋操琴,谈天说地,不亦乐乎!而园内各厅各房里满眼的书画古董,更把一份浓浓的书香四处弥散开来。

32
 楼主| 发表于 2014-6-11 14:20:5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蜥蜴 于 2014-6-11 14:21 编辑

景区评价


    莫氏庄园以其完整的建筑、典型的风格、丰富的实物,享誉中外,为世人所瞩目。诚如古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所言:平湖莫氏庄园具有江南民居特色,小巧玲珑,布局紧凑。这在江南,乃至全国也屈指可数。
    一座民宅能拍出《红楼梦》《聊斋》《家春秋》《原野》等近两百部电影、电视剧;一座形状与其他江南看似很普通的庄园,竟有着“中华民居一绝”“江南第一大庄园”和“江南故宫”等之誉,平湖莫氏庄园本身的历史文化沉淀,以及建筑艺术和科学工艺外,有着许多鲜明的民族特色和超凡脱俗的艺术内涵。


全部完,谢谢各位观赏   










33
发表于 2014-6-11 19:30:30 | 只看该作者

34
发表于 2014-6-13 08:51:20 | 只看该作者
蜥蜴介绍的很详细,可作为日后骑行的参考。
35
发表于 2014-6-14 19:35:41 | 只看该作者
庄园好气派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