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年仅20岁的志愿军飞行员韩德彩驾驶米格-15,将号称美国空军“双料王牌飞行员”的哈罗德·费席尔击落,成就中国空军史上的一段传奇。1997年费席尔随美国飞虎队旅行团来华访问,40多年前的空战对手一笑泯恩仇。此后费席尔曾多次看望韩德彩,并请美国一个画家精心绘制,将当年自己被韩德彩击落的场景重新复原。为了还原真实场景,费席尔还请韩德彩把自己的肖像照寄过去,以求逼真。韩德彩在得知上海要建立志愿军纪念馆后,便将这幅记载了极具意义的礼物交付纪念馆保管。 由于抗美援朝战争作战地域广、战线长,牺牲的18.3万志愿军烈士大部分都是就地掩埋,战后也不可能集中安葬到烈士陵园。因此,除了一些遗体被运回国的战斗英雄和团级以上干部,更多英烈遗骸分散朝鲜各地。纪念馆执行馆长徐渭岳决定,在永福园建造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广场,为抗美援朝战争的烈士提供免费的花坛葬、草坪葬和壁葬,根据老人荣膺的战功对墓葬给予优惠,并邀请志愿军烈士的后人送来遗物落葬纪念。目前已有27位抗美援朝老战士长眠志愿军纪念广场。按照级别,其中有些将军原本可以选择安葬到龙华烈士陵园,却还是执意入土此处,与志愿军战友一同“荣归故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