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江南江北七日游

  [复制链接]
91
发表于 2014-4-7 21:05:51 | 只看该作者
再发相片


















CIMG1539.JPG (276.05 KB, 下载次数: 17)

CIMG1539.JPG
92
发表于 2014-4-8 08:32:38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4-6 17:07
大作谈不上,骑车游玩的一点体会罢了。谢谢你的关注!

老年朋友们,加油吧,到大自然去体验人生的无限乐趣。

点评

谢谢麒麟轩关注。 绿杨城郭是扬州——绿杨旅社 这次来扬州,还有个夙愿——去看看扬州百年老字号的绿杨旅社,前几次来扬州,不是没找到,就是时间仓促来不及看。从何园出来沿广陵路向西,几经询问,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8 21:44
93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21:44:34 | 只看该作者
麒麟轩 发表于 2014-4-8 08:32
老年朋友们,加油吧,到大自然去体验人生的无限乐趣。



谢谢麒麟轩关注。



绿杨城郭是扬州——绿杨旅社            这次来扬州,还有个夙愿——去看看扬州百年老字号的绿杨旅社,前几次来扬州,不是没找到,就是时间仓促来不及看。从何园出来沿广陵路向西,几经询问,终于在国庆路找到那个巷子——新胜街,一条极普通的小巷。





扬州百年老字号的绿杨旅社。约建于清末民初,来往于扬州的达官名流无不下榻于此,
二十年代恽代英、肖楚女住过,三四十年代蒋介石、孙科、孔祥熙、陈 毅、邓颖超,还有文学艺术界的郁达夫、周作人、王少堂、李仲南、易君左、言慧珠、舒适、尚小云等人都在这里住过。
清代诗人王渔洋有“绿杨城郭是扬州”著名诗句,生动形象地描写了扬州美景,因此常被文人墨客所引用,甚至“绿杨”成了扬州的代名词。绿杨旅社主人取“绿杨”二字为旅社之名,把旅社诗化了。




在窄窄的小胡同里须仰视才能看全三层高的旅社门脸的全貌,中西合璧的样子,一切以绿色为基调,大门在中间,高高的,绿色的门檐门柱,旅社里边是四边合围的天井,上通天下通地,通天的是舞池,悬在半空的西洋吊灯,绿皮沙发,墙壁、厅柱也是绿的,两侧有木质扶梯拾级而上,窄窄的陡陡的,每层走廊呈回字形,均为木结构。二三层楼临门脸儿街的客房都有小凉台,围以绿色铁栏杆,可凭栏俯瞰小巷。一切全如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景象。年纪大的海外客特地来住旅馆,他们要找回曾经有过的辉煌和浪漫,年轻人跑来东摸摸西瞅瞅,一看便知是文艺青年。置身旅社,阴暗、冷清、老式,标房还要240,除了怀旧,剩下一些阴森恐怖了,想来住客不多,对参观客只开放底层大厅。








DSCF5635.JPG (89.7 KB, 下载次数: 11)

DSCF5635.JPG

DSCF5642.JPG (48.64 KB, 下载次数: 12)

DSCF5642.JPG

点评

我们住的扬州旅社,老板换了,设备升级,价钱也升级,单人间40元人 尝点扬州菜肴——大煮干丝、狮子头、什锦砂锅、香菇青菜,上菜太慢,狮子头早吃完,青菜刚刚上 扬州浴室体验水包皮 浴室也在住所附近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8 22:29
94
 楼主| 发表于 2014-4-8 22:29:4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4-9 22:03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4-4-8 21:44
谢谢麒麟轩关注。


我们住的扬州旅社,老板换了,设备升级,价钱也升级,单人间40元人



尝点扬州菜肴——大煮干丝、狮子头、什锦砂锅、香菇青菜,上菜太慢,狮子头早吃完,青菜刚刚上





扬州浴室体验水包皮     浴室也在住所附近一条小巷



这是老字号扬州浴室外貌



也是老字号文物保护单位

3人小包房每人12元含浴资
大池水烫的不能下人,擦背服务人多的要排队,小包房客人竟不要按摩扦脚等等服务,电视也开不开了,服务员一遍又一遍的来擦擦这里摆摆哪里,逐客啦——



95
发表于 2014-4-9 08:19:01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4-8 22:29
我们住的扬州旅社,老板换了,设备升级,价钱也升级,单人间40元人

单人间40元也算是很不错的价格了

点评

是的,在扬州老城区这价格算便宜的,我们入住时已无房,老板娘安排下午要离店的房间,刚落实又一老顾客到,老板娘只好把自己的房间让出,自己去找别人睡。谢谢关注! 在扬州,象苏唱街集中寓居苏昆艺人、新胜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19:44
96
发表于 2014-4-9 19:40:23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4-4-8 22:29
我们住的扬州旅社,老板换了,设备升级,价钱也升级,单人间40元人

好文采,长知识,不能不看,不能不顶。

点评

卓老师回来啦!谢谢你的关注和鼓励! 富春茶社本来并不是茶馆,而是一家“花局”。清代末年,古城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遗风依然盛行,光绪年有人租赁得胜桥巷内的十几间民房和几分空地,创设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20:00
97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19:44: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4-9 19:45 编辑
麒麟轩 发表于 2014-4-9 08:19
单人间40元也算是很不错的价格了

是的,在扬州老城区这价格算便宜的,我们入住时已无房,老板娘安排下午要离店的房间,刚落实又一老顾客到,老板娘只好把自己的房间让出,自己去找别人睡。谢谢关注!




在扬州,象苏唱街集中寓居苏昆艺人、新胜街珠翠首饰铺栉比,类似的特色街数不胜数,散布在老城区密如珠蛛网般的街区中,扬州人把这些连同老城区完整保存下来,看似破败,却是原汁原味,保留就是最大的保护,比其他地方大拆大建劳民伤财要高明得多。
D6   3月30日     晴转多云     上午继续游览扬州,中午离扬   扬州——高港——泰兴——靖江——江阴         125 公里
继续体味扬州生活,昨夜水包皮(泡澡),今早皮包水(吃早茶),6点半赶往旅社不远的国庆路上一条小巷里的富春茶社。


98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20:00: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4-4-9 20:04 编辑
zyp1309 发表于 2014-4-9 19:40
好文采,长知识,不能不看,不能不顶。

卓老师回来啦!谢谢你的关注和鼓励!



富春茶社本来并不是茶馆,而是一家“花局”。清代末年,古城扬州“千家养女先教曲,十里栽花算种田”的遗风依然盛行,光绪年有人租赁得胜桥巷内的十几间民房和几分空地,创设了“富春花局”,栽培四季花卉,创作各式盆景应市。又有人在此开设茶馆,盐商士绅与文人名流,常常来此赏花、品茗、弈棋、吟诗,非常热闹,为迎合客人们的需要,除供应茶水外,又请来了高手师傅,雇用了堂倌、伙计,增加供应包子、点心,生意十分兴隆。茶客中包括了扬州城中的各种人,按照不同身份分处就座,于是渐渐地在茶馆里形成了几个堂口——地方上有权有势有名的进“乡贤祠”,读书人进“大成殿”,盐商、钱庄客人,老板、管事和职员们进“土地庙”,下等人士进“义冢地”,则是鄙视与取笑的称呼,“义冢”者,无主之坟也。各色人等,各得其所,互不相扰,倒也相安无事。



外卖顾客在装袋



茶社历经百余年,其间不断创新开拓、精益求精,已形成了一批响誉海内外的名菜名点,堪称淮扬菜系的正本清源之地。我们无时间在此慢磨细泡,就买了个35元套餐取其概要。


第一道点心加蟹汤包:馅心原料鲜猪肉、虾肉、蟹黄、鲜贝……。这个小小蒸屉是为汤包量身定制的,用管子吸。老扬州人指导食汤包秘诀:“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皮太薄汁太多,我与偏锋吃完小碟底全是汤汁,锦河水平高,一滴不洒。吸出的汁水自然其鲜无比,至今还在咽口水。第二道三笼屉6种点心一起上,不管哪桌,几位,程序都是一样
富春名点五丁包、海鲜饺,蟹黄包,远近闻名,大部分食客都是来吃名气,总体上味道特色也就讲不出个子丑寅卯。





出茶馆一路上一批批游客在导游小旗带领下涌向小巷,来得晚排不上队占不到位,六点半得悠悠




IMG_9301.JPG (80.61 KB, 下载次数: 11)

IMG_9301.JPG

IMG_9300.JPG (85.69 KB, 下载次数: 10)

IMG_9300.JPG

IMG_9299.JPG (54 KB, 下载次数: 9)

IMG_9299.JPG
99
发表于 2014-4-9 20:04:41 | 只看该作者


扬州瘦西湖


点评

花窗中的瘦西湖更显风姿! 早饭后沿国庆路向北继续游玩。 东圈门,专门为盐运衙署而建的城楼城门 东关街 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一头接着大运河,一头通向古城区腹地。 千年的积淀留下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4-9 21:44
100
 楼主| 发表于 2014-4-9 21:44:45 | 只看该作者
xuxuxu88 发表于 2014-4-9 20:04
扬州瘦西湖

花窗中的瘦西湖更显风姿!




早饭后沿国庆路向北继续游玩。
东圈门,专门为盐运衙署而建的城楼城门






东关街



扬州城里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条历史老街,一头接着大运河,一头通向古城区腹地。  千年的积淀留下丰厚的历史遗存和人文古迹,是大运河沿线城市中保存最为完好的商业古街。老字号商家有四美酱园、谢馥春香粉店、乾大昌纸店、张洪兴当铺、四流春茶社、周广兴帽子店等等。
街南书屋门卫一席话    我们在小巷探头探脑,一位年轻的门卫主动上来搭话,介绍起扬州的历史,讲起鉴真和尚,说日本的文化源自鉴真东渡,日人至今深深感恩鉴真,一批一批来扬州祭拜他,爱屋及乌,扬州在战争中遭受破坏是最少的。临告别还不忘关照一声——记得要去平山堂看看呀






























IMG_9306.JPG (81.54 KB, 下载次数: 11)

IMG_9306.JPG

IMG_9325.JPG (154.31 KB, 下载次数: 12)

IMG_932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