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花 野花 菜花

  [复制链接]
261
 楼主| 发表于 2014-8-11 20:25:07 | 只看该作者
大马 发表于 2014-8-11 16:27
今年花季有点乱。春华秋发,也有秋华夏发。

上周已见枝头木芙蓉

乱花知凶吉,云南地震啦。
262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14:2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悟摄影设计 于 2014-8-12 14:48 编辑

一直 想总结一下自己做平面设计的经验,懒于动笔,不了了之。空来瞎写如下,请同行赐教。
平面设计与其他二维艺术关系相近,原理应该是一样的,比如摄影等门类,大概区别于表现手法。抛砖引玉,投石问路,供大家参考。


论平面之术
果腹而欲淫,图以为望,绘以达念,象现未然,意于平面。
二维平面,术施其内,施载天地,施载生灵,乃万物重生。
术有拙巧,绘之循规,物重生,欲念合。描不意达,万物凋敝,欲念悖。
何以为规,二维以内,置色,置形,宜所,万物重生,达而成规。是以,色、形、位,之为术之三要。三要合,规矩合,术施意现,万物再生。此平面之术也。


色要
色含三要,相类,明暗,纯浊。黄、红、蓝三原相。黄红为橙,蓝红为紫,黃蓝为绿,名间色(相)。三间、四间。。。,名二次间色(相)。
原色最纯,间色次之。间多趋浊。
明暗两枝。原色一支,间色一支。原色天然明暗,间色混然暗淡。间色,融暗则暗,兼明则明。
色之三要,自可调情。丝毫差异,情种万象。


形要
形变不出三要,点、线、面。
点。视之不清,聚而无形,动无所向,说文指点,黑也。近观如山,远视飞沙,大小能变,相对而言。穹宇之中,日月为点。聚而无形,无动于衷。
线。点行遗迹,春蚕吐丝,动有所向,说文线缕,虚实相注,疏解一也。线,宽窄无限,逊于长短,视而有向,扶而有情,曲直多变。直刚刚,曲柔柔,女柔男刚尔,
面。。。。。老悟

263
发表于 2014-8-12 15:41:19 | 只看该作者


264
发表于 2014-8-12 19:51:52 | 只看该作者
老悟摄影设计 发表于 2014-8-12 14:28
一直 想总结一下自己做平面设计的经验,懒于动笔,不了了之。空来瞎写如下,请同行赐教。
平面设计与 ...

慢慢嚼

点评

能为大马所咀嚼,实为三生有幸,但愿不是嚼蜡。我是盲人摸象,瞎讲八讲,不要见笑。因为我正在学习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尝试用文言作文,我觉得这样写文章可以不要长篇大论,少点啰嗦。自己也搞不太清楚现代汉语语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2 22:05
265
 楼主| 发表于 2014-8-12 22:05:37 | 只看该作者
大马 发表于 2014-8-12 19:51
慢慢嚼

能为大马所咀嚼,实为三生有幸,但愿不是嚼蜡。我是盲人摸象,瞎讲八讲,不要见笑。因为我正在学习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尝试用文言作文,我觉得这样写文章可以不要长篇大论,少点啰嗦。自己也搞不太清楚现代汉语语法,也可以自己忽悠自己。同时学文言,词赋,是想入写诗之门。诗画相辅,画才更觉有味。才对古文更感兴趣,言简意赅。前段时间才上了几段顺口溜,我自己也没搞清楚那算不算诗。我只知道押韵,平仄声韵一起押上,呵呵。也实在是自得其乐,拿出来则贻笑大方。这年龄,面皮也厚了,怕什么呢。也巧,不久前,我接到一个为人电脑排版文章的事情,稿件是民国时期的教育家谭正璧先生之子转来的,知道我想学诗,老人家还特意转送我一本王力的2014再版的《诗词格律》和《诗韵新编》两本书。我才又重拾旧好,看了一半,过去看过王力的旧版本,也似懂非懂。我自知,五十多岁的人了,不知四书五经,更不知古籍经典,我连红楼梦都没有读过,若从文学角度衡量,可谓自惭形秽,一废人。只能说是出于爱好吧。梁启超介绍过不下一百种古籍经典为国人必读,否则难称中国人。可想而知,我即不是废人,也是残人了,药不可救。现在学来,很累,眼过就忘。当然还是要学到老,乐到老,何况文字游戏的确很诱人。我自觉做平面设计还有点经验,尽管现在不再做了,还想总结一下,终有词不达意的地方,对文言句式一知半解,全当笑料吧,呵呵。还请多加指点,见笑见笑。
266
发表于 2014-8-12 22:39:03 | 只看该作者
老悟摄影设计 发表于 2014-8-12 22:05
能为大马所咀嚼,实为三生有幸,但愿不是嚼蜡。我是盲人摸象,瞎讲八讲,不要见笑。因为我正在学习中学课 ...

有空去文庙兜兜。买一套王力编辑的古代汉语,再弄套古文观止。
古代汉语是用现代汉语来诠释的,所以现代汉语也弄一套看看。这些书文庙里容易淘到,价格也不会很贵因为现在看这些书的人少了。
00年时文庙淘书,周六还是周日记不清了,花两块钱门票就可以入内淘书。蛮有劲的
现在文庙的书市不知道还开吗?先网上查查

点评

我现在基本不买书了,那总要开销,书多了,不常用,还容易发霉。若是工具书到可以买来,用着方便。我都是从上图借阅,然后相机翻拍入电脑。上图办证现在免费,押上1千元,很多贵重的好书都可以借回家,七四年前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4-8-13 09:38
267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09:3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悟摄影设计 于 2014-8-13 11:17 编辑
大马 发表于 2014-8-12 22:39
有空去文庙兜兜。买一套王力编辑的古代汉语,再弄套古文观止。
古代汉语是用现代汉语来诠释的,所以现代 ...

我现在基本不买书了,那总要开销,书多了,不常用,还容易发霉。若是工具书到可以买来,用着方便。我都是从上图借阅,然后相机翻拍入电脑。上图办证现在免费,押上1千元,很多贵重的好书都可以借回家,七四年前的好像要预约借,一次可以借来4-5本,20天还是两星期归还,现在不常去,记不太清。只需跑跑腿。网上有比较完整的古籍栏目网站,详细的还有文白对照。这也够用了,也很方便。今天广播说今年上海书市展刚开始,去淘书可能也方便。不过现再买书,还是从网上买比较便宜,也不需要跑腿。

点评

我说的可都是工具书  发表于 2014-8-13 14:30
268
 楼主| 发表于 2014-8-13 13:42: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悟摄影设计 于 2014-8-13 13:44 编辑

今晨去公园,遇见一练功老汉,上前问知,是上海船厂老工人。65歇息在家,自觉需要锻炼,伸筋活腿,十年渐就,行步轻松如风。每日远道来虹口公园练功。为此感叹,比他不如。手机存照
《磨杵学老叟》
晨去公园遛,遇见白发叟。
抬腿面贴股,身柔风中柳。
问知八十三,筋骨练十秋。
自惭不如老,磨杵学老叟。












自为图片加效果。
269
发表于 2014-8-13 14:29:38 | 只看该作者
老悟摄影设计 发表于 2014-8-13 13:42
今晨去公园,遇见一练功老汉,上前问知,是上海船厂老工人。65歇息在家,自觉需要锻炼,伸筋活腿,十年渐就 ...

{:7_240:}{:7_245:}{:7_231:}
270
 楼主| 发表于 2014-8-14 12:5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老悟摄影设计 于 2014-8-14 18:01 编辑





摄影爱好者都喜欢照片的虚化效果,即照片的主体(视觉中心、重点)清晰,其余对象相对模糊,因这样可以突出所需要拍摄的主体,削弱对主体干扰的不重要枝节。同时,虚化使主体外其余物象轮廓不清晰,模糊朦胧,从而反衬主体,起到强调辅助突出主体而深化意境的作用。虚化的效果,也符合人眼生理的自然要求。当我们的眼睛在观察景物时,并不是一目了然的,总是在选择对自己眼睛刺激最强烈的对象,如果次要物体对视觉的刺激强度超过了主体的刺激强度,就会削弱所要表现的主体。所以,在拍摄照片取景时,要尽可能排除干扰视觉主体的物体。排除干扰物的方法,可通过改变视角,改变距离,改变光圈,达到改变构图,增减景深,虚化背景或前景的精简增加的作用。对于动态物体,可以调节快门速度,使拍摄对象动静相衬,突出主题。当然还可以用主动增减前景物,遮挡避让等手段达到效果。大千世界,令人眼花缭乱。摄影构图,大多数情况下是做减法。如果对画面感觉单调,缺乏韵律,则需要增加陪衬物。这需要反复推敲。推敲刺激视觉的中心是一个好还是两个好,或者更多。少为孤,如果缺少细节,更是容易乏味。多则繁,如果无序,则眼花缭乱。多少为宜,是一个变量,要综合考察。既要考虑到主体与次要物体的关系,又要考虑到组合后,画面全局的效果。这需要反复推敲。如果拿不准,拍摄中最好的办法是,多拍择优。这样可避免错过好的拍摄对象,以免好景失不再来。所以,看似简单的问题,包含着许多变化的因素,主次关系,节奏关系,局部与全局,轻重平衡,丰富与简洁等等关系。练习的多了,便能眼到手到。浅薄之见供大家参考切磋。老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