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大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越南、柬埔寨骑@游琐记:(十二 )“暹粒”度除夕。

  [复制链接]
291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0:29: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4-2-19 20:50 编辑

     巴戎寺(Bayon)位于吴哥王城的正中央,由49座大大小小的宝塔所组成,中间一座最大,高约40多米,其余48座如众星捧月般全部簇拥在它的周围,这49座佛塔顶都刻有巨大的四面佛,四个面分别代表慈、悲、喜、舍。佛像脸带安详的微笑,微微上翘的嘴角有几分宽容,又似乎有几分嘲讽,就是这个神秘的面容,让世人感到敬畏又赞叹。
重重叠叠的面容

















BigBull_FILE0250.JPG (79.41 KB, 下载次数: 12)

BigBull_FILE0250.JPG

BigBull_FILE0243.JPG (132.91 KB, 下载次数: 10)

BigBull_FILE0243.JPG
292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0:32:3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4-2-19 21:06 编辑

通王城












293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1:11: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顺 于 2014-2-19 21:22 编辑

      出通王城东边的胜利门前行就可以到达塔布茏寺(Ta Prohm)。这里是电影《古墓丽影》的外景地,塔布茏寺出名与电影《古墓丽影》有很大的关系,电影《古墓丽影》和《花样年华》曾在此取景拍摄。



     由于舍弃了神山式的结构,这里就成了热带雨林的天下:如蟒蛇般的树根,爬满塔布茏寺里里外外,深入建筑中。寺内倒塌了的石塔和围墙这一堆那一堆,挺身而立的大树东一棵西一棵,使原来规矩的寺院成了迷宫。这奇特的景观形成于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结合。

     整个寺庙被一种当地人称作蛇树的卡波克树(Kapok)粗大的树根茎干盘结缠绕,粗壮得发亮的树根树茎伸到屋顶,缠上梁柱,探入石缝,裹起回廊,攀上门窗,它们无所不在

    巨树的藤蔓就长到了塔布茏寺的石块中,慢慢地撕裂了围墙,盘踞了房顶,变成了寺的一部分。现在看到的塔布茏寺已经完全是一个树和庙的共和体了,也许很多年后塔布茏寺就将彻底被巨树所覆盖。

      塔布茏寺如同睡美人的城堡,完全被丛林吞没。盘根错节的巨树缠绕着佛塔,占领了长廊,撕裂围墙,掀开石阶,探进门窗,举起房顶……无花果树和木棉树盘根错节在遗址上,建筑与丛林这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给保护工作出了一个大大的难题:坐视不管固然会古寺不保,强行分开也必然树亡寺毁。因此至今这种奇特的拥抱至今仍然保持原貌。


294
 楼主| 发表于 2014-2-19 21:26:07 | 只看该作者






295
发表于 2014-2-19 22:38:31 | 只看该作者

296
发表于 2014-2-20 02:10:31 | 只看该作者
大顺 发表于 2014-2-19 21:26

我感觉这次旅行最吸引人的是游览吴哥窟,没去“S21博物馆”见证下xxxx的邪恶很可惜。
谢谢大顺的骑游琐记,让我们也出国游历了越南、柬埔寨


297
发表于 2014-2-20 07:39:46 | 只看该作者
斑斑剥落的建筑留下历史了痕迹,如根如藤大树根系象蛇一样紧紧地缠在神庙的围墙和庙宇外,勾成特有的奇景,你不虚此行,也不枉此行。
              
298
发表于 2014-2-20 17:58:47 | 只看该作者
等待欣赏美图。
299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8:07:34 | 只看该作者
zyp1309 发表于 2014-2-20 02:10
我感觉这次旅行最吸引人的是游览吴哥窟,没去“S21博物馆”见证下xxxx的邪恶很可惜。
谢谢大顺的骑游琐记 ...

我反感像血一样的红颜色,蓝色倒是让人自信,心头开朗。在柬埔寨一位上海藉老师告诉我:高棉人民是个多灾多难的名族,“S21博物馆”亦称作“杀戳博物馆”。看了后感到非常残酷和恐怖,影响了她旅游的情绪。就像童年去参观日伪“梵皇渡路76号监狱”一样的心情。

点评

去看S21博物馆,也只有挂着的画画,但看着那些空荡荡的房间,还是令人震惊,因为屈死的灵魂是不会散去的。  发表于 2014-2-21 12:43
300
 楼主| 发表于 2014-2-20 18:38:31 | 只看该作者
海南老头子 发表于 2014-2-20 17:58
等待欣赏美图。

到了好地方,可我拿不出真正的好照片,(技术和机器的问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