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骑友 于 2014-2-11 19:33 编辑
鸡笼山是著名的佛教、道教圣地,它坐落在和县西北隅,脚踏岚笼山,怀抱九条垅,群山环拱,一峰独秀,拔地而起,享誉“江北第一山”、“江北小九龙”、“中华四十二福地”之称。夏朝称亭山,秦称历山,唐谓鸡笼山,明曰凤台山。《和州志》云:该山“下盘绵峦,上冠巨石,纵列棱折,状若莲花,高数十仞,斫磴亘铁,引以登岭,俯视群山,无敢并者。”《太平寰宇记》载:“麻湖初陷,一老母提鸡笼登是山,因化为石,故名。”相传,东汉末年,有金福、金乾、金坤兄弟三人在此山悟道成仙,被后人奉为“三茅祖师”,后人为之塑金身于佛殿,千百年来,香火不绝。
风光绮旎的鸡笼山,山雀噪空而过,松涛撼谷而鸣。清风阵阵,令人神清志远,心旷神怡。历代诗人、墨客、学士名流、帝王将相,乘兴游览,托物抒情,每多吟咏。《竹书纪年》载:“夏桀放逐南巢,卒于亭山。”故桀之荒冢留之于此。唐武则天授封“游击将军”、赐“勤将军宅”的主人,便是鸡笼山壮士勤思齐将军。大诗仙李白游此山时,曾写下《历阳壮士勤将军思齐歌》,赞颂“神力百夫倍”的勤将军。
974年,宋太祖赵匡胤在此山安营,喜得太子,把原淳熙宫(许由隐居之所)加赐匾额为“寿宁宫”。宋朝大诗人杨万里离开鸡笼山时写下一首《舟过鹅行口回望和州鸡笼山》:
两月青山不暂离,
入城未见有山时。
万峰送我都回去,
只有鸡笼未肯辞。
朱元璋在和州建立反元根据地时,偕夫人来此山狩猎游憩,一时诗兴大发,挥毫写下《登鸡笼山》:
罢猎西山坐拥旗,
一山出地万山卑。
崔巍巨石如天柱,
撑着老天天自知。
近代著名书法家草圣林散之先生游山时写下《和友登凤台山原韵》:
漫云明镜亦非台,松阁峨峨宾壮哉。
入夜钟声惊寤梦,满天风色太沉霾。
此山以作十年别,拜佛曾经两度来。
试问先生醉游处,春光能否到蒿莱。
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秀美的景点,引来四面八方游客和善男信女,观光、朝山礼佛者络绎不绝。此山已辟为国家级森林公园。林深如海,松涛似曲,山泉淙淙,烟云飘渺。适逢雨霁,云雾升腾。“雨霁众山碧,松翠湿衣裳”,历阳八景之一的“鸡笼山晓霁”宛如画屏,令人赞美忘返!
掩映在莽莽山林中的千年古寺——凤林禅寺,宛如绿草丛中的一朵奇葩,灿烂夺目!宝刹占地181亩,全寺僧众自筹资金,依山就势,高低错落,疏密相间,建立宫殿式总体布局,既独立又统一。殿堂庙宇,明清建筑风格,忽隐忽现在青山绿林间,如入净土佛国,甚是壮严。
山前牌坊、山门、放生池、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念佛堂、地藏殿、观音殿、斋堂等建筑齐备。入寺清净幽雅,晨钟暮鼓悠然。扶铁链攀登至宝顶(山顶),三清殿、百岁缺、一线天、钟亭等景点,幽奇险绝。极目远眺,长江如练,飘然轻拂,松涛撼谷,轰然有声,山风拂面,白云荡胸,令人志清意远,仿佛置云天胜景!
凤林禅寺每逢正月十五和六月初一,数万人朝山礼佛,场面宏大。这一传统庙会吸引各地游人和广大信众,成为和县重要庙会之一。
寺院现任住持定昌法师,童贞入道,信仰虔诚,道心坚固,严守净戒。自1994年任职以来,带领全寺僧众,全身心投入道场建设之中,逐步落实学修一体化的丛林制度,着力道风建设和僧才培养。2004年,鸡笼山凤林禅寺被巢湖市政府授予首批市级重点寺院。定昌法师一心致力于鸡笼山历史文化的发掘,打造以佛教文化为核心的鸡笼山风景区建筑,推动了和县旅游业的发展和佛教文化事业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