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流沙一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游记分享] 放纵在深秋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0:22:18 | 只看该作者
D2 汾湖——­董塘 多云转阴  骑行132公里
    太浦河本是众天然湖泊人工疏浚贯通而成,太浦河到这里就是汾湖了。早起早行,汾湖公园出来绕汾湖骑行,骑上了横跨汾湖长5公里的堤道,过湖中央时南北皆水,茫茫然然,道上岸柳影随,鸟儿毫无顾忌地眼前翻飞,又是清晨,两湖芦荡丛中鸣唱一片,好像进入了童话世界。此景唯我独享,这是种莫大的享受,大到即使即刻返府,一路付出也值了。
    黄浦江逆流而上骑行一路都是沿江沿湖,过了汾湖,太浦河南岸小路时断时续,不能走通,只能暂离太浦河走常规公路。公路过黎里镇、平望镇,到梅堰镇又回到了太浦河旁。河边一鹅场,大鹅依河散立,洁白闪亮,乖乖如闺秀,静候一旁。却有邻家大鹅,红旗飘飘,群居棚养,簇拥相立,见我到来,自动排成三列纵队,昂脖向东,高唱赞歌,边唱边行。倏尔,歌声戛然而止,大鹅齐刷刷地180度向后转,唱声再次响起来,好似一支行进中的乐队。

    走太浦河时,见路中间有一条大蚯蚓,好大一条蚯蚓,引起了好奇心,停车细看,原来是一条盘曲的小蛇。拨了两下不见动静,心里好生奇怪,这条一动不会动的小蛇怎么会在路中间的呢?大概是被小孩放在路中间玩耍的,一时也没想太多,坐路旁喝水。一辆小车开过,眼睁睁地看着从蛇身碾压了过去,只听噗嗤一声,回头一看,小蛇身子扭动了几下,过去再看,蛇身被压扁,还在蠕动着,阿弥陀佛,原来这条蛇仅冻僵而已,这次是彻底没救了。我刚才完全可以把它拨向草丛,救这条小生灵一命的,现悔之晚矣,罪过罪过。
    地图上梅堰镇此段河道路不联通,实际行之,太浦河一路伴我到太湖。见到太湖,完成了浦江源南岸行,今年早些时候浦江源其他路段及北岸的骑行业已完成,至此浦江源两岸全程骑行计划目标全部得以实现,太湖畔的“浦江源头”是见证。
    接下来往苏州还是往湖州,浦江源头思考了好一阵子,抓阄不适,还是向天卜卦,由天气状况定夺之。这时天空中云层适宜地散开了些,太阳微露,不似要下雨的样子,瞬时底气足了,决定往湖州方向,环太湖是也。
    正是蟹肥时节,南太湖边蟹船蟹摊蟹店一路排开,卖蟹声买蟹声贩蟹声一片,太湖边太湖蟹看得见也摸的着,也用不着傍阳澄湖大闸蟹的名,价格实惠买卖都放心,生意因此都不错。更有村姑大婶拎着几串太湖蟹或提篮叫卖,或蹲点待沽,论斤论个都好商量,自有路人问津。这场景蟹文化是主导,太湖蟹是主角,太湖是大舞台。
    南太湖公路与湖岸并行,却两两不能相望,见一幽静小道可攀大堤,于是提车前往。上得大堤,浩淼太湖立现眼前,滩涂泼黄,芦花微伏,又见太湖水,心情格外舒畅。天气逐渐转好,风不大,湖水随风轻轻荡漾,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一泓太湖水,灌溉着着千万顷良田,滋养着千万劳苦大众。湖边有一处水泥曲廊,蜿蜒伸向湖面几十米,廊道侧有一水泥沉船,跳上沉船可亲水,手鞠一抔湖水细看,清澈透亮,水质很好,太阳照着身子暖暖的,看看离岸甚远,于是船上玩起了坐浴,解我两日之劳顿。坐好久才默默离开,说实话,恋上这片地方了。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11-9 10:28:32 | 只看该作者
    我很喜欢南太湖这段长6807米的太湖大堤,在我的眼里,环太湖二三百公里的湖岸线数此最美,每次前来都要在大堤上走一走坐一坐。高高筑起的防护堤,车辆免进,行人罕至,是南太湖的守护者。堤上杉树林立针叶铺地,脚踩草堤有种踏实感。大堤公路侧植有大片树苗,如今苗已成林,成了大堤坚强的防护屏障。南太湖岸线没有刻意打造,自然天成,有湖湾,有小船,有人家,有鸭子,有湿地,有水柳,还有一片水杉林,湖岸的天然曲线是美的,自然湖色韵味远富于人工打造。特别欣赏大堤附近不见别墅及度假村,这是一段平民大堤,这次环太湖照片多摄与此。为缅怀南怀瑾大师传承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所做出的贡献,于今年9月大师逝世一周年之际大堤命名为“南公堤”,堤上竖起了“南公堤”木牌。今见大堤一段正铺水泥路,南公堤的最好时光将逝去,南公堤我为你的明天哭泣。








    下了南公堤,不远就是七都镇。每次来太湖都在七都镇用餐,这次也不例外。七都镇一家羊肉面馆早上要排队,这次没人排队以为羊肉不卖了,要了一碗香菇面,味道也不错,老板娘很厚道,空水壶帮我灌满了开水。问老板羊肉面卖否,答曰:随时有。晚哉。七都镇太湖边木廊桥是观湖的好去处,夜里还是露营的好地方,这次都免了。
    进入浙江湖州管辖区,太湖边崭新的环太湖路面打造完毕,骑在上面当然很爽啦,只是景观有些单调,独骑大道,两耳呼呼拉风,湖州到了。天气转阴,阴又转重阴,喜来登大酒店前,湖面小黄鸭蜷缩着脑袋,没几个游人,无人围观,我也快快走人。西太湖边木栈道基本都可游行,湖面风很大,冷冷的。湖面飘浮着一片绿,厚厚的一层层的绿,是蓝藻,我就纳闷了,明明是绿色的,不叫绿藻称蓝藻?
    董塘104国道旁有一废弃加油站,加油站前一排房子房门虚掩,进去试试门窗都可关闭,今晚就住这间,铺开睡具直接入睡。

13
发表于 2013-11-9 11:32: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大马 于 2013-11-9 13:02 编辑

又见一砂美文游记
其实叶绿素并不是绿色而是蓝色。平时看到绿色是因为植物内有叶黄素的存在,根据颜色合成原理:黄色和蓝色合成为绿色。(我猜的)

点评

有道理,合理的解释,学习了。  发表于 2013-11-9 18:13
14
发表于 2013-11-9 20:28: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3-11-9 20:35 编辑

流沙兄把这“浦江之首”上上下下全走遍了,唯独少了最关键的地方没有看到,我来给补上

黄浦江零公里标志牌






点评

零公里处是龙王庙,塔楼里龙也有了,那么塔楼上层住的应该是东海龙王了。我把他当成玉皇大帝了,龙王不住水晶宫住高层也属创新啊。  发表于 2013-11-9 21:26
还真有宝物,这伸头一探太绝啦,有创意。  发表于 2013-11-9 21:21
15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0 11:5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3-11-10 22:35 编辑

D3 董塘——光福  雨,转阴  骑行137公里
    早上,天阴的很重,不久,飘起了雨。单车没安装泥板,骑快了泥水溅的一脸一身,太湖十八湾景区知趣不入了,相映不成趣啊。无锡蠡湖静谧安详,湖边空气清新宜人,平时这里不让单车行走,今特例开放自由活动,湖边不见一人,推车湖边猛吸了两口新鲜空气,沿着湖边路慢慢骑。雨小了,微风细吹,无力吹破湖面平镜,水中屋影倒映成一幅朦胧画,绿色植物严实覆盖的小岛像一艘小船,飘浮在湖面,迎面慢慢地走去,绿岛徐徐地开来。


    走着走着,一座高高的台阶石桥横在眼前,过桥对我满载的单车是个负担,绕也绕不过,走回头路非我愿,就把单车抬过了桥。过桥一路景色不错,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此话不假。顺道转啊转,原来并行的公路不见了,道路两旁都成了湖面,知道走岔了。赶紧快速顺路骑行,骑了一会又转悠回来了,想来我是误入了桃花岛。难道还要打那座石桥回去,心里是一百个不愿意,路似乎都走遍了,忽然看见绿树从中有辆小车停那里,有车必有路,掏出指南针,重新定位辨向分析路况,一番努力,终于走上了正道。
    秋雨,极富情感,不离不弃,在细雨的伴护下,出了无锡进入了苏州界。本想赶到苏州西山处歇脚的,记忆中西山的那片宿营地,有柔软的草甸,有24小时盥洗室,有白瓷台盆。距西山5公里的路边,看见一座异样的建筑,已经骑过去了,想想还是回头看看。原来这是座颇据规模已歇业的酒店,这里,曾经灯红酒绿觥筹交错融一团,打情骂俏贿赂交易合一体,此刻过眼烟云尽散去,淅淅雨丝中只留下布满蛛网空空的建筑。该走的走了,该来的来了,今日我是这里的主人,打开手电,以主人翁的姿态,以物为我用的眼光,在领地周围巡视一周,这座黑黜黜的建筑同样也是挡风避雨的宿营地,如果今晚进住酒店就得放弃那个想望中的白瓷台盆,鱼与熊掌必须决断。想起了那句名言:天上10只飞着的天鹅不如锅里1只煮熟的鸭子,当即拍板:今晚吃鸭。
    今夜,没有绿色的草甸,没有洁白的台盆,独居大厅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奢侈。

16
发表于 2013-11-10 18:40:11 | 只看该作者
云龙 发表于 2013-11-8 09:34
是呀,重车惯性大,车下冲到拐弯处龙头别不过来,是有一定难度的。我车轻人轻,拐弯处稍 ...

哈哈,铁路桥上一线天啊,真要是在此对头,怕是要剪刀石头布一番,呵呵~~~

点评

当对面有骑着助动车过来时只好耐心等对方通过时再过去。  发表于 2013-11-10 18:52
17
发表于 2013-11-10 18:42:21 | 只看该作者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3-11-8 09:12
浦江之首面对一塔楼,塔楼高越30米,顶端一长长天线直插蓝天。塔楼高5米处刻有“疏流利运”四个鎏金字 ...

浦江之源偶也很想去哇,照片很漂亮,欣赏欣赏~~~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1:51:20 | 只看该作者
D4 光福——阳澄湖  阴转多云  骑行112公里
    夜,下过雨了,一地的水,清晨雨止阴转多云,早早起来赶往苏州西山,知道今日不会有但心里还是惦记着西山日出。西山在我的脑海里存有很好的印象,西山三桥是太湖岸乃至苏州连接西山岛的纽带,三桥是观赏太湖日出日落的理想位置,三桥伸向太湖,又是观赏太湖打渔船的绝佳地点,记忆中这朦胧的一切今日都没再现。看到了多家闭门谢客的旅馆饭店,即使正在经营着的也是冷冷清清。房地产热毫无悬念地感染着西山岛,见缝填房的执拗精神令人叹服,岛上多处正开工建度假村,和已建成片空置了的尖尖屋脊的别墅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天略昏暗,西山随处逛逛,今日西山无亮点。
    待我往回赶时天气趋好,站二桥路上拍了三桥的全景,这可是西山唯一能拍到整桥的角度,机会不容错过。回到一桥桥头,曾经的小景之地今日真干净,延伸至湖中窄窄的水泥道显得是那么孤单,曾几何时,这里曾是渔家港湾,空说无凭有图为证,下图同一地点,图一摄于2010年,图二摄于2012年,图三是今日景象。桥另一侧收费的亭阁柳树依旧,这亭阁又不是刚性需求,圈养必导致无人问津,霸了资源艰难维持也够为难的。不知不觉中太阳偶露小脸,抓住机会拍了张阳光下的太湖水,也作到此一游。感觉不过瘾,突发奇想,减少曝光量再拍了张月光下的太湖水,想你看罢图片也可能黑白不辨,这不能责怪你,这个世界太纷繁,可见我们是多么需要一双慧眼,朋友,不要让光鲜和自信蒙蔽了自己的双眼。今日来西山,再来西山,三桥一转足矣,西山一桥起端至三桥那头,约7.5公里。本想也去苏州东山转转,西山即如此,东山亦彼此,免了。







    西山出来,沿环太湖公路东去,路是真心不错,往来车道完全隔离,不知什么原因,路牌提示靠湖车道不许停靠车辆也不许车辆驶入。几个路口都有警察把守,虎视眈眈威风凛凛,有车辆司机在和警察说着什么,看情形大概误闯禁道了。我则悠哉游哉,想停即停,我行我素,警察见了直翻白眼,想发作却找不到借口,见此情景顿时感觉好了起来,人马即刻显得又高又大,警察小子为我护航,这是从没有过的待遇啊,也是此一路别样的风景。
    路过一处,远远看去似停了许多大巴,近前看都是游艇,有个叫什么“土星游艇俱乐部”的牌子。这算不了什么,现有钱人时兴玩小蜜蜂飞机了,相信用不了几年,就会出现“火星蜜蜂俱乐部”,俱乐部队歌飞扬:“我们的天空像花园,花园的花儿真鲜艳,哇哈哈,哇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出了钱,哇哈哈,哇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出了钱。”
    北太湖景观本不错的,只是被高大密植的绿化给故意挡住了,路边上了铁丝网,透过栏网往里看,太湖岸有长长曲曲的栈道,有小亭子有靠椅,有远望不放的芦苇丛。此段太湖专辟占为了太湖公园,小车、大巴载着一车车人头往里送,原来太湖有钱才得以相见啊。太湖美,花大价钱整治却不让看,用来赚取人民币,美还是臭美?土豪金色的政绩掩饰不住暴发户内心的浅薄,富丽堂皇的整治实质是掠夺了太湖的公共资源,更体会到南太湖南公堤那段天然不修饰美景之稀缺性了,还是平民太湖好,还我平民太湖。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2:03:58 | 只看该作者
        想起去看韩世忠墓,也看看林昭墓,一时竟想不起韩公住哪,凭感觉往远处大山方向骑去。问路一当地老者,方知韩公居灵岩山,又绕道啦,不打紧,人生轨迹正是由一个圆圈又一个圆圈相扣而成。赶到灵岩山,游人不少,仰观山门,心里嘀咕,我亲爱的车车咱俩能上吗?再打听这是灵岩山景区,韩世忠墓在公路那边,顺便打探一下灵岩山景区山门收票否,不收,好,记下了。
        骑到灵岩山一路口,见四位老妇坐地闲话,问韩世忠墓,马上有了回复,问林昭墓,一致同声地说你找不到的,抢着要为我带路,林昭墓竟是你们赚钱的工具?能让你赚这昧心钱吗,被我一口回绝,一老妪还是孜孜不倦地跟着我后面。一对来自杭州的夫妇也专程赶来看韩世忠墓,老先生看后大报不平,抱怨韩世忠墓规模远不比杭州的岳飞墓。我说老先生啊,你怎么这么迂腐,韩世忠和岳飞可比吗?南宋皇帝只要保住他自己的帝位,即便再割去一半江山,偏居一隅也无所谓,照样享福作乐。国土沦陷,百姓颠沛流离,受苦受难的是百姓,百姓深知亡国痛,百姓是真爱国,皇帝向来只爱他自己,这就是历史。岳飞——民族英雄,岳母刺字的故事广受人们传颂,岳飞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利益,反映了人民的疾苦,人们心里都有一杆称,岳飞抗金被谗害,百姓能不怀念他吗?韩世忠抗金将领,依我看,韩世忠是沾了岳飞抗金的光才有了这片墓地的,历史上名将多的是了,尚有几人留余迹?
  
        林昭是谁?“中国有北大,北大有林昭”。林昭,女,原名彭令昭,苏州人,持不同政见者。在狱中坚持自己的信仰,书写了二十万字的血书与日记。1968年4月29日林昭在上海被秘密枪决,当局登门向其家人索取五分钱的子弹费。1980年8月22日,上海高级法院“沪高刑复字435号判决书”宣布:一、撤销一九六二年和一九六七年两次判决。二、以精神病为由平反林昭无罪。1981年1月25日上海高院再次做出复审,认定以精神病撤销判决不妥,撤销1980年裁定,但仍与之前判决一并撤销,宣布林昭无罪。2004年4月22日,由苏南新闻专科学校和北京大学部分师生集资立碑,其妹妹彭令范主持,将林昭骨灰重新葬入灵岩山南麓安息公墓中。
        林昭墓确实不好找,上下山几次都没找到。后向一位正修建自家墓地的当地人打听,当地人肩挑百来斤墓块上山,帮他提着水壶到了上面,指点给我林昭墓。林昭墓前有人献了花,我空手来诚意到,林昭葬在她父母身边,林昭墓左后方那根黑竿子装有摄像头,它摄下我,我也摄下它,扯平了。建墓的当地人告诉我此摄像头有来历的:2008年4月29日林昭遇难四十周年纪念日,到苏州灵岩山上探访的民众众多,当地政府在墓地附近树上安装闭路电视,监控扫墓人士,当年8月奥运期间拆卸。2012年清明节前夕,当局重新在墓地安装闭路电视。




        林昭墓碑后书林昭的四句诗,堪比裴多菲诗句,读来令我等所谓人士自愧弗如。建墓的当地人还告诉我,别看林昭墓碑不高,休息日来的人不少,有时下面路上车都停不下。并告诫林昭忌日前后一星期不要来,那时苏州车站、路上、墓区布满便衣,警察、保安、村治安人员四位一体,层层围住墓区,严守把关,凡进来者都要登记身份证,无关人员不让进墓区,来了就是出示身份证也不会让你进山。哦,原来如此。
        看了韩世忠墓,看了林昭墓,接着去凤凰山看望LD父母。好好的路走着走着又不通了,只能弯弯绕,多走了不少路。到凤凰山墓区,路又变了,又是一阵好找。看望LD父母这事LD不知道,回家因此受到了表扬。墓前表了心意,原想在墓区坐下吃点东西的,无奈蚊子太多太多,只能下山。墓区管理处询问管理员,灵岩山一只蚊子没有,此山怎么这么多蚊子,定有原因的。管理员只是盯着我脸看,说你脸上有几百只蚊子,以为他在开玩笑,管理员掏出一面镜子给我,天哪,我的额头上被蚊子咬了几十个包,我一直在不停地运动,难道此山小咬有飞行吸血功夫不成?怪哉。
        苏州近郊整成了大工地,上造高架,挖;下修地铁,挖;中铺轨道,挖。一路挖、挖、挖,把老祖宗几千年来没有开挖的事业通通地挖到底,“三挖”概括了苏州城所见。淑女般的姑苏如今变得如此彪悍,这是来之前未曾想到过的。路过苏州高铁站,河对面新砌了一座崭新的仿古城墙,人们在门洞里进进出出,憨态可鞠,可爱至极,都习惯了。都知道古城墙是文物,好值钱好值钱,但仿古文物值钱么,早知今日何必当初?这假城墙哪里不好盖,偏要盖在了火车站附近,噢,客人来了,一看就看见了,这就是千年古城苏州最大的假文物,什么意思?很遗憾,当时匆匆而行,没有摄下假文物。
        地图上横跨阳澄湖中间有一条县道,猜阳澄湖一路景观错不了,想去看看。穿苏州,又遇一通开挖,地图上阳澄湖入口附近有片绿地,打算晚上绿地附近安歇,清晨上路,看看朝霞是怎样映在阳澄湖上。转了一圈哪里还有什么绿地,只有正建设着的高架,机器轰隆隆作响。此时回苏州太远,进阳澄湖不爽,身处尴尬境地。推车往工地边上走,期盼寻到安乐窝,结果很失望。计算一下离阳澄湖镇仅10公里,将计就计,来个夜袭阳澄湖。
        登上了阳澄湖大桥,凉风嗖嗖地,夜里看的不是太清楚,觉得两眼白茫茫,湖面泛着微弱的白光,感觉不错。过了大桥,就算踏入阳澄湖湖区了,这是一条普通的公路,路两旁什么湖都没有,一路骑一路打手电,希望找到合适的营地,除了失望还是失望。到了一个叫美人半岛的地方,夜市面蟹情很旺,骑上前去碰碰运气。路一蟹店旁,两男子,微胖,敞衣,腆肚,抬头,眯眼,一人手指斜上,一人抬头寻指,原俩醉汉,喝多了,比谁吹的高。发现纵深有道,是村道,顺道下去,出乎我意料,好一个半岛,地方大着呢,和一般农村无异,希望就在前面。路边一处樟树林,进林一看地面很平整,铺了厚厚一层树叶,无可挑剔的大床,深入路边20米,树挨着树,冠叶相连,也不用帐篷,即刻席地而坐,搭铺造盖。
        刚躺下,猛听得树林背后开阔地里传来两声清晰地“啪”,“啪”声,好像有人在耙地,附近有人干活?我大气不敢出,竖起耳朵细听,似乎那人也在观察我,不发声了。过会儿神经稍放松,又是“啪,啪”两下,四下没有亮光,谁还会半夜黑灯瞎火地里干活,想到黑暗中正有一双注视着我的眼睛,不由毛骨悚然,现在再转移也来不及了。我不敢出声,悄悄地扒着睡袋往外看,“啪”又是不明不白的一声,天黑什么也看不清楚,思忖着莫非是白日里墓地鬼缠身?越想越害怕,越想越玄乎。也罢,是祸躲不过,反正谁也看不清谁,谁怕谁还不知道,我不谋财害人不干坏事内心坦荡,今我就在这里了,鬼又能奈我几何?就当什么都没发生,当睡则睡。万事皆有因,案情白天自明。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11 12:18: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3-11-11 12:35 编辑

今天,双十一,穷人的节日。昨侯到半夜,抢购了一个睡袋,乘余兴添了一头灯。
骑行外出,露营装备体积占携带行李一大半,其中睡袋占露营装备一半体积,随着新睡袋入手,将有改观。
原来有手电,再添头灯,一远一进照着,夜行更方便了。呵呵呵,哇哈哈,每个人脸上都笑开了颜。



明日外出,游记更新停一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