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980|回复: 17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软尾车架分类,有软尾的都来秀秀,分享下经验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3-8-30 21:41:0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ying_24 于 2013-8-30 21:44 编辑


1.单连杆系统
主要结构:单连杆系统是目前最常见的前后避震系统类型。这种系统的运杆只借助一个轴承与车架的连结,它的上轴承的位置决定了车款的骑乘性能。像越野车,轴承多处于中齿盘左右的高度;自由骑车款的轴承位置则相对高一些,偏前一些。
优点:重量轻、价格便宜且易保养。
缺点:较易晃动,易受传动系统干扰。
技术:单连杆系统大部分采用的是折衷的作法,因此建议用具踩踏平台的后避震器。
代表车款:Cannondale Jekyll, Scott Strike.


2. 多连杆系统
主要结构:这种结构的车身后段避震系统最容易和四连杆系统混淆,因为从连杆数目看二者是相同;但从功能上看这种车身后段的功能却与单连杆系统非常相似。在这种结构中,并无连杆连结着脚踏轴承的主轴承和后轮轴。简单说:就是有多连杆支撑的单连杆系统。
优点:刚性佳,无单侧避震器荷重不均的问题。
缺点:因轴承较多,容易晃动。
技术:若采用具踩踏平台的后避震器,可使其性能大幅提升。
代表车款:Rocky Mountain Element,Storck,Adrenalin,Stevens F9.


3.四连杆系统
主要结构:是一种隆起式连结即链条支架上的轴承点位于后悬之前的设计方式 ,这是四连杆有别于多连杆系统之处。如此一来,后轮即是在一个由四个轴承点构成的转弯处移动。例如在Specialized的车款上,后轮就是垂直向上吸震。此情况下,避震器也必须与链条独立作动。
优点:作动极灵活,无传动系统干扰。
缺点:有由个轴承,略嫌过重。
技术:由于没有传动系统干扰,因此不需要具踩踏平台的后避震器支撑系统,或者只用较轻型者即可。
代表车款:Specialized,FSR, Scott,Genius.


4.无下沉的四连杆系统
主结构:属于四连杆系统的一种,例如GIANT在其NRS车架中采用的即是。此结构中,后轮是朝斜后方吸震。此外,其避震器也没有逆向缓动行程。受到碰撞时,避震器吸震后又会立刻和链条导杆拉开,所以也会造成烦人的后续晃动。
优点:无晃动,即使立姿骑乘亦稳定。
缺点:需做精确调校,舒适度会受影响。
技术:不需具踩踏平台的后避震器,因为此—避震系统早已做好防晃动措施。
代表车款:Giant NRS


5.浮动式连结系统
主结构:此一由Fusion厂研发的浮动式连结系统尽管看起来极为复杂,但基本上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四连杆系统。其特殊之处在于避震器悬置于回转杆和连杆之间,此种设计可使其拥有细腻的敏锐度及较低的重心。
优点:敏锐度高,传动系统中佳,重心较低。
缺点:需要复杂的车架结构设计。
技术:搭配普通弹簧,即可使此一浮动式连结系统作动极为优异,踩踏时也无晃动现象。
代表车款:Fusion.


6.虚拟式连杆转点(VPP)系统
主结构:此虚拟式连杆转点系统是由两支回转杆带动整个后轮,利用其缓卫行程做一个S型转弯运动。如此一来,避震器在踩踏时即会自动定位于与传动系统无干扰的位置。
优点:踩踏时无明显晃动。
缺点:需要细心调校,灵活度不什么高,有轻微脚踏回击现象。
技术:不很需要具踩踏平台的后避震器,只能改善其立姿骑行功能。
代表车款:Intense,Santa Cruz Blur.


7.单一连结系统
主结构:在此种单一连结避震系统中,脚踏轴承是以游移方式和车架、后轮连结,因此构成了多连杆和传动连杆混合结构。车手踩动脚踏的力量愈强,避震系统承受的压力会愈小。
优点:无立姿骑行之晃动,踩踏时车身稳定。
缺点:如车手离开座垫,避震器的作动会略嫌不够敏锐。
技术:不需要具踏平台的后避震器,因为系统本身即几乎已无晃动现象。
代表车款:Klein Palomino ,Maverick

20080921_6b81155aaa784c01d573KJQQ6p3LUSV9.jpg (43.53 KB, 下载次数: 1)

20080921_6b81155aaa784c01d573KJQQ6p3LUSV9.jpg

20080921_4559db6171c3b8d237aaUUMaOmG9MkTS.jpg (34.35 KB, 下载次数: 0)

20080921_4559db6171c3b8d237aaUUMaOmG9MkTS.jpg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13-8-30 21:58:13 | 只看该作者
今天蛋疼没去骑车,看到这说明不错和大家分享
3
发表于 2013-8-30 22:17:54 | 只看该作者
技术贴,管用!收藏了!
4
发表于 2013-8-30 22:23:35 | 只看该作者
单连杆,SANTA CRUZ SUPERLIGHT 飘过!
5
发表于 2013-8-31 00:16:36 | 只看该作者
蛮老的,不过后续很多结构也就是这些的改进型,支持技术贴
6
发表于 2013-8-31 20:58:30 | 只看该作者
直接上车图 比较实在
7
发表于 2013-8-31 22:00:12 | 只看该作者
受益匪浅~
8
发表于 2013-9-2 13:4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念 于 2013-9-2 13:51 编辑

楼主漏了,一代神车
GT的 I-DRIVER 系统,那个公转自转,那个还没给收购(2002年)的,独具个性的GT
头像被屏蔽
9
发表于 2013-9-6 02:14: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头像被屏蔽
10
发表于 2013-9-6 02:15: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