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刘影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瑞士BMC IMPEC工厂之旅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50: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影 于 2013-6-28 13:51 编辑

碳管编织完毕后,使用RTM方式从磨具的一端注入树脂,渗透到碳纤层里,多余的树脂从另外一端流出,使用RTM方式注入树脂可以更均匀,防止出现气泡。

借用一张网络示意图片





已经做完树脂注入的管材进入下一个步骤。


12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3:55:52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进入管材的最后一道生产工序,脱模和裁切

机器手臂先取出模具内芯



然后取出模具外层,没有内芯的模具外层相对柔软,容易取出。

随后进行切割



完成切割的管材会放入存储盒里



已经完成的各种管材


13
发表于 2013-6-28 14:06:23 | 只看该作者
真是不错,,,自己编碳布
14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4:23: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影 于 2013-6-28 14:46 编辑

最终IMPEC的管材使用复合材料制作的壳节来完成连接


壳片的外形是精确生产出来的,可以完美贴合碳管,并且达到最优的结构性能。





添加粘合剂后,使用固定架精确粘合。






车架也是这样







15
发表于 2013-6-28 14:37:38 | 只看该作者
期待片片哦!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4:45:28 | 只看该作者
车架质检区域,有矫正台,把车架和前叉放置上去查看精度





等待质检的车架








碳管内部,没有多余的树脂,很平整



17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4:47: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刘影 于 2013-6-28 15:35 编辑

看完生产过程,我在想,BMC为什么要生产IMPEC呢,IMPEC实际上不是最轻的车架,也未必就是是刚性最强的车架。BMC为何还要费力气在本土生产IMPEC?


许是瑞士人对精准的追求,如同钟表。目前全球碳架绝大部分都在大陆和台湾代工,降低了成本。但生产出来的产品未必就能100%还原原有的设计。最近闪电召回数万根前叉,体现出闪电对消费者负责的积极态度,是否也反映出代工厂和品牌之间的矛盾,工厂是否能够对品牌产品负责,真的很难讲,往往车架的设计最终会因为工厂达不到要求而做修改,甚至代工厂劫持品牌商也是有可能。网上各种仿造的碳纤产品就说明出一些问题。


BMC也许就在这样的环境下,需要有一个完全在自己工厂里精确生产的产品,100%的控制整个过程,甚至精确到包含每根碳纱的编织角度。来表明自己对品质的追求,生产出能够完美符合设计目标的车架。


以上只是自己的猜测。



18
发表于 2013-6-28 15:26:30 | 只看该作者
这个帖子太棒了,必须插入·····做个板凳慢慢看··········
19
 楼主| 发表于 2013-6-28 15:39:37 | 只看该作者
接下来继续参观工厂,进入定制部分


往往需要为职业车手做一些定制,比如一个独特角度和长度的把立


Steve举了一个例子,通过定制,制作一个独一无二的TT把





使用已经浸过树脂的碳纤布





在模具上层叠





其中一个成果就是这个TT车把








以及这台车的把立部分



20
发表于 2013-6-28 15:40:44 | 只看该作者
果然这里要比刘版微博直播上的多得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