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阿康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杭州周边的几个小镇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20:16:10 | 只看该作者
致真 发表于 2013-4-23 18:36
小镇故事多!           期待ing

   ☆☆ ☆☆  ☆☆ ☆☆

谢流沙、致真关注!谬奖了。对自己的照片特别不满意,画面杂乱,夜景糊涂。经常从流沙的摄影作品受到启发和教益。塘栖的节目也是致真的那张飘着水草的运河照片引发的。网络是个好东西,信息互联互达,取长补短。

出乌镇奔善琏,途径练市午饭。古镇练市,风景幽美,小桥流水,一派田园风光。运河古道(杭申乙线)象一条玉带,舒舒展展、平和恬静地向东流至茅盾的故乡--乌镇,与京杭大运河汇合。与西塘、乌镇一样,水乡地区没有规规矩矩的直路,听人忽悠绕了个大圈才到毛笔之都善琏。从街面粗粗一看就知这是个经济欠发达一业独大的地方——街上人很少,店面半开半关,地面也不够干净。就在一条小路尽头看到善琏湖笔厂,赶快去看看。
湖笔厂大门。光线关系,从厂区内朝外拍
大门敞开,门口制笔管的车间老师傅热情地说,你们可以进去参观,一楼成品室,二楼以上是车间,欢迎欢迎,随便看。
这里的人们,祖祖辈辈从事湖笔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史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善琏素享“湖笔之都”之美称。两个大厂是善琏湖笔厂和含山湖笔厂。前者是双羊牌后者双喜牌。相比较而言双羊的牌子要老一点,其余皆小作坊书者画者尽可选此两种牌子。所谓好货不便宜,一支笔动辄几百上千,令人咋舌。
也有东北客商千里迢迢前来选购
晒干待用的毛料

IMG_7417.JPG (58.19 KB, 下载次数: 17)

IMG_7417.JPG

点评

底楼营业员介绍,方知晓两点——湖笔不是用湖州绵羊毛制成,而是长三角地区的一种山羊毛制成;狼毫不是狼的毛,而是东北地区一种黄鼠狼的毛。不懂书画的人尽会自以为是。车间的摆列方式就是方便参观观摩,人家确是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3 20:47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20:47: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4-23 20:50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4-23 20:16
谢流沙、致真关注!谬奖了。对自己的照片特别不满意,画面杂乱,夜景糊涂。经常从流沙的摄影作品受到启发 ...


底楼营业员介绍,方知晓两点——湖笔不是用湖州绵羊毛制成,而是长三角地区的一种山羊毛制成;狼毫不是狼的毛,而是东北地区一种黄鼠狼的毛。我这个不懂书画的人尽会自以为是,出丑啦。
车间的摆列方式就是方便参观观摩,人家确是诚心诚意的。制作工艺流程竟达一百二十余道之多,所谓“毛颖之技甲天下”。用材羊毫、狼毫、紫毫、兼毫、鸡毫五大类,即羊毛、黄鼠狼尾毛、野兔毛、混合毛(羊毛与兔毛或与黄鼠狼尾毛)及鸡绒毛制成,笔锋尖利、修削整齐、丰硕圆润、劲健有力是其质量特点。

参拜蒙公祠。历代尊奉蒙恬为笔祖,其湖笔制作工艺,也一直禀承恬之制法,且延续至今。为了纪念笔祖蒙恬,善琏笔工在镇上建造了“蒙公祠”,每逢农历三月十六、九月十六,天下笔工云集蒙公祠举行盛大庙会,膜拜笔祖,企盼笔业兴旺。还演三天三夜大戏,这一传统的延续至今,并逐步以民间行为转变为政府行为,变庙会为湖笔文化艺术节,蒙公也要为振兴地方经济出力啦!
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带兵在外作战,他都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当时,人们用竹签写字,很不方便,蘸了墨没写几下又要蘸。一天,蒙恬打猎时看见一只兔子的尾巴在地上拖出了血迹,心中不由来了灵感。他立刻剪下一条兔尾巴,插在竹管上,试着用它来写字。可是兔毛油光光的,不吸墨。蒙恬又试了几次,效果还是不行,于是随手把那支“兔毛笔”扔进了门前的石坑里。有一天,他无意中看见了那支被自己扔掉的毛笔。捡起来后,他发现湿漉漉的兔毛变得更白了。他将兔毛笔往墨盘里一蘸,兔尾竟变得非常“听话”,写起字来非常流畅。原来,石坑里的水含有石灰质。经碱性水的浸泡,兔毛的油脂去掉了,变得柔顺起来。传说这就是毛笔的来历。
蒙恬灭齐国、修直道、筑长城,逐匈奴,功莫大焉;又发明毛笔,使湖笔与歙砚、宣纸、徽墨同登文房四宝宝座,中华书画文明流芳千古扬名寰宇,善莫大焉!后人立祠纪念,应该,应该。







23
发表于 2013-4-23 21:51:05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4-23 20:47
底楼营业员介绍,方知晓两点——湖笔不是用湖州绵羊毛制成,而是长三角地区的一种山羊毛制成;狼毫不是狼 ...

LZ游记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文采飞扬,精彩!

点评

谢卓老师关注。继续。 东南有山耸然,名曰含山,地处南浔、桐乡、德清三地交界处,京杭大运河蜿蜒依山而过,有山有水有寺有塔有林有草,含山已成度假风景区。骑着车冲下含山大桥,拐个弯即到达蚕花圣地景区。同行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4 09:21
24
发表于 2013-4-24 08:35:46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4-23 20:47
底楼营业员介绍,方知晓两点——湖笔不是用湖州绵羊毛制成,而是长三角地区的一种山羊毛制成;狼毫不是狼 ...


   阿康
25
发表于 2013-4-24 08:56:40 | 只看该作者
抢个小板凳,等待阿康继续。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09:21: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4-24 09:28 编辑
zyp1309 发表于 2013-4-23 21:51
LZ游记图文并茂,妙趣横生,文采飞扬,精彩!


谢卓老师关注。继续。

东南有山耸然,名曰含山,地处南浔、桐乡、德清三地交界处,京杭大运河蜿蜒依山而过,有山有水有寺有塔有林有草,含山已成度假风景区。骑着车冲下含山大桥,拐个弯即到达蚕花圣地景区。同行的小伙子告诉,清明前后真热闹,你们来晚了。这里是中国蚕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民间清明节有轧蚕花的习俗,方圆百里数十万蚕农乡民们纷纷前来含山轧蚕花,祭蚕神。现已成为湖州丝绸文化的重要节庆活动之一,每年清明前后都举办一次含山蚕花节,已举办十三届,曲终人散大门紧闭,只记得楹柱上有八个字——天虫下凡,神木通天。一想到蚕儿给人类带来滑爽、温柔、华贵和财富,我不禁对小小的神灵之物充满好感!它是杭嘉湖地区的神灵啊!精力过剩的老佟还信心满满的要骑上山顶,毕竟只有80米高,无奈“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铁将军把门,管理员逍遥。

三月十六天下笔工祭笔祖,清明节蚕农祭拜蚕神娘娘,湖州各地主政者行政推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达到多赢,联想到凤凰的父母官只想取蛋不养鸡的做法,差距不是一眼眼啊。
沿着新修的柏油县道,转眼来到又一运河古镇新市。古镇就在公路里面不远,幽静,干净,很窄的一条小河,临河人家几乎与镇区民居连成一片。石碑上看,是德清界了,很难想象它曾是京杭大运河线上最大水运码头,商贸文化从可上溯两晋,辐射日本、南洋,是古“丝绸之路”的发源地之一。其前身为陆市,某夏,淫雨一月,洪水大发,陆市淹没,成为生满芦丛的汀洲之地,遂改名“新市”。因水成市因水成街,古镇被水分割成碎块,又由50余座桥梁连成一片。东南西北的市河上还建有木栅,晚上栅门一关水路中断,古镇在夜梦中沉睡了。未及细看那些栅门,倒是听到路边老人的怨言:都拆光了,新造的假的有啥看头。我想,为什么改造和保护不能两全呢?为什么政府做的老百姓总是不满意呢?为什么镇政府要造的这么气派,像个衙门?


IMG_7442.JPG (62.63 KB, 下载次数: 18)

IMG_7442.JPG

IMG_7441.JPG (58.68 KB, 下载次数: 20)

IMG_7441.JPG

IMG_7440.JPG (76.35 KB, 下载次数: 23)

IMG_7440.JPG

IMG_7439.JPG (77.26 KB, 下载次数: 17)

IMG_7439.JPG

IMG_7438.JPG (137.57 KB, 下载次数: 18)

IMG_7438.JPG

IMG_7437.JPG (67.88 KB, 下载次数: 16)

IMG_7437.JPG

IMG_7443.JPG (48.34 KB, 下载次数: 17)

IMG_7443.JPG
27
发表于 2013-4-24 09:32:40 | 只看该作者
好文笔,好照片,毛老师的骑游路线又好,令人感叹,羡慕!

点评

谢益民、偏锋关注。继续。 到塘栖太阳还是高高的。 还是这座横卧在运河上的广济桥最夺人眼球,赶紧照几张。从示意图上看,所处已是景区水南街货运码头处,旁边就有一旅社,讨价还价35元人。卸下行李披着晚霞游塘栖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4 10:38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0:38:3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4-24 10:41 编辑
偏锋炮局 发表于 2013-4-24 09:32
好文笔,好照片,毛老师的骑游路线又好,令人感叹,羡慕!


谢益民、偏锋关注。继续。

到塘栖太阳还是高高的。 还是这座横卧在运河上的广济桥最夺人眼球,赶紧照几张。从示意图上看,所处已是景区水南街货运码头处,旁边就有一旅社,讨价还价35元人。卸下行李披着晚霞游塘栖。






明代人是这样解释地名的:“国初开设运河,大筑塘岸,居民初集,负塘而栖,因名唐栖。”这也说明运河对于塘栖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塘栖位居京杭大运河水道要冲,一个著名的水路码头。康熙、乾隆多次“临幸”,建起行宫。今行宫何在,尽是南来北往客,七十二半弄中,却听南腔北调音。









运河边的交易。水质比以前要好多了,有不少水产品了。


广济桥是古运河上仅存的一座七孔石拱桥,桥下拾级而上,感觉像是在爬山。走到桥顶,可以看到古镇的全貌。势如长虹,造型秀丽,老底子从苏州坐夜航船,见到广济桥便可松一口气,哦,快要进杭州了……它连同江南的富庶、繁盛,和着桨声、船夫号子声写进了大运河500年的兴旺漕运史中。





广济桥是塘栖的骄傲,有人称它为塘栖的龙鼻,高峻挺拔。民间还有“走桥”民俗。正月十五除了吃元宵、迎花灯、猜灯谜外,还有走桥祈福的说法。


DSCF4002.JPG (46.19 KB, 下载次数: 23)

DSCF4002.JPG

DSCF3996.JPG (58.02 KB, 下载次数: 20)

DSCF3996.JPG

DSCF3993.JPG (46.44 KB, 下载次数: 20)

DSCF3993.JPG

DSCF3984.JPG (54.35 KB, 下载次数: 17)

DSCF3984.JPG

DSCF4002.JPG (46.19 KB, 下载次数: 19)

DSCF4002.JPG

点评

美人靠塘栖的廊檐在靠河的一边都建有一长溜木制长椅。长椅的椅面是两根长木头并行镶嵌在两头的墙柱里,长木与长木之间横隔着若干短木,像一架横放的梯子。长椅上还装有靠背,靠背略带倾斜。这些长椅,塘栖人叫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4 12:25
29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2:25:33 | 只看该作者
阿康 发表于 2013-4-24 10:38
谢益民、偏锋关注。继续。

到塘栖太阳还是高高的。 还是这座横卧在运河上的广济桥最夺人眼球,赶紧照几 ...


美人靠
塘栖的廊檐在靠河的一边都建有一长溜木制长椅。长椅的椅面是两根长木头并行镶嵌在两头的墙柱里,长木与长木之间横隔着若干短木,像一架横放的梯子。长椅上还装有靠背,靠背略带倾斜。这些长椅,塘栖人叫它“米床”。原来,米市兴起时,塘栖街上处处是米行,米行的进货出货都离不开船,这沿河的长椅便成了收米卖米的经营场地,堆放一些笆斗米袋之物。一到夏间,米床又成了纳凉的好去处。手执芭蕉扇,嘴衔紫砂壶,凭栏观赏运河风景,嘿,那才叫景不醉人人自醉。特别是当一些年轻的女人坐在那米床上托腮沉思、凭栏远眺,那情那景似画非画,别有一番风味。于是一些文人墨客便给米床起了个充满诗意的学名,叫做“美人靠”。
看,塘栖的夜景美不美,老骑队员的服装、精神状态美不美,坐在美人靠上,吸烟聊天赏景,这滋味美不美?



点评

D3 4月13日 晴 塘栖——龙门 102公里早起结账走人推车继续游古镇。夜色里的古镇古桥像浓妆艳饰的美女,晨色中却显得清秀脱俗。 光线好,才看清乾隆御碑。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帝南巡,考查江苏、浙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4 14:12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4 14:1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3-4-24 14:13 编辑
阿康 发表于 2013-4-24 12:25
美人靠塘栖的廊檐在靠河的一边都建有一长溜木制长椅。长椅的椅面是两根长木头并行镶嵌在两头的墙柱里, ...


D3    413    塘栖——龙门   102公里
早起结账走人推车继续游古镇。夜色里的古镇古桥像浓妆艳饰的美女,晨色中却显得清秀脱俗。






光线好,才看清乾隆御碑。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帝南巡,考查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纳皇粮情况。查得苏、皖两省积欠额巨,而浙省未予拖欠。为表彰浙省,皇帝大笔一挥,蠲免浙省地丁钱粮三十万两。并将“圣谕”刻石,晓谕官民。



郭璞井边遇上热心人,介绍塘栖的点点滴滴,如数家珍。大路正前面的小山是超山,上海人每年要来看梅花,桥墩前的石墩叫二龙戏珠,80年代造,用来保护桥墩。浙江小镇实力排名27强塘栖做榜眼,第一名瓜沥……我笑言,你干脆去做个导游吧。












IMG_7460.JPG (88.59 KB, 下载次数: 17)

IMG_7460.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