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春天chuntian 于 2013-4-23 08:22 编辑
又骑行不到20公里来到浙江省富阳市受降镇路口标识《受降厅》,进门参观方知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12月24日,富阳县城沦陷。随即日军第22师团35联队第3大队的一个中队移驻宋殿村,其中部队就设在宋作梅家里,之后宋殿相继成为日军江北指挥所和第十五军团新编第十七师团六十旅团第一〇五大队部驻地。日军在宋殿大肆修筑防御工事,在沦陷区实行法西斯统治,烧杀淫掠,无恶不作。在村南挖坑,把无辜遭其杀害的数以千计的中国同胞抛在坑里,史称“千人坑”。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战败,宣布无条件投降,浙江省富阳县长新乡宋殿村被指定为侵驻浙江和厦门地区日军投降的唯一洽降地点。1995年在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之际,富阳市人民政府拨款修复了当年洽降仪式旧址,取名为“受降厅”,并在厅内举办大型图片展——《中华民族的胜利》,陈列展出200余幅历史照片和当年洽降仪式现场部分实物,同时在宋殿村南当年日军残杀我国同胞的千人坑遗址处立碑,以此向广大人民群众及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
下午17:50骑行来到龙门古镇,我们迅速找好小旅馆,擦洗一天的尘埃和汗水,来杯小酒已解旅途辛劳。浏览古镇景区只能到明天了,据说门票68元/人,早七点之前进去无人问津。 清晨起来呼喊旅店老板开门,谁知他睡的正香悄悄推开后门我们照直进入景区。这是距杭州仅五十余公里的小镇,据传是三国孙权的故里,村内以独特的明、清古建筑群而闻名,是现今江南地区明清古建筑群中保存较为完整的山乡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龙门古镇中90%以上是吴大帝孙权的后裔,沿袭至今已是第65代了。龙门古镇是我国古代宗族聚居形态的典型,至今仍较完好地保存着明清两代建筑群与古街风貌。走进古镇,看不到皖南徽商豪宅的金碧辉煌,也体会不到在拱桥下泛舟的水乡幽情。到处是卵石铺成的小路,还有以卵石作墙垣的民宅民居,暴露原木本色的宽阔的厅堂,处处散发着山村的粗犷与清新。这里的古建筑类型是非常齐全的地面和墙体,这些功能各异的建筑物在历经沧桑和战乱之后,至今保存完好,伴随着古樟,小桥,溪流与古街,构成了古镇独特的风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