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angx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零件] 经版主同意,出一个2012 款 cervelo S5 TEAM 48车架

  [复制链接]
51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17:06:01 | 只看该作者
架子是朋友回国帮我带回来的
52
发表于 2012-12-13 17:38:50 | 只看该作者
wangxb 发表于 2012-12-13 17:02
呵呵呵,平常练车时间少,只能从器材上补补了。你最近骑车多吗?好久都没见面了哦 ...

打球現在多一些
車也不多了
53
发表于 2012-12-13 21:06:51 | 只看该作者
wangxb 发表于 2012-12-13 14:19
s5 1370g,均是56的车架重量
s5 team 1270g,就是GARMIN-SHARP车队的队车那款,我这个是48号的,实称是124 ...

上次在链轮看到墙上挂着一排~谢谢科普!
54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2:47:01 | 只看该作者
介格瓦拉 发表于 2012-12-13 11:47
详细的测评下啊。上点图。

好好谈谈,退掉算了。这样太麻烦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5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3 23:13:39 | 只看该作者
介格瓦拉 发表于 2012-12-13 11:47
详细的测评下啊。上点图。

好好谈谈,退掉算了。这样太麻烦了。

今天骑了一小时
谈不上严格的评测,只能谈谈比较主观的感受
车把比原来的车高了3mm,其他几何设定基本没有变化,除了车架以外,其他配置基本也没变,现在谈谈s5 短时间骑行的感受
(1)过90度直角弯的时候非常的稳定,这个应该和它的前叉角度偏小的关系,看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稳定的,有的人喜欢前叉角度大、很陡的,然后很过弯很灵敏,不是那么稳定。
(2)平路巡航声音比较沉闷,和TT车的声音比较接近,原来的圆管车架是稍微高亢一点,这个可能是风阻降低了的原因,不是很确定,也可能是车架相当于共鸣箱,造型变了,振动的声音有变化。
(3)平路在25-35码,这个区间段感觉比旧车明显要快,是能够明显感觉得到的快很多,如果上到40码,和旧车感觉差异不明显
(4)从低速突然冲刺的时候,脚感还是非常硬朗的,感觉不到形变。现在用的牙盘是FSA刚性相对比较差的,原地踩踏的时候可以明显看到牙盘曲柄形变的,所以反过来证明s5车架五通和下叉还是非常硬朗的。以前用的是HOLLOWGRAM的牙盘,非常硬的牙盘。这样组合对比的话,如果s5配上DA或者rotor之类的牙盘,会显得超乎想象的硬。
(5)龙腾路那边那个桥爬坡,爬了5个来回,不是冲上去,是正常的坐着踩上去,和旧车没有明显的差别,感觉都很快。
由于没有带功率计,也没有测定相对空气速度的装置,所以都是比较主观的感受。不当之处望各位指正。
56
发表于 2012-12-14 08:00:36 | 只看该作者
48架子好难看哦
57
发表于 2012-12-14 09:30:39 | 只看该作者
wangxb 发表于 2012-12-13 23:13
今天骑了一小时
谈不上严格的评测,只能谈谈比较主观的感受
车把比原来的车高了3mm,其他几何设定基本没 ...

1、3mm 的落差损失,killing me!
2、转弯灵敏,怀疑是落差减小的缘故。
3、我以为空气动力学车架是上了40以上会有明显感受。
4、我以前骑过48的s2和48的supersix hi-mod,从骑的感觉上,我觉得48的s2比48的supersix hi-mod要小,不知道你有没这个感觉。
5、巡航的声音肯定是来自你的303。我现在骑hed jet6,那个声音比ccu简直大太多了。


补充内容 (2012-12-14 09:33):
6、换套new red套件吧。低于6kg,太容易了。
58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3:00:06 | 只看该作者
介格瓦拉 发表于 2012-12-14 09:30
1、3mm 的落差损失,killing me!
2、转弯灵敏,怀疑是落差减小的缘故。
3、我以为空气动力学车架是上了4 ...



haro帮我装的,各方面都很好,刹车变速手感相当的流畅,对haro技术我还是相当信赖的。还有559,开元,蚊子,小张,等人帮我忙,表示感谢。

其他是新的2013 red套件,飞轮是旧的red,2013red会轻20g,手变是旧的forec,换新的red会轻40g,但是我感觉红色太扎眼了,也费钱,主要是这个手变头我摔了三次,一直伴随我骑车,都有感情了,骑车以来唯一没换的就是手变头了。第一年摔了三次,第二年第三年比赛都没摔,祈祷好远一直伴随我!
现在主要是牙盘比较重,又790g,期待新的rotor power牙盘来早点安装上,可以轻100克。
快拆我用的mavic的,钢杆子和钢帽子,比赛感觉放心,拍照换了zipp的,和谐点。zipp钛的好像就能轻70g。
管胎胶水我自己粘的,用了特别多,涂了很多层,感觉才放心,胎是gp4000,算重的胎了,换维多利亚的同等级胎应该可以轻40g。
坐垫是SELL ITALIA SLR SUPER FLOW,200g算重的了,我自己把坐垫改造了,加了很多东西。
反正如果折腾折腾进6应该不成问题

如果是爬坡赛,换202和维多利亚165克的胎,轮组和胎立刻减掉300g,直接进6kg。空气动力学超轻车。速度应该会有所提升,我估算了一下,如果爬惠山,大概30米差距。当然是在其他因素都不变的情况下,但是比赛往往不是这样的,任何其他人的因素,包括情绪都远远超过这些因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59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4 13:11:33 | 只看该作者
介格瓦拉 发表于 2012-12-14 09:30
1、3mm 的落差损失,killing me!
2、转弯灵敏,怀疑是落差减小的缘故。
3、我以为空气动力学车架是上了4 ...

如果能有一个台湾ibike的功率计,它可以得到车相对于空气的速度,再加上一个牙盘功率计,两个数据一对比,是可以计算出空气动力学车架实战的优势的。
侧风感觉s5比普通车架要省力明显,还有也许是因为40码以上,人很累,知觉有点麻木迟钝了的缘故
60
 楼主| 发表于 2012-12-21 12:02:38 | 只看该作者
架子和功率计继续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