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常青藤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京杭大运河骑游小分队开始南北之旅----每日即时报道

  [复制链接]
41
发表于 2012-10-14 04:45:43 | 只看该作者
常青藤 发表于 2012-10-12 16:28
还有部分队员已经先期到达北京,在那里和小分队汇合,他们的风采以后再一一介绍。

常版把人物、活动描述得非常到位。祝这次京杭大运河全程骑游成功!期待你们的精彩快报!
42
发表于 2012-10-14 05:45:34 | 只看该作者

1206201945ac082d80a4956e1a.gif (44.01 KB, 下载次数: 6)

1206201945ac082d80a4956e1a.gif
43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4 17:40: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青藤 于 2012-10-20 16:42 编辑

            今天(10.13)京杭大运河小分队从北京出发,骑行110公里,途径京杭大运河的源头通州,到达天津市的武清区。并在通州游览了大运河源头的燃灯佛舍利塔。           



         京杭大运河,是与长城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两项伟大工程。大运河北起北京(涿郡),南到杭州(余杭),途经北京、天津两市及河北、山东、江苏、浙江四省,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开凿到现在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其部分河段依旧具有通航功能。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在北方的源头所在地。燃灯塔(全称燃灯佛舍利塔,又有俗称通州塔)位于通州区北端京杭大运河西岸,也是通州的象征。
燃灯塔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建筑结构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相传燃灯佛舍利塔是为了珍藏燃灯佛的舍利而建的,塔内供奉着燃灯佛祖的遗骨,并珍藏有佛祖舍利子。燃灯塔塔基须弥座呈莲花形,塔共八角十三层,高约49米,塔内原有一尊燃灯佛石像。各面均嵌砖雕,塔身各角雕有佛像104尊,每椽悬风铎(铜铃)一枚,共有悬铃2248枚,塔悬铜铃之多为世界之最。尤其的古塔的倩影垂映在200米外的大运河上,云飞水流,绿树环拥,美不胜收,乾隆曾谓之“郡城塔景落波尖”。


        

            小分队游览了运河边的沿河长廊,欣赏了运河源头的美景,并在大运河源头又拍了集体照留影。第一天的骑行,非常顺利,队员们互相配合,互相帮助,尤其是队伍守后的老符,兢兢业业,不使一个队员掉队。
          明天他们计划骑行约30公里,到达天津,在天津游览2天。




44
发表于 2012-10-14 19:22:09 | 只看该作者

45
发表于 2012-10-15 15:3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淡定 于 2012-10-16 21:17 编辑

这次骑游活动策划精细严谨令人赞叹!
常版跟踪报道热情洋溢解说详细辛苦了.

祝骑友们沿途顺利快乐无比.

4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5 20:2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青藤 于 2012-10-20 16:45 编辑

          今天(10.14),京杭大运河小分队从武清出发,骑行40公里,于中午11点到达天津。
          天津,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国内第三大城市,地处华北平原,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经历600余年,特别是近代百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近代百年看天津”,成为世人共识。




       京杭大运河小分队下午就参观了平津战役纪念馆。
           平津战役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历时64天,由林彪、罗荣桓和聂荣臻指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在北平、天津、张家口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决战。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也是战略决战的最后一个大战役。从此,中国人民革命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局面已经基本确定。

           平津战役纪念馆位于天津红桥区,是一座全面介绍平津战役的现代化展馆。主要由多维演示馆、纪念广场、胜利花园、序厅、战役决策厅、战役实施厅、人民支前厅、伟大胜利厅、英烈业绩厅等组成。 陈列内容比较丰富,有战役决策、战役实施、人民支前、伟大胜利、英烈业绩等五个部分组成。纪念馆主体建筑雄伟挺拔、气势磅礴,既蕴含中国传统韵味,又富有现代审美风格。前区是暖灰色花岗岩饰面斗拱造型的三层展馆,古朴庄重;后区是金属材料构成的巨大银灰色球体建筑,恢宏壮观。聂荣臻元帅亲笔题写的“平津战役纪念馆”七个金色大字,镶嵌在展馆的巨大牌楼式眉额上,为纪念馆增添了光彩和神韵






          小分队仔细参观了纪念馆里的历史文物及介绍,深深感觉这些内容不仅是让人回忆,更是让人铭记,让人珍惜现在。
          今天,是徐森林,老陈,老李三人值日,今天的吃,住都由他们全权负责安排,通过这种方式,使得每一个队员都要轮流担负起活动中的责任,体会到组织工作的艰辛和繁琐,在活动中更好地互相理解,互相配合。





47
发表于 2012-10-15 21:06:53 | 只看该作者
支持!期待更多图片!
再过几年,我就退休了。到时,我也要加入到这个团队里来。

点评

很可惜,他们虽然都是带的智能手机,但没人会用手机传照片,只好等他们回来后再向大家介绍了  发表于 2012-10-16 21:35
4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6 15:51:1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青藤 于 2012-10-16 21:42 编辑

          今天(10.15)京杭大运河小分队在天津游览了一天,参观了文庙,鼓楼,傅仪旧居,张学良故居,大悲禅院,铁桥,并到美食街品尝了各种风味小吃,解了大家的馋瘾 。今天是星期一,有的景点不开放,大家只好在外面看看,不能深入到里面去神游了。

          张学良故居位于和平区赤峰道78号,是已故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于1927-1932年间的常住寓所。故居有前后两幢砖木结构楼房,前楼建于1921年,为三层带地下室;后楼为二层,建于1926年。两幢共有楼房42间,建筑面积1270.4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01.65平方米,总占地面积1.495市亩。该所建筑造型豪华、美观、大方。前楼正面二、三层设有屋顶平台;室内宽大考究,内部楼梯、地板、门窗等均采用菲律宾木料;卫生设备具全,院内广植草坪,环境优雅宁静。

           静园, 清朝最后一个皇帝溥仪于1927年迁居于此,并在此生活了四年,该建筑建于1921年,这座院子的建筑为砖木结构二层西式小楼,分为前后两栋,并有书房、库房等。园内大大小小的长廊曲径通幽,奇石清泉布满其间,故居内保留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使得溥仪居住时期的生活场景和历史事件历历在目。在这里,可以阅读出封存很久的历史和荣辱。

          大悲禅院又名大悲院,是一座位于中国天津市的佛教寺院,亦是天津市最大的佛教寺院,占地面积为4.2万平方米。大悲禅院始建于清朝顺治年间,几经修葺扩建,现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大悲殿、地藏殿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内珍藏有从魏晋到明清各代的佛、菩萨造像几百尊。目前,大悲禅院是天津市文物保护单位和特殊保护等级历史风貌建筑,也是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大悲禅院的主旨意在使人向善,洗净心灵的尘埃;唯愿世人或有所信仰或无信仰,或有所追求或无追求,皆远离烦恼,向往身体健康,生活幸福。这也是我们骑游队员参加骑游活动所追求的归宿吧。

            明天,他们计划骑行40公里,到达静海县



点评

好象玩的超计划了———开心就好!  发表于 2012-10-16 21:02
49
发表于 2012-10-16 20:59:53 | 只看该作者
周老师您,辛苦了,我们大家非常感谢你,谢谢你的及时报道。
50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7 14:48:4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常青藤 于 2012-10-20 16:49 编辑

                  今天(10.16),京杭大运河小分队从天津出发,骑行45公里,途径杨柳青,于下午2点到达天津西南部的静海县,今天天气不太好,下雨较多,有时候的雨还比较大,大家克服困难,平安到达。途径杨柳青时,参观了杨柳青博物馆。




                    杨柳青镇地处京畿要冲,系西青区政府驻地,自然景观资源丰富,休闲旅游业发展迅速。
                    杨柳青镇历史文化遗存众多,文化底蕴深厚。明清时期,是运河漕运重要枢纽,成为中国北方商贸流通和文化交流集散地,现存有明万历四年(1576年)所建,国内保存最完好明代楼阁式建筑文昌阁。杨柳青人赶大营第一人安文忠建于130年前的安家大院等名闻遐迩。位于镇中1875年建成的有华北第一民宅之称石家大院以其规模宏大、建筑华美而驰名华北。这些文化遗址与古朴的清代街衢、四合宅院、古运河风光共同构成了杨柳青淳美的风俗画卷。
                    杨柳青镇的民俗文化气息十分浓郁。起于宋代、兴于明代、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杨柳青木版年画,曾出现“家家会点染,户户善丹青”兴旺景象,被推崇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首,深刻影响了国内近百种年画,是中国民间艺术瑰宝。

                  杨柳青博物馆,在千年古镇杨柳青的石家大院,是一处有“华北第一宅”之称的晚清民居建筑群,始建于1875年。它是清代津门八大家之一石元士的旧宅,60米长的大甬道的两侧共有四合套式12个院落,所有院落都是四合套成,院中有院,院中跨院,院中套院;从寝室、客厅、花厅、戏楼、佛堂到马厩等,都反映了清末民初的文化背景和当时的民俗民风。现在陈列着杨柳青年画、泥塑、木雕、砖雕及天津民俗,细细观览,十分有趣。







          明天,他们计划骑行约80公里,到达沧州。天气预报冷空气要来了,希望他们保重身体,一路平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