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流沙一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天人合一(26楼)+ 警察王大伟教您保平安(27-28)

  [复制链接]
11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0:44:09 | 只看该作者
《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专家:刘昌伟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副组长;北京医师协会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有一种可怕的东西,它可能出现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它的存在,是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它会越长越大,导致我们偏瘫甚至失去生命。它就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此图中板块就是从劲动脉取出的粥样硬化斑块!)
   我们每个人的身体内或多或少都会有斑块存在,随着年龄的增长,斑块也在增多增大,有些人说,我有冠心病,这就是冠状动脉被这种斑块阻塞,造成管腔的狭窄,心肌供血不足使得心脏功能受限。还有些人说,我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也正是下肢动脉血管被斑块阻塞导致血流不畅,而形成腿的酸胀疼麻。每个人血管受阻塞的部位不同,造成的疾病不同,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一个地方有斑块,不代表着只有一个地方不好,血管遍布全身,有一个地方出问题有症状,意味着全身其它部位的血管或多或少的也有问题,只是还没有堵塞得很严重。
    所以,我们把斑块被比作人体内的“不定时炸弹”、“隐形杀手”,血管内如果有了斑块,我们就一直处于不知道的危险之中。斑块的形成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患者往往没有十分明确的症状,但是斑块形成以后引发的这些继发病变往往是突然发生的,有时甚至能在几分钟之内夺去人的生命,让人猝不及防,所以说“小”斑块蕴含“大”危险。从早期病变、形成、生长变大,直到最后崩溃堵塞血管,这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很多中老年人都是在斑块生长到一定程度,严重阻碍血液流动,出现头疼、头晕等症状的时候才来就诊,其实在这之前斑块已经存在很久了,只是没有症状或者症状不明显,没有人注意。
    血管的任何部位都可能长斑块,但是有一种形状的血管最容易出问题,您估计是“l”形,还是“Y”形,还是“S”形呢?想象一下吧,河中最容易沉积泥沙的段落是哪里呢?正是转弯、分叉的部位。河流中的泥沙容易在转弯或者支流汇入的地方沉积下来,血管也是一样,所以Y形的血管最容易有斑块形成,造成阻塞
    脖子上的颈动脉就是“Y”形的,如果颈动脉破裂或者堵住了,大脑的供血就会有问题。大脑是一个特殊的需氧器官,对氧气的需求量非常大,在心脏每分钟的搏动输出量里,约有十分之一供应脑部,而两根颈动脉为脑组织提供80%以上的供血。由于颈动脉“地处”心脏和大脑的通路中间,如果颈动脉上的斑块破裂,掉下一些“小碎屑”随血流流向远端(大脑方向),就可能会出现头晕、一过性视物模糊等症状,如果斑块破裂掉下“大块”,可能造成脑血管的栓塞,脑中风发生。所以说颈动脉非常重要,它是导致中风偏瘫的重要原因,有近一半的脑中风祸起颈动脉狭窄。
  刘伟昌专家特别嘱咐:查血检有高胆固醇、高血脂的一定要检查颈动脉彩超,如医生说劲动脉狭窄,供血不足,你一定要追问医生,动脉狭窄程度---即动脉堵塞程度,如在50%或以上就要与大夫联系,必要进行手术去掉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12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2 20:59: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22 20:59 编辑

                 一个将血管壁清理干净的有效方子   
    下面是一个已经患有血管壁硬化时,也就是已经患了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病时一个将血管壁清理干净的非常有效的方子(血管壁清理干净了,血管的管腔就变大了,血流就通畅了,心肌的细胞就能得到血液供应了,也就不会因为心肌缺血得不到血液供应而发生的心绞痛了)。
      
                       
丹参
天麻
田三七

   
                                
山楂
西洋参
瓜娄壳
何首乌
以上这七味药的分量都是相同的,20克就全部是20克,40克就全部是40克,100克就全部是100克。然后将这七味药全部放在一起打成粉。
将打成粉的七味药用一个比较好的可以密闭的防潮的保鲜盒里(防止药物霉变)然后每天早上一小勺,晚上一小勺。经常出差的人也可以将药粉装在零号的空胶囊壳里(药店有售),早上吃五颗,晚上吃五颗。
     有冠心病的人除了每天服用扩血管的药物以外(扩血管的药物是治疗病的标)。再吃这七味药(七味药是治疗病的本)能使病情康复。不过要记得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这句话。一般半年下来心绞痛的人心前区都不会疼痛了。

点评

谢谢啦,好心加热心的师傅.  发表于 2012-10-23 10:15
13
发表于 2012-10-22 23:32:4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桂林山水 于 2012-10-22 23:43 编辑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2 20:44
《血管发出的求救信号-1》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专家:刘昌伟  北京协和医院血管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


首先得感谢本帖楼主的热心与善意。我们为健康而骑车锻炼,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必要,我想~大家也会欢迎的!
你的另一帖《构图进阶指南》——它从作画的角度,谈摄影的构图——浅显易懂。我想~它也一定会给老年朋友在骑游摄影过程中带来快乐与帮助的!
在此,再次地感谢你的热心!!!

14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09:53: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流沙一砾 于 2012-10-23 09:56 编辑
桂林山水 发表于 2012-10-22 23:32
首先得感谢本帖楼主的热心与善意。我们为健康而骑车锻炼,了解这些知识,很有必要,我想~大家也会欢迎的 ...
谢谢,谢谢。
很乐意为骑友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码字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 过程。说来这也是乐事一桩。

点评

能互相交流学习,真好啊~今又是重阳,登高快乐啊~  发表于 2012-10-23 10:30
15
发表于 2012-10-23 13:3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阿康 于 2012-10-23 13:30 编辑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3 09:53
谢谢,谢谢。
很乐意为骑友们做点力所能及的小事,码字的过程也是自己学习的 过程。说来这也是乐事一桩。


长途骑行中尤其要多吃香蕉!谢谢楼主介绍。

点评

我也喜欢吃香蕉,现在水果中香蕉相对还算便宜,家人不喜欢吃就不大买,有些纠结。  发表于 2012-10-23 17:24
16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3 21:14:24 | 只看该作者
最好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
专家吐真言,医生永远是无奈的
背景  纪小龙,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军解剖学组织胚胎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抗癌协会淋巴瘤委员会委员、全国全军及北京市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专家,每年在病理会诊中解决疑难、关键诊断1000例以上。
  我是做病理研究的。说到病理学,老百姓了解得不多。在国外叫doctor's doctor,就是“医生的医生”。因我们每天干的活,都是给医院里每一个科的医生回答问题。并不是我们有什么特殊的才能! ,而是我们都有一台显微镜,可以放大一千倍,可以看到病人身体里的细胞变成什么样子了,可以从本质上来认识疾病。

最好的保健就是顺其自然
我认为,最好的保健是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强调外因的作用,而是按照自己本身生命运动的规律,去做好每一天的事情。小孩、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各有各的规律,各有各的自然之道。大家都吃保健品,保健品毫无作用。男人喜欢补肾,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要补肾。男性的强壮和性能力,是由身体里的男性激素决定的,不是用什么药物、吃什么食物能够补充的。
化妆品只能用作心理安慰。有的人皮肤乾燥,抹一点润滑的保持水分,那是可以的。但是想用化妆品变得年轻,今年20明年18,那你就上大当了, 能变美白,更是胡扯。
皮肤的黑和白,决定於皮肤里黑色素细胞产生的色素多和少。我去美国的时候专门考察过,黑人、白人皮肤里的黑色素细胞都差不多,差在细胞产生的色素是多是少。你以为抹了药,就能让细胞产生的色素多一点或少一点,这是做不到的。很多化妆品抹上去之後确实有效果,但它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等於刷浆,你的黑色素细胞是永远不变的。
每个人的皮肤都有7层细胞。如果你去做美容,磨掉3层,就像原来穿著厚衣服,看不到里面的血管,现在磨薄了,血管的红色就明显,看上去就红润了,像透光一样。所以你做美容以後,会又红润又光亮,显得年轻了。不过,人的细胞替补是有次数的,假如能替补50次,你早早的就消耗掉了,等你老了,再想替补就没有了。
还有运动。咱们可以运动,但是不能透支。任何运动形式都有它最佳的频度和幅度,好比说心跳,正常人1分钟跳70下,你不能让它跳120下、150下,那不是最佳的运动限度。运动的时候,不能超过身体里细胞所能够承受的限度。许多运动员都不长寿,因为他的运动强度超过了应该承受的频度和幅度。就像蜡烛,燃烧得特别旺,生命一定很快就结束了。  
我们说,平时大家心跳是70下80下,不过成年累月都是这种状态也不是好事。如果你每个礼拜有一次或两次,让心跳达到100甚至120(最好不要超过150),你的血液加速流动,等於给房间来了一次大清扫。一个礼拜左右彻底清理 一两 次,把每个角落里的废物都通过血液回圈带走,有助於你身体的代谢。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
  医生的诊断有三成是误诊。如果在门诊看病,误诊率是50%,如果你住到医院里,年轻医生看了,其他的医生也看了,大家也查访、讨论了,该做的B超、CT、化验全做完了,误诊率是30%。
人体是个很复杂的东西。每个医生都希望手到病除,也都希望误诊率降到最低,但是再控制也控制不住。只要当医生,没有不误诊的。小医生小错,大医生大错,新医生新错,老医生老错,因为大医生、老医生遇到的疑难病例多啊!这是规律。中国的误诊和国外比起来,还低一点儿。美国的误诊率是40%左右,英国的误诊率是50%左右。
我们应该正常看待误诊。误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太复杂,一时说不清,但是可以告诉大家一个原则:如果在一家医院、被一个医生诊断得了什么病,你一定要征得第二家医院的核实。这是个最简单的减少误诊的方法。
有一些不是误诊的问题。比如说脂肪肝,它不是病。在20年前,不管哪本书上,都不会专门有这个词儿,这全是B超惹的祸。有了超声这个仪器,把探头往你的腹部一放:哦!你是脂肪肝!这个词就叫出来了。
我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我在解剖之前,先给超声科打电话,让他们推一个超声机到解剖室,在打开腹部之前超一下,看有没有脂肪肝,然後打开来验证。有时候他们说:没有,打开一看:这不是黄的脂肪吗?有的正相反。所以超声诊断脂肪肝是不准确的。
身体里脂肪多,你的肝脏里脂肪一定多,问题是脂肪多了,给你带来什么疾病没有?我们做了很多解剖,没有发现一个肝脏的硬化、肝脏的损伤,是由於脂肪肝引起的。有人说你现在是轻度脂肪肝、过两年变重度脂肪肝,然後就变肝硬化,最後是肝癌,说这样话的人没有任何证据。
还有酒精肝,都以喝酒对肝损害最大。酒精叫乙醇,乙醇到了肝脏,在那里分解,像剪刀一样,把两个碳的分子剪断,最终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呼出去,水尿出去。如果你的肝脏里都是这样的剪刀,你害怕喝酒干什么?关键不是对肝的损伤,肝细胞死了可以再生,关键是对神经细胞的伤害。人体里只有神经细胞是生下来多少个,一辈子都不会再增加一个,只会减少。喝酒每喝醉一次,都要牺牲一批神经细胞。

癌细胞是杀不死的
我对癌症的兴趣,从70年代上学时候就开始了,到现在已经30多年了。开始的时候充满了幻想、充满了激情。我认为把所有的时间精力都用来鼓捣癌症,总能鼓捣出名堂来吧!1978年第一届招收研究生,我就直奔著癌症去了。结果搞了半天,发现原来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每个新方法一出来,我就去鼓捣一阵,最後一个个都破灭了。
我感觉最悲惨的就是:送进来一个十几岁的中学生,已经全身转移、扩散了,他还不明白,还想回去上学。我去查房的时候,这个小朋友就问:爷爷,我什么时候能够上学啊?我怎么回答?我如实告诉他, 面对这幼小的一个生命,我怎么能说得出来?我如果隐瞒,等这个孩子到了最後阶段,就会知道我是在说假话,我再去看他,他还能信任我吗?中晚期的时候,你去治疗癌细胞,想把癌细胞杀死,这个思路是错的。癌细胞是杀不死的!你不要指望通过医学的办法,来解决你的癌症问题。那么要用什么办法呢?我打个比方:任何癌症,就像一个种子,你的身体就是一片土壤。这个种子冒芽不冒芽,长大不长大,完全取决於土壤,而不是取决於种子。种子再好,土壤不适合,它决不会长出来。怎么改善这个土壤?这是现在研究的课题。
我们提倡健康体检。早期的癌要治好很简单,问题是怎能发现。傅彪最後也到我那里去看病,他是肝癌。肝癌多数都经历了乙肝、丙肝,然後是肝硬化,第三步到肝癌。细胞变成癌要5到10年!肝脏受到攻击,1个变2个、2个变4个,像小芽冒出来一样,然後一点一点长大。你每过半年查一次的话,它决不会长成两三公分的癌!只要提前治,在两三公分以前,肝癌都可以手到病除。
像傅彪这样的案例,如果提前诊治,不是老说工作忙,是完全有办法挽回的。但是他找到我的时候,已经没办法控制了。他的肝脏切下来我也看到了,太晚了,不可能再活下去。那时别人还骂我说:人家手术以後不是好好的嘛!你怎说人家活不长?
我可以肯定他活不长。他的癌细胞像散芝麻一样,在肝脏里铺天盖地到处都是,怎能活得长?有人说换肝就可以了。癌细胞很聪明,肝癌细胞最适合生长的环境是肝脏,肝脏里面长满了,它就跑别的地方去了,等你换了一个好肝,四面八方的肝癌细胞都回来了!没有用的!
我们有责任早期发现肿瘤、早期治疗。如果是晚期,我建议针对生存质量去努力,减轻痛苦,延长生命。针对晚期癌症的治疗不需要做,因为没有用。
作为医生,我给自己只能打20分。为什么?有三分之一的病医生无能为力,有三分之一的病是病人自己好的,医学只解决三分之一的病。而这三分之一的病,我也不可能解决那么多,我能打20分就很不错了。
 做医生这么多年,我有一种感慨:医生永远是无奈的,因为他每天都面临著失败。

@@@@@@@@@@@@@@@@@@@@@@@@@@@@@@@@@@@@@@@@@@@@@@@@@@@@@@

    90%的病 自己会好 虽然说法很另类,但我相信『90%的病自己会好』这是真的。
不过,有很多医生根本就希望你经常回诊……
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胆固醇过高、肥胖、痛风、便秘、胃溃疡、头痛、腰痛、过敏、失眠、自律神经失调…… 这些占门诊百分之九十的病,实际上不必吃药就会好,你能想像吗?
冈本裕是日本脑外科医生,同时专长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与研究。他最出名的就是「尽可能不开药」,但他治疗与给过建议的慢性病及癌症病患,复发率却很低,这是怎么办到的?
本书在日本,九个月就畅销三十万册,是作者冈本裕医师二十多年,诊疗观察的经验结晶。他指出:当个「聪明」患者,比当个医生眼中的「好」患者,你得到痊癒的机率更高。
关於 看病吃药,他指出––
◎ 「好患者」就是会定期回诊的病人,因为会替医院带来稳定收入。
◎ 不是不吃药,而是吃药要有期限,如果一直吃不好,就要检讨原因。
◎ 血压高未必需要吃药,压力大、作息乱才是脑溢血主因。
◎ 血糖标准降低,於是糖尿病患者暴增几百万人,但并非都需要吃药。
◎ 胆固醇愈低愈好?其实胆固醇在 220∼ 280 mg/dl 的人,最长寿。
◎ 新陈代谢症候群,根本不必看医生。
◎ 连医生都未必知道,肠子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
◎ 制酸剂并不能治疗胃溃疡,原因何在?
◎ 常吃头痛药,会刺激交感神经,可能引发其他疾病。
◎ 腰痛别穿紧身搭,更别马上贴酸痛贴布。
◎ 过敏、湿疹,不用擦药膏,多摄取发酵食品,就可以治好。
◎ 抗忧郁药物,可能让人更不开朗。
◎ 晚餐不要太晚吃,就能改善失眠。

冈本医生提出几点 养生的好习惯
他说,想要不生病,最好能––
◎ 别让养生成为压力,再养生的食物,吃起来好吃才是最基本的。
◎ 量量体重,就能看出营养是否失衡。
◎ 坐姿不前倾,就能改善很多疼痛症状。
◎ 按摩手指,就能维持自律神经的平衡。
◎ 按摩小腿部,可以改善全身血液循环。
◎ 按压百会穴,刺激内分泌,提高自癒力。
◎ 洗澡冷热水交替,能远离感冒。
◎ 把看电视改成,每天散步一小时或六千步,半年体重九十变六十。
◎ 睡觉不只是休息,睡足七小时,才能彻底修复人体自癒力。
◎ 不可以用病患的身分去看病,而要以顾客或朋友的对等身分。
◎ 聪明病患会设法让医生讲出「因为你是私下问,我才会老实说」的医疗建议。
这14种 提高自癒力的生活习惯,有多达 2400名癌症与慢性病患在使用,就算不全部执行,
只做到六、七成结果一样很显著。
他的临床数据显示:病患在淋巴球数的增加、生活品质的提高以及存活率的提升,都得到显著的改善。

点评

谢谢.非常好的转载.  发表于 2012-10-24 10:56
17
发表于 2012-10-24 05:25: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高家庄 于 2012-10-24 05:26 编辑

宣传,普及医疗卫生知识- - 楼主的功德无量!

点评

功德无量是菩萨,我是一位传递者。  发表于 2012-10-24 08:54
18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4 21:01:52 | 只看该作者
警戒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19
发表于 2012-10-24 22:39:57 | 只看该作者
流沙一砾 发表于 2012-10-24 21:01
警戒十个喝水的坏习惯

能否把图片压缩成横800像素,我是老式的电脑,像素太大的图片,在我的电脑上不能看到全部。

点评

还有办法,用世界之窗急速浏览器,下载速度快,特别适合老式电脑。另外浏览器右下角用鼠标可随时放大或缩小网页,使用很方便。  发表于 2012-10-24 23:45
当然可以,早说呀,我一直以为把图片压缩成横800像素看起来最舒服。接受建议,以后发图全部压缩到800像素。  发表于 2012-10-24 23:40
20
发表于 2012-10-25 10:33:40 | 只看该作者
如果用鼠标点击图片,那也可以把图片缩小显示出来,不过,每一张图片都要这样点击缩小,然后再恢复,再点击下一张,很麻烦的。用800像素,只要用鼠标的滚轮就可以连续地往下看了。

点评

就是不看图片,只看文字,页面字体根据需要放大缩小,用起来也挺爽的。  发表于 2012-10-25 11:43
不是点击每张图片,是点击浏览器按钮,点击一次,整个页面文字图片全部缩放。(微软浏览器无此功能)  发表于 2012-10-25 11:4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