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叶和贵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全程骑游东北三省(7:5 )消息……………54

  [复制链接]
251
 楼主| 发表于 2013-9-6 22:26:10 | 只看该作者

推荐一篇好文章:

………云龙 :记28年前的一次骑车远征 ………



       近来天气酷热,白日不敢骑车出行,呆在家里翻箱倒柜,无意中找出一张旧照,那是我在28年前的一次骑车远征在途中的留影。那年我34岁(如今已62岁了),虽说此前已经早已开始骑南京、扬州、杭州等地了,但远程没骑过。记得那年的七月同样酷热难耐,柏油马路被毒日头晒得像面团似地柔软,我那时正当壮年,全然不顾这些,骑上那辆永久牌老坦克公路车(5速)就踏上了征程。先是骑到黄山,然后穿过太平湖到九华山,最后经过湖口抵达庐山,用了8天时间完成,全程有1000多公里,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远征。

    那时的路况极差,都是石子路和畸形的柏油路,骑在上面颠簸不堪,加上烈日暴晒,一路上频频炸胎,不得时不时停下来补胎。在八十年代时骑车出行根本无任何骑行装备,(无头盔、骑行服、手套、射灯、水壶架、码表、驮包和行李架)手上缠着布带,脚穿普通的平底球鞋,换洗衣物装在背包里直接绑在坐垫后,在龙头上绑个水壶,灌上凉水,连喝带冲凉。车把上再挂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干巴巴的大饼,饿了就啃一口饼子,(那时候没有超市和加油站可补给)唯一的奢侈品——居然戴了一副当时算是时髦的“蛤蟆镜”。可想而知那时候的条件是如此的艰苦!就这样我一路忍着饥渴疲惫和太阳的暴晒,硬是一直坚持骑到庐山,等回到上海时口袋中仅剩下一元钱了,差一点沿途乞讨!






今日又找出来一张老照片,那是在29年前我孤身一人用一天时间骑往莫干山镇住下,第二天从南坡骑往莫干山顶,第三天返回上海,全程约500公里。照片是在景区摄影点拍的,摄影人说他在此摆摊多年还从未见有人能将车骑到山顶,于是免费为我拍照,并负责给我寄到上海家中。此后的岁月里莫干山我又骑车去过三次。

(未经允许,全文照搬,云龙见谅)







点评

给个原文的链接,也算是对作者的尊重  发表于 2013-9-6 22:35
252
发表于 2013-9-6 22:46:37 | 只看该作者

253
发表于 2013-9-7 09:2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xuxuxu88 于 2013-9-7 09:22 编辑

        近来天气酷热,白日不敢骑车出行,呆在家里翻箱倒柜,无意中找出一张旧照,那是我在28年前的一次骑车远征在途中的留影。那年我34岁(如今已62岁了),虽说此前已经早已开始骑南京、扬州、杭州等地了,但远程没骑过。记得那年的七月同样酷热难耐,柏油马路被毒日头晒得像面团似地柔软,我那时正当壮年,全然不顾这些,骑上那辆永久牌老坦克公路车(5速)就踏上了征程。先是骑到黄山,然后穿过太平湖到九华山,最后经过湖口抵达庐山,用了8天时间完成,全程有1000多公里,这是我终生难忘的一次远征。

         那时的路况极差,都是石子路和畸形的柏油路,骑在上面颠簸不堪,加上烈日暴晒,一路上频频炸胎,不得时不时停下来补胎。在八十年代时骑车出行根本无任何骑行装备,(无头盔、骑行服、手套、射灯、水壶架、码表、驮包和行李架)手上缠着布带,脚穿普通的平底球鞋,换洗衣物装在背包里直接绑在坐垫后,在龙头上绑个水壶,灌上凉水,连喝带冲凉。车把上再挂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的是干巴巴的大饼,饿了就啃一口饼子,(那时候没有超市和加油站可补给)唯一的奢侈品——居然戴了一副当时算是时髦的“蛤蟆镜”。可想而知那时候的条件是如此的艰苦!就这样我一路忍着饥渴疲惫和太阳的暴晒,硬是一直坚持骑到庐山,等回到上海时口袋中仅剩下一元钱了,差一点沿途乞讨!


        今日又找出来一张老照片,那是在29年前我孤身一人用一天时间骑往莫干山镇住下,第二天从南坡骑往莫干山顶,第三天返回上海,全程约500公里。照片是在景区摄影点拍的,摄影人说他在此摆摊多年还从未见有人能将车骑到山顶,于是免费为我拍照,并负责给我寄到上海家中。此后的岁月里莫干山我又骑车去过三次。



这样的好事,不多不多,多乎哉!

254
 楼主| 发表于 2013-9-28 21:4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和贵 于 2013-9-30 12:42 编辑






……四天前刚拜访过武大郎的后代今晚又在央视见面……





     “延吉队六省自助游”四天前去了《武植祠》,不巧今晚8:00央视四套《清河往亊》中又见到了那位口若悬河的武大郎后代:武书常!


     明5:05、    13:30重播!   什么武大郎不但没死还有后代!也没卖过烧饼!更是朝庭官员!亊后大家都认为他吹牛。看来确是如


此!有关“延吉队六省自助游《武植祠》”报导请见本人2010年帖213——214页


———左二者(武书常)









点评

有感于清河:9月中旬骑行经过,不料骑错而误时费力。  发表于 2013-10-18 19:28
255
 楼主| 发表于 2013-10-9 20:54: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和贵 于 2013-10-9 21:07 编辑




………也谈如何减少长途旅游途中的疲劳………




      如果大巴旅游1、2天,3、5天内坐同一个位置,不过份觉的疲劳。如一、二拾天都这样,难免
有种难受感,首先视觉疲劳(总是一个视觉方向),其二肢体疲劳(总是一个体位),再则是神
经疲劳。

——所以在长途旅游途中尽可能变换坐位,以改善坐恣产生兴奋点。同时体显“公平、公正”——每位游客都
能坐第一排,但也坐过最后一排!——这是与“国际接轨”——统称“国际惯例”。

——参与
骑友俞人盈组织的“广西、北越”游时,一車人都被导游“国际惯例”过!
(待续)



“延吉队20日五省游”返沪途中张导推荐《刘淮海》为大家表演










点评

我最怕的是乘大巴去旅游。有一次在乌鲁木齐乘旅游大巴去喀纳斯等地旅游坐了四天的车 搞得我背疼的要死脚也伸不直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10-11 16:15
256
发表于 2013-10-10 12:32:33 | 只看该作者



         



            


257
发表于 2013-10-11 16:15:59 | 只看该作者
叶和贵 发表于 2013-10-9 20:54
………也谈如何减少长途旅游途中的疲劳………

我最怕的是乘大巴去旅游。有一次在乌鲁木齐乘旅游大巴去喀纳斯等地旅游坐了四天的车
搞得我背疼的要死脚也伸不直要多难受有多难受。
258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5 19:38: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和贵 于 2013-10-28 09:44 编辑
dijuyan 发表于 2013-10-11 16:15
我最怕的是乘大巴去旅游。有一次在乌鲁木齐乘旅游大巴去喀纳斯等地旅游坐了四天的车
搞得我背疼的要死脚 ...





……也谈如何减少长途旅游途中的疲劳(二)……



一游20天原决定采用“摸彩”决定坐次!坐位“好、坏”全凭每个人运道!这样势必宦是宦、庶民永远是庶民!最后———大家决定与“国际接轨”——采用“国际惯例”!办法如下:

一;自由组合、自定坐位:上車前几天列一张客車坐位表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依次类推

参游的人员在出游前几天:按“自由组合”原则在上述号码下方写上名字(并记住这坐位号)!如四人以上的,则在前后或左右号码下方均写上大名——直至写满为止。注:正式出游的第一天,按以上自定坐位号入坐!———避免混乱状态
——待续









259
发表于 2013-10-16 18:49:57 | 只看该作者
叶和贵 发表于 2013-10-15 19:38
……也谈如何减少长途旅游途中的疲劳(下)……



家中有亊错过只能下次了

260
 楼主| 发表于 2013-10-18 22:11: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叶和贵 于 2013-11-28 10:34 编辑
WZB 发表于 2013-10-16 18:49
家中有亊错过只能下次了






……也谈如何减少长途旅游途中的疲劳(三)……




二;每天向后退一排、最后的坐第一排!

上車第一天每位骑友都入坐自定的位子,没有出现一絲混乱。

特别坐在最后一排的,没有一点委缺感!因为明天就“解放了”(坐第一排)。原坐第一排的向后退一排………依次类排―――真正体现“公平、公正”!

老愈生拍有人忘记(坐号),每人发一张有各人坐号的小纸条。………幸苦啦

(——参与骑友俞人盈组织的“广西、北越”游时,一車人都被导游“国际惯例”过! 而且 每天向后退三排!结果九天里坐过二次第一排!)


三:笫九天左右各二排互换

一个轮回八天(视坐位排数)后:例右侧窗口的应坐左侧走道!……………依次类推


每天向后退一排、最后的坐第一排!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