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构图知识介绍(2) 除了黄金分割,还有什么常用的构图呢?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对角线,线条排列,V字划分等等。 上下对称 这是典型的上下对称构图。一般情况都以中间为基础,如水面或者大理石/不锈钢之类能产生倒映效果的作为对称面。不过单纯的上下对称(或者左右对称)都会有些死板,所以对称构图经常加些变化的元素,让画面更为丰富。特别是在黄金位上点缀,会更加出色。
这张照片就是加了两个“不稳定”元素来丰富画面,一个是用柳枝来“破坏”纯上下对称的局面,让布局更生动,一个是等了一个人出来,当然这也是机遇了。 这张同样是用了上下对称的构图方式,同样是用了垂柳来打破保守的局面。所以任何一种构图方式,都可以变化出新的味道出来。 左右对称 左右对称,一般用于拍高塔,瓦片,对门,马路等等。我最近比较懒,只能翻些旧片做例子了,呵呵。 这是比较典型的左右对称方式,当中有些变化,天空的月亮和小道的三轮车,如果少了这些,照片就太单调了。 其实还有一些例子的,只是旅游日志还没放出来,就先不贴了,以后再补吧。 对角线 一般人会认为这是黄金分割的构图,其实,黄金点上的日落,只是陪体,近镜的油菜花拉成对角线才是主角。 这张也是变化中的对角线。现实中很多照片都用了变化的构图方式,所以构图是死的,人是活的,现场把握很关键哦,别一本通书看到老,活用,才能闪光。 这也是活用对角线的一个例子,越是不经意,越好。 这张对角无懈可击了吧? 线条排列 这次江苏行,其实在拍摄的时候就立心抓点素材,以后开这堂构图课,如下面的照片也是。 这张照片没在日志中贴出来,原因只有一个,线条排列不太明显,而且没有亮点,死板了点。 有时,只拍线条,照片也很好看。 拍梯田,大部份就是因为梯田的线条非常好看。当然,如果加些点缀就更棒了,这也是为什么“摄影团”会安排红衣姑娘穿梭在田基上,又或者放牛娃拉牛之类的,就是为了加些亮点,让片子更生动。试想这片子右下角黄金位,有个斗笠老人在耕作,那该多妙啊,哈哈哈。 这张也是用线条作背景的,朋友们没留意线条,是因为两灯对角拉线明显,而前灯黄金位太抢眼了。 路灯,栏杆,都是很好的线条排列构图方式,当然,死板地排列是无味的,还要加些元素,如黄金构图基础等。 V字划分 很多风光片子都有V字构图,特别是拍众山之类的话题,或者,把V字活用和变化一下。 这是比较灵活的V字,原意是拍对岸上下对称构图的,但对岸拍清了不好看,所以变作了背景。前景本无V字,选位时找了个凹位来拍,就成了变化中的V字了。很多风光片都要因地制宜,总不能把大山都砍成V字是吧? 拉近变化的V字,让构图更夸张。 推远变化的V字,让画面平实有可观性。 V字构图的变化太多,风光片中常能找出来,有没有慧眼,看你罗。这张,够V字了吧?
小结 记得学美术时,老师教过,画画就是点线面的结合。摄影也应该和作画大同小异。很多人说画画是创作,摄影的写实,这话是有道理的,但如何在写实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角度去表现,我想,这就是摄影中的创作了。 无中生有地开了这么多堂课,越来越觉得自己黔驴技穷,实在写不出什么东西了,但摄影的创作欲望,却无法停止。很高兴大家能参与这个互动的交流学习,要感谢是朋友们不断地用行动鼓励我坚持写下来。 没错,我们到现在,讲的都是摄影基础中的基础,排除摄影的天才成份,为什么有些人拿起机子就忘了构图或主题,为什么有些人按下快门时就想好了表达方式?原因只有一:功多艺熟。如何才能迅速提高?窍门也只有一:将勤补缺。那怎样才能拍出与众不同或者技高一筹的作品呢?答案很简单:巧借活用。 祝影友们在写实中找到创作,在创作中得到快乐。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