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一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汇柳州路26人《上海—千岛湖—黟县—婺源》骑游线路介绍

  [复制链接]
7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7:0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03 编辑

    部分同志从深度镇坐船到淳安镇(千岛湖镇),坐船观看千岛湖沿湖风景

七里扬帆-003.jpg (123.36 KB, 下载次数: 0)

七里扬帆-003.jpg

七里扬帆-004.jpg (124.19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04.jpg

七里扬帆-005.jpg (120.01 KB, 下载次数: 1)

七里扬帆-005.jpg

七里扬帆-006.jpg (121.52 KB, 下载次数: 3)

七里扬帆-006.jpg

七里扬帆-007.jpg (121.31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07.jpg

七里扬帆-008.jpg (121.25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08.jpg

七里扬帆-009.jpg (120.69 KB, 下载次数: 1)

七里扬帆-009.jpg

七里扬帆-010.jpg (123.03 KB, 下载次数: 1)

七里扬帆-010.jpg

七里扬帆-011.jpg (120.86 KB, 下载次数: 3)

七里扬帆-011.jpg

七里扬帆-012.jpg (123.56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12.jpg

七里扬帆-013.jpg (120.54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13.jpg

七里扬帆-014.jpg (124.06 KB, 下载次数: 1)

七里扬帆-014.jpg

七里扬帆-015.jpg (123.53 KB, 下载次数: 1)

七里扬帆-015.jpg

七里扬帆-016.jpg (123.62 KB, 下载次数: 4)

七里扬帆-016.jpg

七里扬帆-017.jpg (121.88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17.jpg

七里扬帆-018.jpg (120.77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18.jpg

七里扬帆-019.jpg (123.01 KB, 下载次数: 2)

七里扬帆-019.jpg

七里扬帆-020.jpg (121.98 KB, 下载次数: 1)

七里扬帆-020.jpg

七里扬帆-021.jpg (124.4 KB, 下载次数: 0)

七里扬帆-021.jpg
7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7:18: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04 编辑

    4月13日:全程骑行:106.5公里,平均速度:17.1公里,住宿:桂林家,12元/1人。
    徽州古城景点门票:10元,60岁以上至70岁以下半票:5元、一早进去不要门票;
    棠樾牌坊群及鲍家花园景点门票:130元、60岁以上至70岁以下半票:65元、70岁以上免票;
    D8、歙县出发(歙县古城、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太白楼、棠樾牌坊群、许国石坊)→徽州区(岩寺镇改走 S215 )(鲍家花园、许国石坊)→屯溪(屯溪老街)→新谭镇→万安镇(万安古镇)→改走 S103 省到→休宁15KM→兰渡→齐云山镇(齐云山风景区)→渔亭镇12KM→ S218 省到→黟县(西递);

1001-歙县.jpg (124.34 KB, 下载次数: 0)

1001-歙县.jpg

1002-歙县.jpg (123.87 KB, 下载次数: 2)

1002-歙县.jpg
7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7:25: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05 编辑

    歙县古城——歙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位于杭州、千岛湖、黄山、九华山旅游线的中心点,徽杭、芜屯公路在此交会,皖赣铁路穿越而过。这里山明水秀、风光旖丽。境内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园林、长亭、古桥、石坊、古塔到处可见,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主要景点有太白楼、新安碑园、太平古桥、许国石坊、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渔梁坝等。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牌,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
    新安碑园紧邻太白楼——此景区将碑园与园林溶为一体,整个建筑依山就势,多式花墙、漏窗、洞门相互通透,碑廊曲折起伏蜿蜒200多米。高处立亭,洼处蓄池,竹影婆娑,为徽州私家花园的风格,其园筑于披云峰上,有峰有楼有水,虽然咫尺之地,却是博大胸怀,饶有山野情趣。碑园的廊龛中,陈列着歙县明万历年间收藏家吴廷收藏、镌刻的《余清斋贴》,以及歙县明崇祯年间收藏家吴桢所刻的《清鉴堂贴》。这两套碑贴共200余块,收集自晋至明历代中国书法大师代表作,精心雕刻,人称稀世珍本。日本藏有这套碑贴的完整拓本并视为法贴。
太白楼前的太平桥,俗称河西桥,建于明弘治年间,为多孔巨型石拱桥的代表。传说,古代民间只准建单孔桥,造双孔便有欺君之罪。歙县一寡妇为修善事,建造了这座16孔桥,因为双数而犯了王法,钦处剥皮之刑,致使此寡妇含冤而死。所以后人称太平桥为“人皮桥”,也有称“寡妇桥”的。
    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少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搏得皇上“加恩眷酬”。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型,石柱、梁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刻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翱翔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12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石坊所有题词,均出自许国门生著名书法家董其昌之手,使得整座石坊更显得豪放、华丽、威严。
    斗山街座落于歙县城内。这条古街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陶行知纪念堂、行知公园均在歙县城内。纪念馆旧为崇一学堂,为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幼年就读之所,内陈有陶行知遗物和著名遗联“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宋庆龄为陶行知纪念馆题辞称之为:“万世师表”。
    歙县城内还有二座谯楼,一为南谯楼,俗称24根柱。据地方志记载,此楼建于隋末,宋、明二代多次重建。现存的南谯楼基本保持宋代的建筑风格,特别是其中的“排栅柱”,乃正宗宋代“营造法”,今已很难见到。东谯楼又名阳和门,原为钟楼,建于明弘治年间,为重檐式的双层楼阁。这两座谯楼咫尺相望。渔梁坝始建于宋,迄今千年。它横截练江,使坝上水势平坦,坝下激流奔腾。出渔梁坝不远有一古桥,名曰紫阳桥,朱熹之父朱松曾在桥南结庐而居,朱熹自闽归省,也流连于此。
7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7:31: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08 编辑

    鲍家花园——鲍家花园,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她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
    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无锡蠡园梅园齐名,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经修复重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现已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文化遗产及世界吉尼斯纪录。花园占地近350亩,收藏盆景作品近万盆。荟萃海内外盆景流派精华,广纳各方花草滕树之名贵,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为一体,是景区内最具徽文化魅力景点。
    鲍家花园系春秋名相"管鲍之交"鲍叔牙后裔;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庄园。与当时苏州拙政园、无锡蠡园并称“江南三大私家名园”。部份受损于太平天国战乱,现已按原貌修旧如旧恢复之。
    鲍家花园占地360余亩,收藏盆景作品近万盆。荟萃海内外盆景流派之精华,广纳各方花草藤木之名贵,融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于一体。为当今中国最大、最美、最具特色徽商贵族庄园。现已正式申报非物质世界遗产及世界"吉尼斯"记录,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母”,盆景爱好者之“麦加”。
    园内收藏的盆景精品更是世间稀有之珍奇,美的几乎让您感到窒息;美的令您心屡震撼,叹为观止。深受高端名流、文人雅士之青睐,到此一游,终身无悔。
    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赞曰:“古风今尚在,新景更迷人”。
    中国著名旅游学专家魏小安称:"鲍家花园源于徽文化,却超越了徽文化,发展了徽文化,是盆景之“绝唱”,园林之“离骚”。
    全国政协副主席李贵鲜游园后欣然命笔“盆景无双地,园林第一家”。   世界旅游组织秘书长弗朗·加利说:"我访问过世界诸多国家的园艺、园林,鲍家花园的漂亮,是那样的迷人,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这里的盆景更神奇!" 众游人皆叹曰:“鲍家花园如此多娇,引四海宾朋竞折腰”。

鲍家花园-004.jpg (124.34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04.jpg

鲍家花园-005.jpg (122.45 KB, 下载次数: 0)

鲍家花园-005.jpg

鲍家花园-006.jpg (123.38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06.jpg

鲍家花园-007.jpg (120.68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07.jpg

鲍家花园-008.jpg (122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08.jpg

鲍家花园-009.jpg (123.59 KB, 下载次数: 6)

鲍家花园-009.jpg

鲍家花园-010.jpg (124.91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10.jpg

鲍家花园-011.jpg (123.65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11.jpg

鲍家花园-012.jpg (122.61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12.jpg

鲍家花园-013.jpg (123.25 KB, 下载次数: 4)

鲍家花园-013.jpg

鲍家花园-015.jpg (124.61 KB, 下载次数: 4)

鲍家花园-015.jpg

鲍家花园-016.jpg (120.63 KB, 下载次数: 1)

鲍家花园-016.jpg

鲍家花园-017.jpg (121.28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17.jpg

鲍家花园-042.jpg (123.26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42.jpg

鲍家花园-043.jpg (123.22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43.jpg

鲍家花园-044.jpg (120.42 KB, 下载次数: 1)

鲍家花园-044.jpg

鲍家花园-046.jpg (121.52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46.jpg

鲍家花园-047.jpg (123.19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47.jpg

鲍家花园-031.jpg (124.94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31.jpg

鲍家花园-032.jpg (122.53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32.jpg

鲍家花园-033.jpg (177.54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33.jpg

鲍家花园-034.jpg (123.89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34.jpg

鲍家花园-035.jpg (125.24 KB, 下载次数: 0)

鲍家花园-035.jpg

鲍家花园-036.jpg (120.46 KB, 下载次数: 1)

鲍家花园-036.jpg

鲍家花园-037.jpg (123.12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37.jpg

鲍家花园-038.jpg (121.78 KB, 下载次数: 1)

鲍家花园-038.jpg

鲍家花园-039.jpg (123 KB, 下载次数: 0)

鲍家花园-039.jpg

鲍家花园-040.jpg (125.4 KB, 下载次数: 1)

鲍家花园-040.jpg

鲍家花园-018.jpg (125.18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18.jpg

鲍家花园-019.jpg (123.78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19.jpg

鲍家花园-020.jpg (120.57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20.jpg

鲍家花园-021.jpg (121.03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21.jpg

鲍家花园-022.jpg (121.76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22.jpg

鲍家花园-023.jpg (122.29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23.jpg

鲍家花园-024.jpg (122.65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24.jpg

鲍家花园-025.jpg (123.55 KB, 下载次数: 1)

鲍家花园-025.jpg

鲍家花园-026.jpg (120.89 KB, 下载次数: 3)

鲍家花园-026.jpg

鲍家花园-027.jpg (122.39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27.jpg

鲍家花园-028.jpg (123.48 KB, 下载次数: 4)

鲍家花园-028.jpg

鲍家花园-029.jpg (122.19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29.jpg

鲍家花园-030.jpg (121.15 KB, 下载次数: 2)

鲍家花园-030.jpg
7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7:45: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07 编辑

    斗山街——徽商故里棗斗山街,是一处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的旅游文化景点。建于明清时期的斗山街、有典型的徽州民宅汪氏家宅,官府人家杨家大院、古私塾许家厅、世代商家潘家大院、千年“蛤蟆”古井、罕见的木盾牌坊一“叶氏卤节坊”等等,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向你娓娓讲述着古老而又凄美的故事,青石板铺成的路面狭长,悠远,宛如再现戴望舒笔下的“雨巷”。斗山街很窄,是一条细长的小巷,在巷子的入口处,放了一张课桌,桌上用粉笔写了"卖票"两个字,但桌前又没人,我喊了几声没人理我,就直接走了进去。我推开一扇扇陈旧的大门,走进斗山街的人家,但见一个个宅子都是又深又大,阳光从天井射进来,古色古香的民宅苍老而斑驳。阵阵凉意从老宅子的石板地上传来。在那些卧室闺阁,有许多在外面大院里看不到的精美建筑,有一个闺阁,外面看就一层,等走进去,却发现是一个三层的玲珑阁楼。在里面的房子里,每扇窗都是一件艺术品,镶嵌着白玉,上面画着山水和各种传说故事。一些很有价值的古董字画就那么随意挂着,在不设防的气度中显出一种豁达。
    许国石坊——许国石坊耸立于县城闹市中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是朝廷为旌表李保兼太子太保礼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许国而立。许国明代嘉靖乙丑(公元1565年)进士,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重臣,博得皇上“加恩眷酬”。牌坊四面八柱,呈口字型,石柱、梁坊、栏坊、栏板、斗拱、雀替均是重四、五吨的大块石料,且全部为质地坚硬的青色茶园石,雕饰镂刻精美细腻,图案错落有致,疏朗多姿。成双结对的彩凤珍禽,雕梁之间,一个个飞龙走兽,扬威于画壁之中,12只倚柱石狮,神态各异,体现出徽派石雕独特的表现手法。石坊所有题词,均出自许国门生著名书法家黄其昌之手,使得整座石坊更显得豪放、华丽、威严。斗山街坐落于歙县城内。这条古街集古民居、古街、古雕、古井、古牌坊于一体,犹如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
    参观歙县老街早上7点之前进去,景点大门没有人检票

歙县老街-035.jpg (123.48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35.jpg

歙县老街-034.jpg (120.41 KB, 下载次数: 0)

歙县老街-034.jpg

歙县老街-003.jpg (121.04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03.jpg

歙县老街-004.jpg (121.68 KB, 下载次数: 0)

歙县老街-004.jpg

歙县老街-005.jpg (124.55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05.jpg

歙县老街-007.jpg (120.25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07.jpg

歙县老街-008.jpg (122.94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08.jpg

歙县老街-009.jpg (121.1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09.jpg

歙县老街-010.jpg (121.56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10.jpg

歙县老街-011.jpg (123.48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11.jpg

歙县老街-012.jpg (123.63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12.jpg

歙县老街-013.jpg (119.59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13.jpg

歙县老街-014.jpg (122.79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14.jpg

歙县老街-015.jpg (123.96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15.jpg

歙县老街-016.jpg (123.52 KB, 下载次数: 0)

歙县老街-016.jpg

歙县老街-017.jpg (122.57 KB, 下载次数: 5)

歙县老街-017.jpg

歙县老街-018.jpg (113.22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18.jpg

歙县老街-019.jpg (110.35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19.jpg

歙县老街-020.jpg (112.24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20.jpg

歙县老街-021.jpg (119.67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21.jpg

歙县老街-022.jpg (125.28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22.jpg

歙县老街-023.jpg (123.28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23.jpg

歙县老街-024.jpg (123.06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24.jpg

歙县老街-025.jpg (122.42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25.jpg

歙县老街-026.jpg (121.67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26.jpg

歙县老街-027.jpg (123.33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27.jpg

歙县老街-028.jpg (123.81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28.jpg

歙县老街-029.jpg (119.31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29.jpg

歙县老街-044.jpg (123.41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44.jpg

歙县老街-045.jpg (122.94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45.jpg

歙县老街-046.jpg (122.4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46.jpg

歙县老街-047.jpg (125.08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47.jpg

歙县老街-048.jpg (123.27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48.jpg

歙县老街-049.jpg (95.2 KB, 下载次数: 5)

歙县老街-049.jpg

歙县老街-050.jpg (101.02 KB, 下载次数: 4)

歙县老街-050.jpg

歙县老街-051.jpg (125.21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51.jpg

歙县老街-052.jpg (121.61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52.jpg

歙县老街-053.jpg (121.07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53.jpg

歙县老街-054.jpg (122.65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54.jpg

歙县老街-055.jpg (120.99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55.jpg

歙县老街-056.jpg (123.08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56.jpg

歙县老街-030.jpg (124.03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30.jpg

歙县老街-031.jpg (121.5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31.jpg

歙县老街-032.jpg (124.76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32.jpg

歙县老街-033.jpg (120.73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33.jpg

歙县老街-036.jpg (124.73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36.jpg

歙县老街-037.jpg (90.94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37.jpg

歙县老街-038.jpg (123.26 KB, 下载次数: 1)

歙县老街-038.jpg

歙县老街-039.jpg (81.57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39.jpg

歙县老街-040.jpg (70.04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40.jpg

歙县老街-041.jpg (78.02 KB, 下载次数: 2)

歙县老街-041.jpg

歙县老街-042.jpg (88.29 KB, 下载次数: 3)

歙县老街-042.jpg
7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8:58: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09 编辑

    棠樾牌坊群——棠樾牌坊群位于歙县富碣乡棠樾村东大道上。共七座,明建三座,清建四座,是皖南牌坊中最有名的一处,村内七座牌坊逶迤成群,古朴典雅,无论从前还是从后看,都以“忠、孝、节、义”为顺序,每一座牌坊都有一个情感交织的动人故事。乾隆皇帝下江南的时候,曾大大褒奖牌坊的主人鲍氏家族,称其为“慈孝天下无双里,衮绣江南第一乡”。
    原为清乾隆、嘉庆年间著名徽商、盐法道员鲍启运的私家花园。她是典型的古徽派园林与徽派盆景相结合的中国私家园林精品,与苏州拙政园、留园、狮子林和无锡蠡园、梅园齐名,毁于清末太平天国战争。现经修复重建,成为我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和盆景观赏地。述说着几百年来这座村庄的兴衰。这些造型精美的石坊和村中的男祠,女祠已是黄山市的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
     在封建社会,为了表彰在“忠孝节义”等各方面“功勋显赫”的官员,为朝庭兴旺作出的“杰出贡献”,当朝政府常常批准在这些人的故里村头,修建“功德牌坊”,借以号召人们以此为榜样报效朝庭。 歙县棠樾牌坊群一改以往木质结构为主的特点,几乎全部采用石料,且以质地优良的“歙县青”石料为主。这种青石牌坊坚实,高大挺拨、恢宏华丽、气宇轩昂。到了明清两代,牌坊建筑艺术也日臻完善。
    棠樾牌坊群就是明清时期建筑艺术的代表作。一连7座,建筑风格混然一体,虽然时间跨度长达几百年,但形同一气呵成。据建筑专家们讲:棠樾牌坊对研究明清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建筑艺术和徽商的形成和发展,甚至民居民俗都有极其重要价值。
    第一座麻石牌坊:始建于明代嘉清年间,距今已有450余年。牌坊四柱落墩,古朴雄伟,在挑檐下的“龙凤板”上,“圣旨”两字镶在其中,横梁正反各有浮雕雄狮一对,英武异常。据介绍,被皇帝表彰的鲍灿,一生并未做过官,因教育子孙有方,其孙又在捍卫明室江山的战斗中,屡建奇功,被皇帝“荣封三代”,特为其祖立坊。

棠樾牌坊群-042.jpg (121.96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42.jpg

棠樾牌坊群-043.jpg (123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43.jpg

棠樾牌坊群-044.jpg (124.24 KB, 下载次数: 4)

棠樾牌坊群-044.jpg

棠樾牌坊群-045.jpg (123.55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45.jpg

棠樾牌坊群-046.jpg (122.06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46.jpg

棠樾牌坊群-047.jpg (121.98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47.jpg

棠樾牌坊群-048.jpg (122.59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48.jpg

棠樾牌坊群-049.jpg (124.29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49.jpg

棠樾牌坊群-050.jpg (121.66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50.jpg

棠樾牌坊群-051.jpg (123.07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51.jpg

棠樾牌坊群-052.jpg (124.33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52.jpg

棠樾牌坊群-031.jpg (121.49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31.jpg

棠樾牌坊群-032.jpg (124.97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32.jpg

棠樾牌坊群-033.jpg (122.57 KB, 下载次数: 0)

棠樾牌坊群-033.jpg

棠樾牌坊群-034.jpg (122.58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34.jpg

棠樾牌坊群-035.jpg (124.96 KB, 下载次数: 0)

棠樾牌坊群-035.jpg

棠樾牌坊群-036.jpg (118.76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36.jpg

棠樾牌坊群-037.jpg (123.17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37.jpg

棠樾牌坊群-038.jpg (122.73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38.jpg

棠樾牌坊群-039.jpg (118.29 KB, 下载次数: 4)

棠樾牌坊群-039.jpg

棠樾牌坊群-040.jpg (122.15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40.jpg

棠樾牌坊群-041.jpg (124.78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41.jpg

棠樾牌坊群-021.jpg (123.39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21.jpg

棠樾牌坊群-022.jpg (122.54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22.jpg

棠樾牌坊群-023.jpg (121.63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23.jpg

棠樾牌坊群-024.jpg (120.49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24.jpg

棠樾牌坊群-025.jpg (121.18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25.jpg

棠樾牌坊群-026.jpg (111.71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26.jpg

棠樾牌坊群-027.jpg (122.73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27.jpg

棠樾牌坊群-028.jpg (122.54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28.jpg

棠樾牌坊群-029.jpg (124.95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29.jpg

棠樾牌坊群-030.jpg (124.59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30.jpg

棠樾牌坊群-012.jpg (122.69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12.jpg

棠樾牌坊群-012.jpg (122.69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12.jpg

棠樾牌坊群-013.jpg (124.72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13.jpg

棠樾牌坊群-014.jpg (121.28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14.jpg

棠樾牌坊群-015.jpg (123.35 KB, 下载次数: 4)

棠樾牌坊群-015.jpg

棠樾牌坊群-016.jpg (123.47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16.jpg

棠樾牌坊群-017.jpg (106.03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17.jpg

棠樾牌坊群-018.jpg (121.07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18.jpg

棠樾牌坊群-019.jpg (124.57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19.jpg

棠樾牌坊群-020.jpg (122.17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20.jpg

棠樾牌坊群-001.jpg (119.62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01.jpg

棠樾牌坊群-002.jpg (121.59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02.jpg

棠樾牌坊群-003.jpg (118.84 KB, 下载次数: 4)

棠樾牌坊群-003.jpg

棠樾牌坊群-004.jpg (121.99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04.jpg

棠樾牌坊群-005.jpg (121.39 KB, 下载次数: 5)

棠樾牌坊群-005.jpg

棠樾牌坊群-006.jpg (83.96 KB, 下载次数: 2)

棠樾牌坊群-006.jpg

棠樾牌坊群-007.jpg (120.27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07.jpg

棠樾牌坊群-008.jpg (121.96 KB, 下载次数: 4)

棠樾牌坊群-008.jpg

棠樾牌坊群-009.jpg (123.6 KB, 下载次数: 3)

棠樾牌坊群-009.jpg

棠樾牌坊群-010.jpg (120.39 KB, 下载次数: 1)

棠樾牌坊群-010.jpg
7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9:09: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10 编辑

    太白楼——太白楼位于太平古桥西侧,为黄山至千岛湖途中必经之地。该楼为双层楼阁,挑梁飞檐,为典型徽派建筑,楼内陈列有历代碑刻,古墨迹拓片,古今名人楹联佳句。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寻访歙县隐士许宣平,结果在练江之畔失之交臂,后人为纪念此事,便在李白饮酒的地方建起了这座太白楼。游客登楼可以饱览城西山光水色、古桥塔影。

太白楼-001.jpg (122.61 KB, 下载次数: 2)

太白楼-001.jpg

太白楼-002.jpg (123.41 KB, 下载次数: 2)

太白楼-002.jpg

太白楼-003.jpg (124.97 KB, 下载次数: 2)

太白楼-003.jpg

太白楼-004.jpg (112.29 KB, 下载次数: 3)

太白楼-004.jpg
7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9:15: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10 编辑

    屯溪老街——俗称老街。位于黄山市府所在地屯溪区中心,西起明建横江石拱大桥--镇海桥,东止牌坊碑记,全长1273米,宽4.8--7米。以徽州古民居建筑风格闻名。保存完好,店铺鳞次栉比,房屋檐口挑出80--100厘米,可避雨遮阳。这里全是马头墙、小青瓦、白粉墙;砖木结构的铺面,精巧玲珑的楼阁、镂刻精美的花纹图案,加上小门、大堂、天井、屋与屋之间的深窄小巷,错落别致,热闹繁华,显示了徽派建筑格局的古朴典雅,别有情趣。为了适应旅游事业的发展,还在专辟的一段。
    屯溪老街作为唯一的“国家历史保护街区”,每年吸引了近600万的国内外游客,老街的建筑群不仅延袭了宋代风格,同时也继承了徽州民居的传统建筑风格,规划布局,具有鲜明的徽派建筑特色:白粉墻,小青瓦,鳞次栉比的马头墻,淡雅古朴;建筑内雕梁画栋,徽派建筑砖、石、木三雕特色展现得淋滩尽致。街面建筑大都为 前店后坊,前店后仓,前店后住的格局,呈现出江南城镇古老的风姿。

1102-屯溪老街.jpg (123.9 KB, 下载次数: 5)

1102-屯溪老街.jpg

1101-屯溪老街.jpg (123.97 KB, 下载次数: 2)

1101-屯溪老街.jpg
7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09:52:14 | 只看该作者
屯溪照片

屯溪老街-027.jpg (124.33 KB, 下载次数: 3)

屯溪老街-027.jpg

屯溪老街-005.jpg (99.88 KB, 下载次数: 3)

屯溪老街-005.jpg

屯溪老街-006.jpg (125.43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06.jpg

屯溪老街-007.jpg (121.94 KB, 下载次数: 3)

屯溪老街-007.jpg

屯溪老街-008.jpg (122.65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08.jpg

屯溪老街-008.jpg (122.65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08.jpg

屯溪老街-009.jpg (122.54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09.jpg

屯溪老街-010.jpg (102.43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10.jpg

屯溪老街-011.jpg (95.62 KB, 下载次数: 1)

屯溪老街-011.jpg

屯溪老街-012.jpg (102.99 KB, 下载次数: 3)

屯溪老街-012.jpg

屯溪老街-013.jpg (123.87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13.jpg

屯溪老街-014.jpg (123.48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14.jpg

屯溪老街-015.jpg (119.15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15.jpg

屯溪老街-016.jpg (121.47 KB, 下载次数: 1)

屯溪老街-016.jpg

屯溪老街-017.jpg (124.96 KB, 下载次数: 4)

屯溪老街-017.jpg

屯溪老街-018.jpg (121.79 KB, 下载次数: 3)

屯溪老街-018.jpg

屯溪老街-019.jpg (123.27 KB, 下载次数: 1)

屯溪老街-019.jpg

屯溪老街-020.jpg (121.02 KB, 下载次数: 1)

屯溪老街-020.jpg

屯溪老街-021.jpg (96.13 KB, 下载次数: 1)

屯溪老街-021.jpg

屯溪老街-022.jpg (122.92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22.jpg

屯溪老街-023.jpg (90.96 KB, 下载次数: 2)

屯溪老街-023.jpg

屯溪老街-025.jpg (124.14 KB, 下载次数: 3)

屯溪老街-025.jpg

屯溪老街-026.jpg (124.23 KB, 下载次数: 0)

屯溪老街-026.jpg
8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3 10:1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4 20:13 编辑

    万安古镇——万安位于休宁县城城东4公里处,为徽州四大古镇之一。横江由西向东呈马蹄形绕过。公元258年至公元589年,万安一 直为休宁县县治所在地。明清时期,随着徽商的崛起,万安成为下通州治(今歙县)、杭州,上入县城达安庆、赣湘的重要水陆要道,而那条依横江而建的五里街衢,更是以浓厚的文化气息和丰富的商业内容闻名遐迩,成为明清时期休宁九大街市之首
    万安老街——走进万安老街,犹如走进徽州版的“清明上河图”,一色的条石纵横铺。
万安古镇砌洁白的粉墙,黛色的屋瓦,飞挑的檐角,鳞次栉比的兽脊斗拱,高低错落、层层昂起的马头墙,绵亘着一幅古镇生生不息、充满活力的历史长卷。
    在这条狭长的街道上,两侧店铺林立,老字号、老作坊、老铺子,一家挨着一家,南北杂货、日用百货、国药文具、酱园罗经……这里几乎罗列了徽州大地上的所有物产。清末明初,万安老街尚有50多种行业的143家店铺。 万安人吴鲁衡、方秀水等罗经店制作的罗盘,曾获1915年美国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成为万安乃至休宁县的标志性物产,而万安则被称为“中国罗盘之乡”。
    在万安镇附近的公路上两支柳州路两支骑游队伍会合,并合影留念

1201-万安镇.jpg (123.86 KB, 下载次数: 3)

1201-万安镇.jpg

1202-万安镇.jpg (122.21 KB, 下载次数: 1)

1202-万安镇.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