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一品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汇柳州路26人《上海—千岛湖—黟县—婺源》骑游线路介绍

  [复制链接]
221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7:31:17 | 只看该作者
    大鼓岭瀑布景点之九

打鼓岭瀑布108.jpg (119.97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08.jpg

打鼓岭瀑布109.jpg (137.9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09.jpg

打鼓岭瀑布110.jpg (152.27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10.jpg

打鼓岭瀑布111.jpg (111.32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11.jpg

打鼓岭瀑布112.jpg (165.27 KB, 下载次数: 8)

打鼓岭瀑布112.jpg

打鼓岭瀑布113.jpg (114.91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13.jpg

打鼓岭瀑布114.jpg (144.94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14.jpg

打鼓岭瀑布115.jpg (120.11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15.jpg

打鼓岭瀑布116.jpg (121.86 KB, 下载次数: 7)

打鼓岭瀑布116.jpg

打鼓岭瀑布117.jpg (120.94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17.jpg

打鼓岭瀑布118.jpg (121.72 KB, 下载次数: 7)

打鼓岭瀑布118.jpg

打鼓岭瀑布119.jpg (130.74 KB, 下载次数: 8)

打鼓岭瀑布119.jpg

打鼓岭瀑布120.jpg (110.04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20.jpg
222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7:33:59 | 只看该作者
    大鼓岭瀑布景点之十

打鼓岭瀑布121.jpg (112.55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21.jpg

打鼓岭瀑布122.jpg (120.13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22.jpg

打鼓岭瀑布123.jpg (123.27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23.jpg

打鼓岭瀑布124.jpg (112.52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24.jpg

打鼓岭瀑布125.jpg (166.27 KB, 下载次数: 7)

打鼓岭瀑布125.jpg

打鼓岭瀑布126.jpg (112.42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26.jpg

打鼓岭瀑布127.jpg (111.08 KB, 下载次数: 8)

打鼓岭瀑布127.jpg

打鼓岭瀑布128.jpg (123.18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28.jpg

打鼓岭瀑布129.jpg (123.53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29.jpg

打鼓岭瀑布130.jpg (175.33 KB, 下载次数: 7)

打鼓岭瀑布130.jpg

打鼓岭瀑布131.jpg (192.18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31.jpg

打鼓岭瀑布132.jpg (114.94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32.jpg

打鼓岭瀑布133.jpg (112.29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33.jpg
223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7:36: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6 17:44 编辑

    大鼓岭瀑布景点之十一

打鼓岭瀑布134.jpg (112.91 KB, 下载次数: 7)

打鼓岭瀑布134.jpg

打鼓岭瀑布135.jpg (110.56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35.jpg

打鼓岭瀑布136.jpg (123.61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36.jpg

打鼓岭瀑布137.jpg (120.37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37.jpg

打鼓岭瀑布138.jpg (121.1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38.jpg

打鼓岭瀑布139.jpg (111.52 KB, 下载次数: 5)

打鼓岭瀑布139.jpg

打鼓岭瀑布140.jpg (124.29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40.jpg

打鼓岭瀑布141.jpg (121.83 KB, 下载次数: 4)

打鼓岭瀑布141.jpg

打鼓岭瀑布142.jpg (122.92 KB, 下载次数: 6)

打鼓岭瀑布142.jpg
224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7:43: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6 17:55 编辑

    一部分同志骑游黟县大鼓岭瀑布景点,另一部分同志骑游西递鸳鸯谷
     西递鸳鸯谷——西递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徒壁悬崖,碧水深潭,香雾缭绕,幻影无穷,使人恍若身临仙境。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鸳鸯谷秀在其表,美在其中,是集山水风光融生态资源为一体的自然景观。
    西递是黄山市最具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点,坐落于黄山南麓,距屯溪54公里,距黄山风景区仅40公里,距黟县县城8公里。该村东西长700米,南北宽300米,居民三户,人口一千多。因村边有水西流,又因古有递送邮件的驿站,故而得名“西递”,素有“桃花源里人家”之称。 处于省“两山一湖”黄金旅游经济圈内,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镇所在地西递村始建于宋代,原为古驿道“西递铺”所在,又因三条小溪“东水西流”而得名。村落周围群山连绵,清洗萦回。村口宏伟巍峨,雕刻精湛的胡文光刺史碑楼巍然屹立。村内仍保存完好的124幢美丽多姿的明清民居建筑,大多为三间与四合格局的专木结构楼房,马头粉墙,盖以小青瓦。
    据史料记载,西递始祖为唐昭宗李晔之子,因遭变乱,逃匿民间,改为胡姓,繁衍生息,形成聚居村落。故自古文风昌盛,到明清年间,一部分读书人弃儒从贾,他们经商成功,大兴土木,建房、修祠、铺路、架桥,将故里建设得非常舒适、气派、堂皇。历经数百年社会的动荡,风雨的侵袭,虽半数以上的古民居、祠堂、书院、牌坊已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从整体上保留下明清村落的基本面貌和特征。
    西递村中至今尚保存完好明清民居近二百幢。徽派建筑错落有致,砖、木、石雕点缀其间,目前已开发的有凌云阁、刺史牌楼、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敬爱堂、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应天齐艺术馆等 20余处景点。该村建房多用黑色大理石,两条清泉穿村而过,99条高墙深巷,各具特色的古民居,使游客如置身迷宫。村头有座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建的三间四柱五楼的青石牌坊,峥嵘巍峨,结构精巧,是胡氏家族地位显赫的象征。村中有座康熙年间建造的“履福堂”,陈设典雅,充满书香气息,厅堂题为“书诗经世文章,孝悌传为报本”、“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的对联,显示了儒学向建筑的渗透。村中另一古宅为“大夫第”,建于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大夫第”为临街亭阁式建筑,原用于观景,楼额悬有“桃花源里人家。”六个大字”有趣的是,近人多将此楼当作古装戏中小姐择婿“热抛绣球”所在,现已成为西递村举办此项民俗活动的场所。“大夫第”门额下还有“作退一步想”的题字,语意双关,耐人寻味。此外,村中各家各户的富丽宅院、精巧的花园、黑色大理石制作的门框、漏窗,石雕的奇花异卉、飞禽走兽,砖雕的楼台亭阁、人物戏文,及精美的木雕,绚丽的彩绘、璧画,都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之精华。且“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文化内涵之深”,为国内古民居建筑群所罕见,堪为徽派古民居建筑艺术之典范。2000年12月,西递和宏村(同为黟县精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正式批准通过,成为中国27处世界遗产中的一处,真正成为人类共同的瑰宝。
    鸳鸯谷自然风景区,位于西递古民居东北方向4公里处,鸳鸯谷曲折幽深,千姿百态,徒壁悬崖,碧水深潭,香雾缭绕,幻影无穷,使人恍若身临仙境。河滩多潭池,绝壁多深洞,大小池潭、山洞各有二、三十余个。鸳鸯谷秀在其表,美在其中,是集山水风光融生态资源为一体的自然景观。

西递鸳鸯谷-001.jpg (120.75 KB, 下载次数: 5)

西递鸳鸯谷-001.jpg

西递鸳鸯谷-002.jpg (89.6 KB, 下载次数: 6)

西递鸳鸯谷-002.jpg

西递鸳鸯谷-003.jpg (120.37 KB, 下载次数: 7)

西递鸳鸯谷-003.jpg

西递鸳鸯谷-004.jpg (122.41 KB, 下载次数: 6)

西递鸳鸯谷-004.jpg

西递鸳鸯谷-005.jpg (121.67 KB, 下载次数: 3)

西递鸳鸯谷-005.jpg

西递鸳鸯谷-006.jpg (120.27 KB, 下载次数: 4)

西递鸳鸯谷-006.jpg

西递鸳鸯谷-007.jpg (122.17 KB, 下载次数: 6)

西递鸳鸯谷-007.jpg

西递鸳鸯谷-008.jpg (121.73 KB, 下载次数: 7)

西递鸳鸯谷-008.jpg

西递鸳鸯谷-009.jpg (121.44 KB, 下载次数: 5)

西递鸳鸯谷-009.jpg

西递鸳鸯谷-010.jpg (94.25 KB, 下载次数: 4)

西递鸳鸯谷-010.jpg

西递鸳鸯谷-011.jpg (89.69 KB, 下载次数: 6)

西递鸳鸯谷-011.jpg

西递鸳鸯谷-012.jpg (121.87 KB, 下载次数: 5)

西递鸳鸯谷-012.jpg

西递鸳鸯谷-013.jpg (124.47 KB, 下载次数: 9)

西递鸳鸯谷-013.jpg

西递鸳鸯谷-014.jpg (123.39 KB, 下载次数: 5)

西递鸳鸯谷-014.jpg

西递鸳鸯谷-015.jpg (124.09 KB, 下载次数: 7)

西递鸳鸯谷-015.jpg

西递鸳鸯谷-016.jpg (121.32 KB, 下载次数: 5)

西递鸳鸯谷-016.jpg
225
 楼主| 发表于 2012-5-16 19:41: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7 06:10 编辑

    在《桂林山水骑友之家》住了五天,游玩黟县附近乡村美景,开始往回返,26人前后分六批回沪,有6人到了婺源后再回沪。
    返回线路之一:9人
    黟县→坐长途车回沪,票价:151元;
    返回线路之二:2人
    黟县骑车到→屯溪坐火车回沪,火车票价:硬座94元;
    返回线路之三:2人
    黟县→渔亭→齐云山镇→兰渡→休宁→万安镇→新谭→屯溪→歙县→南源口→呈村降→北岸→霞坑镇→苏村→杞梓里镇→三阳→竹铺→(翻越)昱岭关→清凉峰→颊口→龙岗→昌化→太阳→於潜→藻溪→玲珑→临安→青山湖→02省道→杭州→坐火车回沪;火车票价:硬座41元;
    返回线路之四:5人
    黟县→渔亭→齐云山镇→兰渡→休宁→万安镇→新谭→屯溪→歙县→深渡镇→坐轮船到淳安镇(千岛湖镇)轮船票价:上舱41元,下仓34元→坐长途车回沪,汽车票价:59元;
    返回线路之五:2人
    黟县→龙江→宏村→金村→(翻越)羊栈岭→榧树下→扁担铺→郭村→汤家→贤村→河东→下汤→焦村镇→甘棠镇(黄山区)→太平湖镇→(环绕太平湖北往西南)→和平→太平湖大桥→广阳→文楼→(环绕太平湖西)→永丰→新华→八门→洪村→查济(古村落)→厚岸(王稼祥故居)→包合→(游桃花潭)→包合(原路返回)→溪口→沙园→章渡镇→云岭(新四军军部旧址)→左家坑→李园→泾县(水西大观塔)→琴溪→高桥→杨柳镇→金坝→宣城(敬亭山)→S318 国道→双溪镇→丁店→洪林镇→十字镇→誓节镇→花鼓→广德→双河→祠山岗→浙江泗安镇(仙山景区)→杨子鳄村(杨子鳄保护区)→林城镇(谢安墓)→庙犬桥→观音→和平镇(城山遗址)→妙西镇→(陈英士墓)→S318国道→湖州→盛泽古镇→梅堰→平望→芦墟→金泽→上海;
    返回线路之六:6人
黟县(西递)16→渔亭镇7→齐云山7(齐云山风景区)→兰渡镇→休宁县⑤(休宁状元博物馆)(黄山动物园)→改走 S220 省道→秀阳④→钗坑②→古塘③→上芳干③→东洲③→浮潭⑤→龙湾③→五城镇③→黄土岭③→山斗乡④→金坦⑥→璜茅⑩→改走 S307 省道→东流④→岭南乡③→溪西③→江西庄堡④→大畈⑤→晓鳙林场⑥→江湾镇⑧(江湾镇风景区)→晓起(上晓起、下晓起风景区)→原路返回到→S307 省道→汪口(俞家祠堂)→中新村11(李坑风景区)(月亮湾风景区)→婺源(紫阳镇)→改走 S308 省道→思口镇→清华镇(彩虹桥)→严田村24(大樟树风景区)→原路返回→思口镇8(思口风景区:思溪村、延村)→婺源(紫阳镇)(婺源博物馆)→坐长途车回家,汽车票价:194元;
   我们6人到了婺源后再回沪具体骑行线路如下:
    4月18日:全程骑行:110公里,住宿:婺源江湾酒家,25元/1人。
    D13、上午从黟县(西递)出发16KM→渔亭镇7KM→齐云山7KM→兰渡镇→休宁县5KM(休宁状元博物馆)→改走 S220 省道23KM→五城镇16KM→山斗乡10KM→璜茅10KM→改走 S307 省道4KM→岭南乡21KM→江湾镇(江湾镇风景区)
    注意:婺源景点门票联票180元,60岁以上老年人可以半票也就是90元,五天之内电子指纹门票进出景点都有效,单个景点票价60元老年人没有优惠。
226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06:12: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7 06:18 编辑

   
中国状元博物馆(休宁县)——中国状元博物馆坐落在休宁县衙遗址上,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以展示状元文化为己任,兼容中国传统文化与地方民俗于一体的综合型博物馆,由以下建筑群组成:状元文化广场位于海阳钟鼓楼前,占地面积7100平方米。地面以红砂石铺就的“三甲”图案为主,在纵横轴线上建有四柱青石状元坊和“海阳八景”石雕柱,广场北面围墙上镶嵌着16块以千年科举为主题的石雕花窗。状元文化公园位于状元文化广场东侧,占地160余亩,主要建筑有文昌阁、海阳书院等。状元博物馆现辟有五个展厅:第一展厅采用实物、图片、音像、文字介绍等方式展示科举知识、状元文化以及休宁县19位文武状元的生平事迹。第二展厅主要展示休宁部分历史名人的墨宝和明清鱼鳞图册。第三展厅主要展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齐云山石刻拓片、馆藏新安画派的代表绘画作品、红木家具和中美文化交流项目“荫馀堂”的模型及图片说明。根据旧县衙“平政堂”原貌复建的“工字殿”为第四展厅,博物馆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共同举办的“皇家秘档与休宁状元文化”在这里展出。第五展厅主要陈列社会各界和个人捐赠的珍贵文物。附属庭院建筑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建有状元文化报告厅,“状元及第”门坊,以及藕花池、秋水亭、快雨廊、半亭等徽州园林建筑。
    中国状元博物馆景点门票免费

2101-状元博物馆.jpg (107.65 KB, 下载次数: 5)

2101-状元博物馆.jpg

2103-状元博物馆.jpg (106.86 KB, 下载次数: 7)

2103-状元博物馆.jpg
227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06:22:26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状元博物馆景点之一

状元博物馆-003.jpg (125.23 KB, 下载次数: 5)

状元博物馆-003.jpg

状元博物馆-004.jpg (125.43 KB, 下载次数: 6)

状元博物馆-004.jpg

状元博物馆-005.jpg (121.02 KB, 下载次数: 5)

状元博物馆-005.jpg

状元博物馆-006.jpg (121.28 KB, 下载次数: 9)

状元博物馆-006.jpg

状元博物馆-007.jpg (123.79 KB, 下载次数: 5)

状元博物馆-007.jpg

状元博物馆-008.jpg (129.14 KB, 下载次数: 8)

状元博物馆-008.jpg

状元博物馆-009.jpg (115.54 KB, 下载次数: 8)

状元博物馆-009.jpg

状元博物馆-010.jpg (108.82 KB, 下载次数: 6)

状元博物馆-010.jpg

状元博物馆-011.jpg (124.7 KB, 下载次数: 5)

状元博物馆-011.jpg

状元博物馆-012.jpg (124.48 KB, 下载次数: 10)

状元博物馆-012.jpg

状元博物馆-013.jpg (121.12 KB, 下载次数: 8)

状元博物馆-013.jpg

状元博物馆-014.jpg (123.31 KB, 下载次数: 8)

状元博物馆-014.jpg

状元博物馆-015.jpg (123.56 KB, 下载次数: 7)

状元博物馆-015.jpg
228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06:25: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状元博物馆景点之二

状元博物馆-016.jpg (123 KB, 下载次数: 6)

状元博物馆-016.jpg

状元博物馆-017.jpg (124.59 KB, 下载次数: 5)

状元博物馆-017.jpg

状元博物馆-018.jpg (93.47 KB, 下载次数: 6)

状元博物馆-018.jpg

状元博物馆-019.jpg (107.48 KB, 下载次数: 7)

状元博物馆-019.jpg

状元博物馆-020.jpg (91.05 KB, 下载次数: 10)

状元博物馆-020.jpg

状元博物馆-021.jpg (116.94 KB, 下载次数: 7)

状元博物馆-021.jpg

状元博物馆-022.jpg (123.71 KB, 下载次数: 6)

状元博物馆-022.jpg

状元博物馆-023.jpg (123 KB, 下载次数: 9)

状元博物馆-023.jpg

状元博物馆-024.jpg (123.92 KB, 下载次数: 9)

状元博物馆-024.jpg

状元博物馆-025.jpg (124.18 KB, 下载次数: 6)

状元博物馆-025.jpg

状元博物馆-026.jpg (120.64 KB, 下载次数: 5)

状元博物馆-026.jpg

状元博物馆-027.jpg (101.3 KB, 下载次数: 9)

状元博物馆-027.jpg

状元博物馆-028.jpg (122.67 KB, 下载次数: 9)

状元博物馆-028.jpg
229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06:26:1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7 06:27 编辑

    婺源——婺源是江西省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县,历史上曾属安徽管辖。是古徽州府六县之一。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的故里和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家乡。“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徽州”是被越来越多人提及的字眼,有人说这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园,地处偏僻山乡的婺源很幸运地保存了古徽州的所有气韵。这里民风纯朴,文风鼎盛,名胜古迹遍布全县。有保持完美的明清古建筑,有田园牧歌式的氛围和景色。整个儿就是一幅未干的水粉画,又像是莫奈的印象派,处处都散落着可以谋杀胶卷的美。婺源山明水秀,松竹连绵,飞檐翘角的古民居蜿蜒于青山绿水,或依山,隐现于古树青林之间;或傍水,倒映于溪池清泉之上;与层层梯田、缭绕云雾相映成趣,如诗如画。四季景色各呈千秋,尤其是春秋两季,漫山遍野的映山红和满山的红枫叶犹如一簇簇火苗争奇斗艳。置身于这样的景色之中,让你感觉到心旷神怡和留连忘返这里以山川灵秀,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贤俊广众而著称。婺源不仅景色优美,更富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历来享有书乡之誉。这里人杰地灵,名人辈出,“一门九进士,六部四尚书”,足见其文风鼎盛。县境内纵横密布、碧而清澈的河溪山涧与怪石奇峰、古树茶亭、廊桥驿道相得益彰,融雄伟豁达与纤巧秀美于一体。著名景点有西北部的大鄣山与灵岩洞群,东北部的浙岭与石耳山,中部的福山和西部的大游山,唐宋以来就是游览胜地。苏东坡、黄庭坚、宗泽、岳飞、朱熹等在此留下了不少赞美的诗文。“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赞美家乡婺源的诗句。“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因袭唐诗而得名的宋代古桥彩虹桥,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这里四周青山如黛,桥下绿水长流,桥的两旁有廊亭,廊亭的两旁有石桌石凳,在这里或品茶弈棋,或浏览风光,让你感受到世外的悠闲和宁静。离县城西南30公里左右的文公山有朱熹回乡扫墓时亲手栽植的古杉24棵(寓24孝之意),至今800余年,长势依然旺盛,古杉之巨,为国内所罕见。生态环境优美的鸳鸯湖,成群成对的鸳鸯,如鲜花绽开于湖泊之中,形影不离。婺源物产丰富,有闻名中外的茶叶“婺绿”,可谓中国绿茶中之上品;味道鲜美的荷包红鲤鱼,被誉为“人间天物”;石冠群山的“龙尾砚”(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婺源被称为“中国最美丽的乡村”。以山、水、竹、石、树、木、桥、亭、涧、滩、岩洞、飞瀑、舟渡、古民居为组合的自然景观,有着世外桃园般的意境,犹如一幅韵味无穷的山水画,形成一个独特而美丽的田园风光游览区,给人们一种回归自然和超凡脱俗的感觉。对那些久经都市嘈杂喧闹的人们和爱好旅游、美术、摄影的艺术工作者来说,到婺源一游或收集创作素材,不能说不是一种美的享受和明智的选择。

2201-江湾.jpg (122.68 KB, 下载次数: 6)

2201-江湾.jpg

2202-江湾.jpg (125.39 KB, 下载次数: 8)

2202-江湾.jpg
230
 楼主| 发表于 2012-5-17 06:3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一品 于 2012-5-17 06:34 编辑

    婺源江湾——一座具有丰厚的徽州文化底蕴的古村落。位于江西婺源县城东二十公里,地处三山环抱的河谷地带,东有灵山,南有攸山,北有后龙山,一条梨园河由东而西,呈S形从三山谷地中穿行,山水交融,给江湾平添了许多灵气。江湾的江姓是西汉开国宰相萧何的后裔,唐末僖宗宰相萧遘因“朱温篡唐”蒙难,其子萧祯隐居安徽歙县篁墩“指江为姓”,后其第八世孙江敌于北宋元丰年间始迁江湾。江湾的建筑布局卓具特色,一街六巷,纵横交错,新旧有序,千年延展,不乱方阵。且每条巷道各有个性,不见雷同,古朴优雅,自成一景。从后龙山俯瞰,正中部位的巷道,竟构成一个硕大的“安”字。江湾的老街还保持着明清时期的风韵,街面还是那么窄,几幢老店铺,如培心堂、饮苏堂、日生堂,店门还是那一块块拼起的木板排门,店堂里还是那老柜台、老货架,外墙还是那古老的封火墙,徜徉其中,我们仿佛穿行于时间隧道,仍可感受到一些古江湾明清时期的商业气息。江湾有很多保存完好的古建筑,清同治年间户部主事江桂高的敦崇堂,清末明初教育家、佛学家江谦的三省堂,古私塾德庆堂,富商江仁庆古宅,“一府六院”遗址,还有许多古井、古亭、古桥,处处透析着古徽州文化的神韵。特别是那栋清代徽商建筑培心堂,具有徽州民居典型的三开多进制特征:前进店面,中间住宅,后进厨房。培心堂门楣上书“乐山安宅”,取孔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之意,表现了徽商“仁心为质”的经商道德理念。穿过门厅,是一个正方形的小院,小院南墙下是一道端庄秀雅的砖雕石库门楼,桃、荷、菊、梅,渔、樵、耕、读、雀、鹿、蝠、寿等砖雕图案,栩栩如生,中间的“拱宸萃庆”四字寓意深邃。正厅宽阔高大,横排三间,中为正厅,侧为卧室。正厅前有天井,东墙开有花窗,上方悬挂“培心堂”匾,两旁木柱挂着楹联:“千古文章传性道,一堂友孝乐天伦”,“泉水温随时令转,庭花笑引客人来”。置身其中,令人倍感幽静、典雅。江湾人引以为骄傲的是后龙山,他们把本族的人丁兴旺、英贤辈出归功于后龙山的龙脉好,这种风水观念自然不足为信。但江湾人在此观念的作用下,创造了一个封山育林、保护生态的典范。自古以来,江湾人不准任何人动后龙山上一草一木,古有“杀子封山”,今有“杀猪封山”。“杀子封山”,说的是十八世祖江绍武治理江湾铁面无私,他儿子违规到后龙山砍柴,被护林人捉住,为杀一儆百,他将儿子绑起游街示众,并将其处死。从此以后数百年间再没有人敢上后龙山砍柴。后龙山的植被由此保护得十分完好。如今走进后龙山,就如同走进了原始森林,满山古木,遮天蔽日,给依山而建的江湾古村增添了不少神韵。

江湾-003.jpg (123.18 KB, 下载次数: 8)

江湾-003.jpg

江湾-004.jpg (122.95 KB, 下载次数: 8)

江湾-004.jpg

江湾-005.jpg (122.5 KB, 下载次数: 7)

江湾-005.jpg

江湾-006.jpg (125.4 KB, 下载次数: 4)

江湾-006.jpg

江湾-007.jpg (122.42 KB, 下载次数: 7)

江湾-007.jpg

江湾-008.jpg (120.68 KB, 下载次数: 7)

江湾-008.jpg

江湾-009.jpg (122.98 KB, 下载次数: 5)

江湾-009.jpg

江湾-010.jpg (111.19 KB, 下载次数: 5)

江湾-010.jpg

江湾-011.jpg (91.1 KB, 下载次数: 5)

江湾-011.jpg

江湾-012.jpg (123.22 KB, 下载次数: 7)

江湾-012.jpg

江湾-013.jpg (123.33 KB, 下载次数: 5)

江湾-013.jpg

江湾-014.jpg (121.04 KB, 下载次数: 6)

江湾-014.jpg

江湾-015.jpg (107.74 KB, 下载次数: 8)

江湾-015.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