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清末年,历经两次鸦片战争的冲击,洋务运动开始兴起。 1880年,在北洋大臣李鸿章的力主下开始着手在旅顺修建军港。为增强防卫能力,先后在陆地海岸构筑了多处炮台,配备了近百门火炮――仅在模珠礁炮台就置炮8门;另为战时需要还建起多座弹药库,南子弹库就是其中主要的一座。
清代南子弹库是我国唯一一座保存较完整的清代子弹库,建成于1884年,是德国人汉纳根设计的,因位于黄金山南部,故称南子弹库。清南子弹库坐落于现旅顺黄金山浴场和模珠礁间突出的海角上,外观看去,面积不大:东西长约50米,南北宽2O多(主库两侧另分建东、西两座小库),令人很难想到隐蔽的外表下面其实是一座近万平方米容积的大型弹药库。库内有通道相互连通。库库房墙体上刻嵌的"虎踞"、"龙盘"几个大字据称是清朝大将李鸿章的手笔。库藏弹药主要供应附近海岸炮台使用,甲午战争中,此库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至今这座地穴式的弹药库依然保存完整,内陈铸铁古炮和中、俄各个历史时期的炮弹及不同型号火炮等。 南子弹库随着旅顺的历史变迁,先后被清军,沙俄,日军和苏联红军使用。1955年苏军撤走后,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接管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