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拖拉机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徐汇区柳州路集合点2012年骑游活动记录

  [复制链接]
131
发表于 2012-3-17 19:59:04 | 只看该作者

谢谢 分享了 我们下午也去了

点评

古华园是个骑游的好去处。  发表于 2012-3-18 22:27
132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1:53:31 | 只看该作者

RE:3月17日骑游陈行公园和新场古镇----柳州路骑游队活动集锦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7:43 编辑

3月17日骑游陈行公园和新场古镇
昨天的天气预报说今天会有小到中雨,柳州路集合点的骑友们仍然按原定的计划进行骑游活动。今天的骑游目的地是浦东新场古镇,中途还浏览子陈行公园。
陈行公园位于浦江镇浦星公路陈南路,占地面积41300平方米,1998年5月动工,1999年1月开放使用,此后为配合上海市一城九镇的开发建设,2009年5月进行了整体改造。改造后的公园,园内林木葱茏,种植了春夏秋冬各季典型植物和花卉,形成四季如春的怡人景色。园内的6米高坡和4473平方米的人工河面是公园的一大特色:园林设计者因地制宜,做出6米的高坡,“山路”起伏,蜿蜒盘旋,公园仿佛也变大了;另外浦江水系发达,借助原有的小河浜,造出了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河面,河面上还有一个长满绿树的小岛,园长说,岸边的桃花和柳树到了春天全部开放,营造出“桃红柳绿”的美丽景致。园内五个大瀑布组成的叠水坡,水流倾泻而下,非常壮观。



















13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7 22:18:1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7:48 编辑

新场镇原是下沙盐场衙门、松江府盐课司、两浙路盐运使司(有时为浙西路盐运使司)驻地,也曾是南朝时前京县治所在,为黄浦江前身--东江入海口。 具有千年历史的新场镇,至今仍保留着比较完整的水乡古镇格局。3公里长的明清时期的老街、20万平方 米的清代、民国时期的建筑群、20多幢三进门以上的明清大宅院这些都被誉为上海江南水乡风貌的“处女地”、“浦东原住民生态博物区”。上海市文管委新近公布的635处不可移动文物,新场古镇就占了30处。 进入新场古镇的桥正在修,艰难跨过后,坐上一辆三轮车往小巷一拐,便是另一番天地了。弯弯曲曲的窄巷,两旁都是老式的江南民宅和店铺,静静的,偶尔有老人、妇女、小孩走过,也都是淳朴的乡村情色。
新场老街街面、店铺、宅院的古朴风情被越来越多的电影、电视剧导演选为外景拍摄地。2006年11月著名导演李安执导拍摄的电影《色戒》(三世二品坊牌楼至洪福桥约150米的老街为主要场景地)、2007年7月朱翊导演的22集电视连续剧《我的光头岁月》、2008年5月香港导演邱礼涛执导的电影《叶问》(在新场大街271弄、281弄两处宅院)相继在老街选景拍摄。《色戒》里的朝阳书店、裕顺祥理发店、张泰昌洋铁铺、沪宁台旅馆都是在新场老街上拍摄的,而且不用搭大棚,只要更换一下古镇老街的店牌就可以了,省时、省力、省钱。恍惚间,把我们带回到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生活。新场因《色戒》等电影、电视剧的拍摄而名声大噪,游客慕名而来,新场成为人们喜爱的旅游胜地。
有意思的是,这个仅0.69平方公里大的小镇,佛教道教基督教均留下了建筑遗存。沿河而造的老宅大多是旧时大户人家的宅子,大门面对着街巷,有高高的风火墙。古镇上几乎每个宅子都有风火墙,十几米高,四五十米长,有的长达六七十米。站在高处眺望,蔚为壮观。内宅多在三进以上,雕梁画栋。老宅背后通向小河,有私家的驳岸,那驳岸的基石据专家说色泽浅白的是元代遗物,石砌的台阶从河面直接通入宅院,上有屋檐遮雨,这奇特的格局他处罕见。老宅多有私家的桥(现在都是公用了),跨河通向后花园。

今天骑友们浏览了古镇上著名的南山古寺,
南山古寺,俗称南庵,位于新场镇大街南端,元大德十年(1306年)僧照建,初名常寂庵。清顺治元年(1644年)僧九如重建,易今名。清同治三年(1864年)住持党可募捐修塑重新,并置香积田3.3公顷。旧有雷祖阁,南天门颓毁未复。据县宗教事务科1984年记载:“南山寺有房屋三十八间,寺内原塑有如来、释迦、观音、雷祖等佛像,今废”。寺后,古银杏三株存二,大数抱,荫数亩,皆数百年物。南山禅寺曾一度为新场大队塑料印花厂所使用。 2000年,搬迁塑料印花厂,逐步修缮禅寺,并对外开放,香火不断。















元大德十年(1306年),僧照在现新场村12组建常寂庵(后称南山寺)时,在寺后栽下3棵银杏树,距今已有近七百年历史。这3棵古银杏树,其中1棵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被部队征用。剩下的2棵,都高耸入云。 1986年9月,作家谢永章观后欣然命笔,题诗《南山树》:“一杆雄姿拔地起,高耸直上插云间。白云与它挽手过,道是才过更年期。饱经风霜六百年,白果藏于绿叶间。腋下挟个南山寺,石笋尽收其眼底。”两棵古树相距28米,屹立在新场镇南首,四季迷人。每逢双休、节假日,游客、香客在南山寺参观、敬香之后,都要来目睹二棵古树的风采。现在二棵古树已经成为千年古镇——新场镇的一道亮丽景观,为古镇增添无限风光。













nEO_IMG_浦东新场镇013.jpg (145.99 KB, 下载次数: 7)

nEO_IMG_浦东新场镇013.jpg
134
发表于 2012-3-18 09:36:38 | 只看该作者
好!好!好!

点评

谢谢关注!  发表于 2012-3-18 22:26
135
 楼主| 发表于 2012-3-21 22:14:31 | 只看该作者

RE: 3月21日骑游塘湾桥青龙塔福泉山----柳州路骑游队活动集锦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7:59 编辑

阳春三月,和煦的阳光普照大地,柳州路集合点的骑友们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去踏春。今天骑行的目标是青浦区的塘湾桥、青龙塔、福泉山遗址。

下面的照片是集合点志愿者拍摄的

第一休息点,沪青平公路华翔路口











塘湾桥上的合影



在青龙古寺





参观福泉山遗址








136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0:49: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10-23 11:03 编辑

继续上图,以下是鄙人拍的照片

清晨,“吊在路灯”上的太阳把缕缕阳光洒到了柳州路绿地,带来了春天的气息,







朝气蓬勃的女骑友为春天的到来而欢呼跳跃





浩浩荡荡的队伍





队旗在春风中飘扬



领队的“周地球”扎胎了,大家等待着







137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1:40:36 | 只看该作者

RE: 塘湾桥的传说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8:36 编辑

      青浦白鹤镇塘湾村艾祁江上的庆泽桥,俗称塘湾桥,明万二十三年(1595)建,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重建。单孔石拱桥,青石质,桥长26.5米,宽3米,高5米,拱跨8.9米,拱高5米。它不仅是一座历史入远的古桥,在这桥上,还蕴含着一个农民起义的悲壮故事:
      
周立春,青龙镇人氏,世代务农,为青浦县第
45保89图图正。周立春从小喜爱舞拳弄棍,好结交四方游侠,为人急公好义,又粗通文墨,人称周先生、周大哥,在青龙镇上颇有威信。百姓中若有纠纷嫌隙,或遇到急难事故,都要找他调节周济。其女周秀英,生就一股巾帼豪气,武艺高超,英姿飒爽,棍棒拳术,无不精通,也为四乡邻里所敬佩。
咸丰二年(1852年),青浦知县俞龙光不顾百姓疾苦,大肆催征清政府已经豁免了3年的陈粮,还把征粮的任务压在粮差、地保身上,倘若完不成任务,就“科以催征不力之过,治以把技舞弊之罪”。
周立春虽为地保,夹在催粮队伍中间,但他本是农民出身,深知百姓疾苦,苦叹“自古来只有借债合会娘子讨,哪有卖儿卖女钱粮交”,曾多次把百姓的痛苦向官府反映。谁知俞龙光不但不听善言,反而将支持周立春的头役徐荣收禁(拘捕入狱),以示杀一儆百。1852年5月19日,周立春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带领自己管辖的45保89图的农民二三百人在青龙镇塘湾桥下集合,揭竿举旗,掀起了著名的塘湾农民起义。
相传在塘湾桥上,周立春的女儿周秀英率领部将多次与清兵对抗,杀死、杀退清兵无数,在当地民间有“松江盾牌兵,打不过塘湾耥耙柄”的谚语,还广为流传一首民歌:“女中英雄周秀英,大红裤子小紧身,手提大刀廿百斤,塘湾桥上杀四门,杀死清兵三百人。”

1975年公布为青浦县文物保护单位的塘湾桥



桥拱上原名“庆泽桥”仍然可见











138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1:56:37 | 只看该作者

RE: 青龙寺和青龙塔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8:42 编辑

青龙寺位于白鹤青龙村(旧青浦镇)。寺建于唐天宝二年(743年),初名报德寺,宋代更名隆福寺。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皇帝南巡,途经青龙,亲书“精严寿相”额,并赐寺名“吉云禅寺”。又赐水晶观音像一尊、荷花溅金扇一把、杏黄袈裟一袭,时称“三宝”。
青龙塔建于唐长庆年间(821-824年),原名隆福寺塔,又名青龙雁塔,俗称青龙塔,青龙塔是上海最老的古塔。当年的青龙镇是上海最大的贸易港口,青龙塔就是镇内标志性的建筑,见证了当时上海商贸的繁荣。青龙塔原是七级八面,砖木结构,后被兵火破坏,现只留下宋代修建的塔身,残高30多米。
1956年,塔顶的铜葫芦被台风吹落,上铸有“明崇祯十七年”字样,现收藏在青浦区博物馆。1992年,塔身偏离中心1.56米,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特邀著名建筑纠偏专家曹时中教授予以扶正。寺、塔于1959、1960年分别列为县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青龙寺大门



大门的屋脊上有“入解脱门”四个字,不知是何意?



边门门框上的青龙浮雕纹





青龙塔



局部









139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2:28:35 | 只看该作者

RE: 章堰村金泾桥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8:46 编辑

看了青龙寺,我们又转到章堰村拜访这里的另一座古桥“金泾桥”
金泾桥又名观月桥,坐落于重固章堰村老街南首,南北向,跨金泾河。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建,宣统时(1909-1911)重修,单孔石拱桥,青石和花岗石材质。桥长18.8米,宽2.8米,高3.7米。金泾桥为并列式拱桥,拱5.7米,拱高3.15米,两侧刻桥名和建造年代,西南一侧有护栏,拱桥上刻建修人姓名及捐资数目。南坡有16级,北坡有18光绪版青浦县志云:“章伯颜于金湄建观月堂,堂前有金泾桥。”可见,宋代已有此桥,但几经整修,现除石拱保持原状外,桥面与桥栏,多次修补后,已呈紫、青、黄等多种石色。桥拱内圈仍保有多处石刻,但字迹模糊难辨。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记得这么一句歌词吗“麦苗儿青来,油菜花儿黄......”,出了章堰村,大家向福泉山文化遗址前进,一路上春光明媚,满眼碧绿,一片春的气息,呼吸着充满春天气息的空气,让人们的心情仿佛来到了另一个世界,忘却了呆在“石屡森林里”的都市人的郁闷。







勤劳的农民在大地母亲上辛勤耕作













140
 楼主| 发表于 2012-3-22 14:11:13 | 只看该作者

RE: 骑游福泉山

本帖最后由 拖拉机1 于 2012-5-31 08:52 编辑

福泉山,曾名覆船山,又名薛道山,位于重固镇中心地段。2001年6月25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上海青浦区唯一的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福泉山呈不规则的长方形,东西长94米,南北宽84米,高7.5米。完整保留了距今6000——7000年历史的各时期文化叠压遗存,内含有新石器时代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与战国时代的遗存,被考古学家誉为“中国的土建金字塔”、“古上海的历史年表”、“上海的发祥地”。
1962年上海市开展文物普查时,在山坡上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陶片、石器与红烧土等文化堆积,确定这里是一处古文化遗址。1977年经报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宣布为文物保护地点。同年当地重固中学师生在福泉山下田间劳动,又发现数件崧泽文化的陶器。为了开展太湖地区的古文化研究,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于1979年,1982—1988年进行了多次发掘,共发现崧泽文化的居址1处、墓葬19座,良渚文化墓葬30座,以及战国墓6座,西汉墓96座,唐墓l座,宋墓2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800余件,其中有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玉琮。
考古学家在福泉山西北一方5.3米高的深坑里还发现了一大方夹着各种文化土层色泽的壁面,犹如一幅新石器时期以来由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及封建社会的历史年表,最底层呈青灰色的为马家浜文化层,中间的黑色土层是崧泽文化层,上面的灰色土是早期的良渚文化层,接近地面的黄褐色土是晚期的良渚文化层。这样完整的古文化土层堆积,是田野考古不可多得的地层遗留,对于研究上海地区古代的社会形态和文化面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证明了重固地区早在六千年前业已成陆,并已有我们的祖先在福泉山附近劳动生息,更用他们的勤劳及智慧改善和丰富着他们的生活。由此可见,远古时期的上海人——福泉山人,通过艰苦的生活磨练为上海古文化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发掘探方分布图


良渚文化祭坛




祭坛南北长7.3米,东西最宽处5.2米,做阶梯状,自北而南、自上而下共三级台面,每级升高约0.4米,各台面中间平整,周围散乱地规程许多任意刀割的不规则土块,在最高一级的东南角,另有土块围成的小平面,中间一块平整规则的长方形小平台,下压一个大口缸。整座祭坛都被大火烧红,并撤有介壳末,未见燃烧残留的草灰。据考古学家分析:良渚人对天地、祖先已有一种集中的大型燎祭仪式。

文化层


















139号大墓,经考古学家发掘,属于一处人殉墓。墓主人为一成年男性,仰身直肢葬,有大量丰富的殡葬品。在墓坑的东北拐角上还叠压着另一具人骨,经鉴定为青年女性,曲肢侧身,上下肢弯曲而分开,状似跪着倒下的样子,头向西北,头顶上有玉珠一粒,面额上有玉管一件,颈部有玉环一件,上肢上有小玉坠件一枚,左右下肢骨下各有玉管一件,在骨架的背后有一口祭祀用的大口陶缸。可见前者是地位显赫的贵族,而后者地位卑微,与祭祀服务器在一起,显然是殡葬的人牲,并与祭祀有关。

原始福泉山人生活场景











nEO_IMG_IMG_8528.jpg (146.3 KB, 下载次数: 7)

nEO_IMG_IMG_8528.jp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