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005|回复: 5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我从“压马路的山地”转换到“拉速度的公路”前后变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12 12:48:2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方便面 于 2012-3-16 23:12 编辑

从山地转到公路有些日子了。期间留意并记录下了很多自身以及周边车友从山地转到公路后,渐渐发生的变化。闲来无事,想到啥就写点啥。呵呵。发上来大家茶余饭后看下。下面这些列举的事情你有过几条?
↓↓↓↓↓↓↓↓↓↓↓主帖更新区↓↓↓↓↓↓↓↓↓↓
第二次更新:
再重复下,楼下不要因为车型;品牌;爱好等分歧再争吵。此贴的初衷是想勾起各位对初入车门的愉快回忆,并不是挑起是非。争吵永远么结果。争吵双方绝对不会因为争吵而改变自己原先的看法。依旧是我行我素。既然这样,又何必吵呢?!说难听点,大家谈得来,就一起玩。谈不来,了不起见面了当不认识。但怎么也不至于见面就吵,看帖就挑吧。就说这几句。希望大家后面不要再争论是非了。简单一句“支持楼主”或简单一个“顶”,相信不会点燃任何导火索并且此贴会继续火下去。何尝不是一个好主意呢。
第一次更新:标题和段落开头我都修改过了,之前的可能不太妥当。不论在座的各位用哪类车,相信都有各自的乐趣所在。本帖并不是排斥某种车型,大家抱着调侃的心情看看就可以了。我相信大多数山地和公路车友都有过以下列举的情况。当然我也不否认一样会有少数人没有过以下情况。一笑而过就行了。
↑↑↑↑↑↑↑↑↑↑↑主帖更新区↑↑↑↑↑↑↑↑↑↑

1:
以前山地往往想往爱车上贴这个贴那个弄得五花八门,越眼花缭乱越好。谁收我车架谁知道。
现在公路往往什么都不想往爱车上贴,感觉公路车就是要干干净净不能杂乱无章。谁见我公路谁知道。

2:
以前山地往往想什么都往车上装,上管包尾包GPS副把气筒背包货架音响单反包硅胶坐垫套等,哥几乎全装过。
现在公路往往什么累赘的东西都卸下车,哪怕是那一小节多余的头管都要截掉,更别提那些包包了。保留的累赘物只有一个蛋蛋包加一个迷你气筒加一条备胎,甚至嫌迷你气筒还太大,想换个小钢炮。

3:
以前山地哪个车灯亮就装哪个;最多的时候装过两个相同效果的大灯再加个山寨警用迷你灯。神马前灯尾灯爆闪灯把堵灯风火轮灯辐条灯激光灯,一个灯都不能没少玩过,就差头盔上还的矿工灯没戴头盔上了,不过也让我改装到车把上去过。
现在公路前后各一个青蛙灯。甚至连后面的青蛙灯都不想装在座管上而是装在头盔反面,以求最大程度上减小风阻

4:
以前山地啥服装休闲穿啥服装。牛仔裤多袋裤休闲裤运动裤工装裤,羽绒服棉袄摇粒绒T恤汗衫背心,再加上一双运动鞋。都是以前上班路上的标准造型。
现在公路只穿骑行服。任何其他服装都不穿。如果车子不止一辆,我肯定会好几套衣服配好几辆车子的颜色。要我不穿骑行服骑公路,还不如干脆不骑。

5:
以前山地喜欢把沿途要用到的物品或者多余衣物一股脑往双肩包里塞,塞得满满的才看上去和粗狂的山地车相配。
现在公路喜欢多带些现金以满足路上的补给购买,骑行服口袋里往往少不了士力架和德芙,至于衣物,因为骑行服大多透气保暖所以用不着考虑,至于背包,对我来说就好比上厕所拿砂纸擦PP那样不爽。

6:
以前山地往往希望路上能多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车友,然后多悠悠的停下车,打个招呼,接着是留QQ甚至留手机。如果没有来得及打招呼,就会去单车论坛发帖寻人。觉得这样很有意思。
现在公路不太希望路上能遇到太多的车友,因为停下打招呼的话会影响到计划的骑行时间,而且停下后再加速,相当消耗体力,所以我不是很愿意特地停下来打招呼,基本都是不停脚的挥手微笑以示友好。(并不是不愿意搭理沿途车友,而是为了不影响整队速度。何况一个微笑胜过百句话)

7:
以前山地买车的时候想“山地强度高,怎么磕磕碰碰或者在马路上窜上窜下很方便。适合堵车的时候超车”,但后来越来越觉得当我窜上窜下超车的时候,公路早就已经在机动车道上“连车尾灯都看不到”地骑过堵车的马路段了。
现在公路在买车时候想“山地在上海这样没有山的地方根本没有用武之地,至于超车,平时都地铁或者电驴LPG,不可能骑这辆公路通勤,所以还是把它带回家好生照顾着。”

8:
以前山地不愿意上锁踏,觉得自锁在摔跤的时候容易狗啃地。而且穿锁鞋不方便走路。
现在公路不愿意用脚踏,觉得脚踏在发力上根本不能和锁踏相提并论。明白了锁踏的潜在危险基本都是在不正当使用的情况下才会发生的。真正摔跤的时候基本都会因为剧烈抖动而自动解锁。更何况锁鞋的作用除了360度给力之外,还能保证自己的双脚在高踏频的时候不会脱离脚踏。

9:
以前山地往往在用很粗的胎去和电驴彪速度,然后在电驴离开视线范围之后悄悄的喘大气。不过心里因为赢了电驴而感到很舒畅。
现在公路往往在用略高于身边机动车的速度和机动车别苗头,心里想着副驾驶位置的MM注意到了自己骑得比机动车快,并肯定在赞叹自己体力好。你敢说你没有过这个现象?有木有?有木有?有木有?

10:
以前山地会把压根在城市里用不着的一些零部件或者升级件都给买回来然后全部装上去。到最后却依然是在城市的道路上压马路。
现在公路会把哪怕是“品牌原装车”上那些用不着的所有累赘全部拆掉,包括反光片;铃铛;甚至是多于的螺丝垫片。以求在不多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车子最大程度的轻量化和低风阻。

11:
以前山地随便买个头盔凑活着用用,认为反正摔跤的时候才用得着。200以内足够了。甚至我买过淘宝上100内的,用来应付“无头盔不许参加活动”这句话。
现在公路认真的为自己选个轻量的,够炫的,品牌的,最重要是低风阻强对流的头盔。我知道一款好的头盔,除了质量;重量的差别之外,哪怕点儿背,一个月摔一次,至少还有近30天可以拗造型,值得。尽管我造型不咋地。

12:
以前山地往往希望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至少要10人以上,越多越好。越多越热闹。
现在公路如果是拉练性质的活动,总希望每次活动参加的人数最好保持15人左右。最好不要超过15人。因为人多了就拉不出速度,很影响到拉练效果。

13:
以前山地喜欢在看见美景的时候就停车拍照留念,还特别喜欢把爱车放在镜头里一起拍进去。尤其是省会交界处的界碑界牌必停。
现在公路沿途哪怕风景再好,不到预定休息点就绝对不停。顶多也就扭头望两眼。等行程结束,回到电脑前,大家才会在群里讨论这次活动的景点不错,很美之类的话题。

14
以前山地往往在骑行的时候喜欢一堆人在一起三三两两并排的边聊天边骑车。
现在公路往往在骑行队时候喜欢一个跟一个,并排人数不会超过2个。说话也不会太多。心里只有想着骑;骑;骑。

15:
以前山地往往在活动之前表现出希望有妹纸的加入,这样可以活跃骑车气氛,减轻骑车疲劳。可活动结束后往往会发现因为大家要照顾妹纸,所以拖累了整队骑行时间。(妹纸们不要砖我。本人没有任何的性别歧视)
现在公路在活动之前希望有高手的加入,这样可以让自己学到更多的骑行相关知识,可以有更好的学习空间以及体力上的智能提升。

16:
以前山地(没入行时)会在单车用了至少半年的时候送去单车店保养维护。希望“花一次的钱,就尽量等问题多一些,脏一些了再送去保养。”
现在公路会在每次骑行活动后,静静的一个人在家自己动手擦拭爱车,除非遇见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貌似还没遇到过),不然不允许其他任何人碰我的爱车或者调校。回想起来,我有好久没有遇见过有挑战性的问题了。孤独求败啊。。。。。。。。

17:
以前山地(没入行时)车子出现轻微异响的时候认为只要不影响到骑行速度,就凑活着先用用,等有空送到店里交给师傅来检查问题。
现在公路不允许车子有任何的异响出现。一旦出现,宁可暂停自己的骑行,也要把声音位置找出来并解决掉。眼里容不得爱车有一丝一毫的故障和杂音。

18:
以前山地会为了追求刹车以及变速的手感,而花大价钱去买所谓的涂层线管来改装自己原先的线管。又或者改成了油碟。
现在公路知道了出厂整车不可能有手感。而线管手感欠佳,更换涂层线管只能起到百分之二十的手感提升,剩余的百分之八十,都是要靠自己的神奇之手才能调试出来的。原谅我,我又YY了。

19:
以前山地会认为,所有的单车传动,SHIMANO才是王道。其他品牌都是浮云。一套SHIMANO上去之后,心里会无比放心。
现在公路知道了,很多其他品牌的传动,稳定性以及效果和SHIMANO是不相上下的,但是价格却只有SHIMANO的几成。我会根据自己的经济情况以及实际需要,选择混搭套件或者干脆使用其他品牌的完整套件。

20:
以前山地会认为,骑行活动,就是把所有参与者安全的从A点带队骑到B点。能完成就OK了。
现在公路学习到了,骑行活动很有讲究;包括跟骑;手势传达;技术;加速;姿势;踏频;AVS;避风;破风;团队精神等,任何一样都会影响到整个车队的行进,都必须时刻注意。

21:
以前山地往往会明知会把车弄脏,也义无反顾的参加雨骑。回来之后拿水冲掉爱车上的泥泞。很喜欢那种淋雨之后冲热水澡的感觉。
现在公路如果天气开始转阴,宁可放弃活动,也不参加可能碰上的雨骑。因为浸水是公路车的大敌,公路车对车况的要求远高于山地,更何况是飞沙走石的雨骑。雨骑之后的清洗工作远不止擦擦链条上上油那么简单。

22:
以前山地会在内胎扎破2个甚至3个洞的时候选择换条新内胎。
现在公路会在内胎哪怕只是慢跑气的时候就选择更换条新内胎。

23:
以前山地会因为对速度的渴求越来越强烈,所以会越来越往高山的方向去改,直至直接换公路。
现在公路压根就不会考虑这辈子再去骑山地。

24:
以前山地看见公路一下子从身边窜上去的时候往往会感叹他们哪儿来的那么多力气。
现在公路看见山地车友居然跟在自己后面和自己一起完成了全程后,回想起自己当年骑山地的情景,会莫名自己当年是哪儿来的力气用山地跑完今天用公路的距离。

25:
以前山地会觉得公路轮胎那么细,骑行过程中肯定会打滑。所以细胎不安全。
现在公路才领悟到,粗胎和细胎的打滑几率,只在2个情况下有差别。一个是在经过有水的路面白条线转弯时,一个是在“轮胎与90度突起路面”成“45度角以上”的情况下才会有区别。前者是出现在雨天,而后者这种情况,基本只出现在路面施工时铺设的临时钢板才会出现。

26:
以前山地觉得,单车的坐垫要比骑行裤重要。见过很多车友,他们宁愿500买个坐垫,不愿200买条好点的骑行裤。更有甚者(我就是之一)被坑爹的硅胶坐垫套给忽悠了。
现在公路觉得,骑行裤要比坐垫重要。骑行服装都是200以上一套。还有很多车友是500以上一套的品牌货。反而坐垫一般都是200至300。我知道一个道理:自己有几辆车就要几个坐垫,但骑车人最终只有我一个。而裤子是跟着人走的。所以一条好的裤子就够了。

27:
以前山地会在买车的时候联想到有个妹纸可以坐在横梁上一起骑车是多麽的罗曼蒂克
现在公路会在买车的时候联想到千万不能让自己领导往横梁上坐,怕压变形了心痛。尽管不可能变形。

28:
以前山地当路面颠簸的时候希望颠簸来得更猛烈一些,看见前叉的内管伸缩心里有着无比的快感。
现在公路当路面颠簸的时候会觉得一把刀在自己的心头上割肉,巴不得下车把爱车抬起来扛过这一段破路。

29:
以前山地几乎没有考虑过要带备胎才能安心参加骑行活动。
现在公路在没有带备胎的情况下不敢出门超过方圆3KM。

暂时只想到这些。欢迎楼下补充。

看帖不回帖的统统诅咒你们爆胎胎。。。。。哇咔咔咔咔咔咔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1 分享分享1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发表于 2012-3-12 12:54:43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山地 就是干干净净的 什么也没有
3
 楼主| 发表于 2012-3-12 12:56:36 | 只看该作者
LS别太当真。我纯粹随便写写,大家茶余饭后随便看看打发打发时间。不针对任何车友。
4
发表于 2012-3-12 12:58:03 | 只看该作者
我们山地是玩技术  和心跳的 个人不喜欢公路
5
发表于 2012-3-12 13:03:17 | 只看该作者
手势;技术;加速;姿势;踏频;AVS;避风;破风;团队精神等,这个山地车 公路车 是一样的  专业的山地车比赛这些是基本啊
6
发表于 2012-3-12 13:04:54 | 只看该作者
方便面 发表于 2012-3-12 12:56
LS别太当真。我纯粹随便写写,大家茶余饭后随便看看打发打发时间。不针对任何车友。 ...

哈哈 一起研究吗
7
发表于 2012-3-12 13:22:15 | 只看该作者
你这是休闲或者长途山地的一些看法,部分山地车友,特别是以休闲为主,一些入门的山地车友。

以竞技山地车友来说,你这1-28条怕是一条与他们无关:他们从来不贴什么纸;车子都是精确到克;从来也不装灯,因为晚上肯定不骑山地冲山;衣服个个PRO;都是自锁。。。。不一一对比了

山地车友很多种的,你说只是其中一部分,或者根本还称不上真正懂骑山地的人!


山地不冲山,那不是山地!
8
发表于 2012-3-12 14:08:12 | 只看该作者
有点意思,萝卜白菜。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我没有山地车。
9
发表于 2012-3-12 14:54:10 | 只看该作者
不管公路车还是山地车,都是一个娱乐的工具,自己的东西爱怎么玩就怎么玩,喜欢就好,没有标准
10
发表于 2012-3-12 14:54:11 | 只看该作者
寫的蠻有意思的
只是,2 和 10 有點重叠了。
不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