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346|回复: 2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 Bikeradar评测| BMC TMR01破风公路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2 10:10:4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从一家瑞士本地的自行车公司,迅速发展至环法自行车赛冠军。原来在2001年的时候,BMC的产品系列是没有公路自行车的。 BMC将推出第二款公路机器。
作为唯一拥有自己职业自行车队的公路自行车品牌,BMC拥有终极的产品研究和开发设施。
2012年4月,GF01在Paris- Roubaix展示其耐力型公路自行车的实力,TMR01则是BMC破风系列的最新元素。
TMR01不仅只应用到去年 TM01计时/铁三赛自行车的技术元素,BMC也希望这台破风公路自行车也可以让冲刺型,全能型的公路赛车手或铁三选手都同样可以受益,所以这台自行车不单止拥有高效的空气动力学优势,而且更拥有极佳的刚性和可调性去迎合选手所需。




Sub A概念减少自行车的迎风面积,也最大幅度地提高车架刚性, 为了进一步降低风阻,BMC将TM01的Tripwire破风管材设计应用到 TMR01。截断的翼形有一个阶梯状的流线形设计,以扰流层降低管材后端的后向拉力,BMC说这就像高尔夫球表面的小凹点,把球後方降低速度的气压降低。




红色为传统的空气动力学管材形状,相比白色的BMC管材形状,黑色的部分为被“删除”的区域。
为了改善空气层的分离,BMC将管材截断,这也同时满足UCI的 3:1长宽比规定。这个设计在前叉,下管和立管同样用上。
TMR01的设计目标是完全一体化/隐藏式的煞车夹器,前叉,DI2电池,电线,座管夹和座管。
TM01的煞车其本上是一个小V煞,但 TMR01的煞车却有所不同,因为它具有方便的张力调节螺栓和一个全新的Shimano夹器条节器置於把立下,可以让用家快速将前煞车夹器松开。。煞车最宽可打开至 32mm,意味着如有需要,也能兼容最宽的公路轮圈。




特制前叉设计备有下方直径 1.25"的锥型舵管,配上符合UCI规格的制动器罩盖,从头管延伸到煞车夹器位置。座管前方有一条改良风阻的Tripwire线,提供三种後飘程度 (0, 15 和30mm),跟TM01一样备有内置双重锁定位设计,螺栓或夹器隐藏在车架内,全没有暴露於风中。
BMC说,新的圆筒型Shimano Di2电池可藏於TMR01的座管内,而且可不用取出也能作充电。然而,该电池交货期需要延迟到2013年,所以现在的TMR01都会提供现在款式的电池,装在下管,之後用家可再更换新的电池。
DTi的车架设计兼容传统的机械式变速布线。例如,Cadel Evans的煞车是常见的英国和澳洲(右=前/左=后)配置,跟他的其他队友不一样。这也意味着,TMR01是兼容目前市场上的每一套变速系统。




TMR01的正视图(拆掉前轮後)
BMC Racing Team的队员在米兰骑上自行车作了风洞测试,当对比SLR01和TMR01在每小时 50km时速的逆风时,TMR01可节省28瓦特。BMC很快就指出,其他测试就可以在现实世界中进行。
应用大量的高模量碳纤维,使TMR01成为 BMC中刚性最高的公路自行车,也拥有抗扭和刚性更高的中轴,超越了GF01的标准,成为他们公司的新标准。




刚度的重要性是在重量之上,巨大的 BB86中轴和非对称的後下叉, 破风的立管和後下叉把后轮如拥抱般包裹,让TMR01保持最佳的空气动力性能。56cm的车架声称重量是1140g,而同样尺寸的SLR01,重量约900g,座管的重量为187g,未切割的350mm前叉重量为 440g。然而,装上 Di2套件的整车约重 6.8kg,车队版本则接近7kg。
车架几何类似SLR01,但TMR01的低头管能提供一个超战斗型的空气动力学骑姿。某些BMC选手在环法自行车赛中都在使用TMR01,另有两名铁三运动员在伦敦奥运会的铁三赛中使用。





前叉和“结构”的侧视图 - UCI的关键字 - 制动器罩盖
原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9
发表于 2013-8-11 20:40:36 | 只看该作者
昨天看到了一辆,感觉蛮好看的
28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4:23:16 | 只看该作者
芬太尼 发表于 2013-8-11 14:15
明白,多谢。。。另外能给点积分么?我都发不了贴。。。

多回帖就有了哦
27
发表于 2013-8-11 14:15:46 | 只看该作者
刘影 发表于 2013-8-11 14:07
基本感觉不到,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因为速度越快,单位时间里流经的空气也就越多 ...

明白,多谢。。。另外能给点积分么?我都发不了贴。。。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8-11 14:07:19 | 只看该作者
芬太尼 发表于 2013-8-11 13:15
巡航20,能骑得出破风车和一般车的差异么?

基本感觉不到,速度越快效果越明显,因为速度越快,单位时间里流经的空气也就越多
25
发表于 2013-8-11 13:15:39 | 只看该作者
刘影 发表于 2013-8-9 09:25
车的风阻就是一个固定的系数,和人的能力无关

巡航20,能骑得出破风车和一般车的差异么?
24
发表于 2013-8-9 16:51:00 | 只看该作者
科普了,刘总给个好折扣贝。哈哈哈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09:27:19 | 只看该作者
hudada00 发表于 2013-8-6 15:14
不知道这个车爬坡性能好不好 呢横向强度如何

五通侧向刚性要强过SLR01,BMC的破风车不是通过把管材做的很薄来实现低风阻,而是依靠管材的扰流造型来减少湍流,所以侧向刚性很强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8-9 09:25:43 | 只看该作者
芬太尼 发表于 2013-8-7 13:35
破风再好,也要有一个能达到破风程度的发动机。。。

车的风阻就是一个固定的系数,和人的能力无关
21
发表于 2013-8-9 00:07:04 | 只看该作者
感觉美利达台版的ride C系列的后叉如出一辙的。当然,可能整体破风没那么出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