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古美骑行日:2012-8-31(周五) 今天8名车友参加骑行活动。早上6:30七莘路、顾戴路口集合出发,骑往小昆山汤庙村探寻古文化遗址。
沈砖公路、嘉松公路口休息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
古文化遗址位于汤村庙前
为我们带路的村民与车友合影
汤庙村古文化遗址(Tangmiaocun Guwenhua Yizhi) 位于松江县小昆山镇汤庙村。1962年发现,分布面积约6.4万平方米。1980年对遗址试掘,有早、晚两期印纹陶文化遗存。晚期遗存中找到水井4口、墓葬4座,清理的墓葬中出土40余件陪葬物品,属崧泽文化。1977年被列为市级保护地点。
离开汤庙村古文化遗址前往夏林。
夏林是为了纪念明末抗清的领导人物、民族英雄夏氏父子即夏允彝、夏完淳二人而修建的,他们在文学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1961年,上海市文管会为夏墓立碑,陈毅市长为墓碑题字。夏林占地30多亩,其中墓园占地近3亩,由牌坊、碑亭、墓基等组成。园内种植了龙柏、香樟、黄杨等10多种植物。其又处远郊小乡村,空气清新,宁静怡人 祖籍浙江会稽,明思宗崇祯四年生于松江(今属上海),家住郡城西花园浜,是中国五千年历史上年纪最轻的华夏先烈。完淳父夏允彝为江南名士,与完淳师陈子龙创立几社(与复社相应)。夏完淳受父亲影响,矢志忠义,崇尚名节。天 资聪颖,早慧,5岁读经史。7岁能诗文,9岁写出《代乳集》。允彝出游远方,常带完淳在身边,使他阅历山川,接触天下豪杰。从陈子龙为师,又受知于复社领袖张溥,在文章气节方面,深受二人熏陶。 由于夏林没开放,从网上转载些照片供大家欣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