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031|回复: 1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秀山丽水二百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0-21 20:54: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还没注册吗?一起加入来玩吧!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国庆期间骑行太行山,身体、心灵得到小小的洗礼,却因工作安排提前返沪。骑行兴致盎然,意犹未尽,于是利用上个周末同事跟我换课的良机,再次出动爬坡。

这次的目标是,浙南丽水的黄茅尖、百山祖爬坡骑行。黄茅尖位于丽水龙泉境内,海拔1929米,号称是江浙第一高峰,百山祖则位于庆元市境内,海拔1856 米,浙江省内的第二高峰,号称“百山之祖”,又是瓯江源头。黄茅尖、百山祖隔空对峙,域内密布原始森林,溪流纵横,呈现一派原始生态,景色秀美,是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

无论是地图标示还是网上的攻略,都将黄茅尖、百山祖相提并论。“山友”们甚至制定出黄茅尖、百山祖的穿越计划和攻略。我懒得做功课,不知深浅,初始目标也想毕其功于一役,用三天时间完成黄茅尖和百山祖的爬坡骑行。后来才知道,如果不作充分的体能储备和心理准备,这个计划注定是要落空的。

原来计划要点是:前一天K8401夜车投放,次日凌晨抵达丽水市。D1-D3,丽水出发,爬坡骑行。D3晚上、或最晚D4上午设法抵达温州,搭K8424 夜车或D4上午的动车返沪。我要承认,这个计划的投机性很强,我甚至都打起了周一白天的沿海铁路的主意,因为新开通的沿海铁路动车组,温州出发抵达上海的时间,已经缩短到区区5小时。尽管周一晚上要全力以赴去上课,但是理论上我甚至可以搭周一中午11:35发车的D3104动车而不耽误晚上的课。看看我有多贪心!

尽管存在好多不确定因素,不过我出发骑行的决心相当大,周四晚上全副武装地去跟朋友相聚小酌,就是为了去上海南站赶23:57发车的K8401列车,即便是全程无座也在所不惜。

K8401亳州始发,终到温州站。上海南站出发时间是23:57,到丽水站的票价72元,无座。这趟列车的硬座车厢有民工专列的特质,好在是夜间行车,下客始终大于上客,我在车厢连接处窝到杭州,就找到了空位坐下来。不巧的是,我的座位附近有个妖蛾子,大概是因为睡不着的缘故,打开山寨手机,放大音量播放音乐,以消磨难熬的时间。要命的是,妖蛾子播放的音乐节奏恰好击中俺的脉搏,越听越烦躁。无奈再去远处找空位安顿下来。

10月16日,周五,多云。6:40抵达丽水站,比图定时刻稍有晚点。此地海拔20米。装车出站,拍照留影,就出发了。今天的目标是沿着53省道一路西行,第一宿营地龙泉市安仁镇,第二宿营地龙泉市龙南乡。

丽水火车站在市区的东北角,去目的地需要穿城而过。恰可以伺机在城里找店早餐。丽青路、紫金路,过紫金大桥,右拐,就算到了丽水市区边缘的绕城路。著名的纳爱斯集团,(用性感的沙哑嗓音念)雕牌超能皂粉,就在绕城路边上,今年已经是其成立40周年了。

S53省道至少有15公里以上穿越“水阁工业区”,属于莲都区辖治。这段路又叫做“绿谷大道”,宽广洁净,两边工厂林立,显出勃勃生机。不过,这个工业区的名称还是引发了我莫名其妙的联想:前不久,马尔代夫政府官员在海底水下召开内阁会议(戏称“水阁会议”),提示世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地球维护生态,咱这水阁工业区也要做环保先锋模范才对。

S53省道沿途,有个“古堰画乡”的景点,就在路边,车头一拐就进村浏览,千年古樟透出沉稳的气质,沿街画廊次第展开,村边,瓯江缓缓流过。

进入云和界以后,要路过一个浩大的水库,当地命名它为“云和湖”。很长的一段路线,濒水临崖,景色非常美。地理地貌跟千岛湖的白小线有点像。

云和镇,海拔135米。这里似有交通枢纽的样貌,52省道、53省道和丽龙高速公路(丽水-龙泉)在此交汇。此去28公里到景宁(52省道),约32公里到安仁(53省道)。按照预案,我继续沿着53省道西行,坡路增多了。翻越赤石岭(海拔305米),穿过一个长长的赤石岭隧道,到赤石村。这是云和镇到安仁镇的中点,海拔245米。由于修建紧水滩水库,大量移民外出,这里竟然有些寥落。

翻越严山岭,海拔365米,即进入龙泉市界内,这是今天骑行的高点。53省道的90公里处开始放坡下行,爽啊啊啊!15:00抵达安仁镇,赶紧找店打尖。鸡蛋汤年糕4元一份。我抵达安仁镇的时间节点比较尴尬,图示此去龙南乡30公里以上的山路,很可能都是上坡,当地人又说龙南乡没有安仁镇热闹,“没有招待所!”我通常不反对夜行,不过夜行陌生山路具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不合我的性格。遂决定在安仁镇宿营,永和招待所20元。

第一天骑行104公里,缓坡。风景指数高,虐爽指数尚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顶一下顶一下 踩一脚踩一脚
2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1:04:16 | 只看该作者
3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2 01:05:48 | 只看该作者

RE: 秀山丽水二百七路书

第一次尝试制作路书,使用中国电子地图平台。 秀山丽水二百七.zip (13.97 KB, 下载次数: 238)
4
 楼主| 发表于 2009-10-23 17:38:31 | 只看该作者
10月17日,周六,多云间晴。骑行第二天。今天原计划实施黄茅尖和百山祖的穿越,读图目测,尽管有山路曲折因素,从黄茅尖穿越到百山祖貌似能够实现。昨天早早就在安仁镇歇下,除了避免夜行陌生山路之外,也考虑到要储备体力奋战今天的爬坡。早上07:09出发的时候,我还是信心满满的。吃饱喝足就上路。

沿着一条名叫做“安豫线(安仁-豫章)”的县道,逶迤南下。(这一路都是爬坡,难道要说南上?)路边的村庄笼罩在雾霭里,隐约可见本鸡在门前刨食,早起的人们简短而热情地相互招呼之后,各奔前程,晨曦之中的山村透出安详静谧的气息来。前行大约2-3公里,就看到了“龙泉山”的路牌,54公里。停车拍照留影。安豫线尽管是县道,但是总体路况不错,从路线走向设置我猜测它似乎可以担当53省道的辅道,车流非常少。前面曾经提及,这个区域溪流纵横,水利资源非常丰富,到处可见小型水电站,每听到嗡嗡嗡的声音,就知道临近某个村落,感到非常亲切。安豫线也伴着一条溪流,溯溪而上。

环顾四方,山川秀美,绿色葱茏,泉水叮咚,涧石嶙峋,炊烟袅袅,鸟鸣啾啾....使人暂时忘却爬坡的疲累,这是大自然给予我们的奖赏。

持续的3-4度坡路对于体能还是有相当要求的,不过,陡坡当前,恰好给我一个下车休息的借口。我也因此得到一个重大发现:此地盛产“夏菇”,号称是华东地区最大的夏菇基地,但是用来培育菌菇的“木桩”(当地人称之为“木桶”)却都是用木屑做成的,白色的菇桩在朝阳下整齐地排开,煞是壮观,这个发现令我产生莫名的成就感,赶紧拍照留影,得找个机会问问当地人,求证一下。

下田村到上田村,海拔已经超过1000米,坡路稍缓,村落又多了起来,路牌显示这里属龙南乡辖制,这说明龙南乡距此不远,但此时已经是中午11:00了。我粗略推算了一下,早晨出发到现在历时4小时,按照昨天停驻在安仁镇的时间节点(15:00),无论如何是不可能在天黑之前完成这段坡路的,于是庆幸自己昨天没有盲动,不过随即就担忧:今天多半也不可能完成黄茅尖-百山祖的穿越了。地图上显示的里程很不精确,难以预测,还是走一路算一路吧。

上田村的海拔似乎是阶段性高点,1150米。在村外,看到一对夫妻在收纳菇棚的黑色罩布,我停车拍照。跟菇农很自然地搭讪上了。黑色罩布用类似于尼龙的材料制成,经纬线粗粗地交织,留有较大的缝隙以便透气透光。黑色的棚内便是所谓的“夏菇”,每年5月下种,10月收获。种菇的“木桶”,用塑料布扎成桶状,灌以木屑,留着不少小洞(估计是出菇的地方)。每桶至少能产1.5斤的菇,如果“木桶”结实一点收获时间还能推延到11月,那么产量就更高些。刚收的称为 “水菇”,随行就市的价格从2元到8元不等,如今家家户户都不断收获水菇,因此市场价格很低,这天售价仅2.5元/斤。水菇经过修剪处理,晒干后,就是我们通常看到的干菇,每斤售价可到将近30元。闻言我恍然大悟,难怪一路上都能看到每个村落的门前院里晒着干菇,原来是经济杠杆的作用呢。菇农来自庆元地区,两个儿子都是大学毕业生,一个28岁,另一个23岁。菇农虽然年届半百,岁月留痕却并不明显,一头乌黑的头发令人羡艳。非常开朗,热情地邀请我去他家 “一起吃中午”。我不饿,又赶路,只好婉言谢绝。这菇农太有意思了,内心充满阳光。跟他一起心态会变得简单年轻又快乐,我想着如果下次再来,一定要去他家里“一起吃中午”。

龙南乡在上田村的西侧1公里,没去。然而我解开了纳闷一上午的疑惑:当地的路牌都指称龙南乡为“蛟垟”,而小点的地图是找不到“蛟垟”这地名的。不过,龙泉山、凤阳山、龙南乡、蛟垟,这些地名对属龙的我来说,好像有些莫名其妙的心理感应。

放坡溜车,到了一个叫做叶村的村落。有岔路:往西34公里去英川,继续前行去龙泉山。我按照路标指示前进,约2公里左右,又遇岔路,过桥,左拐7公里去 “梅七”,右拐穿过一个短短的隧道去“安永村”,继续前行是龙泉山。后来我知道,我在这里错过了去百山祖的可能是唯一的通道。当时按路标前行也是没错的,因为此时的海拔才刚过千米,不像是接近黄茅尖的样子。于是继续前行,到“凤阳山岔口”的三岔路口,纳闷良久:左拐是“际凤线”(际头-凤阳山),13公里到凤阳山,右拐是安豫线,终到豫章。可是,一路指示的那座“龙泉山”,究竟在哪里???问了过路的摩托车,也是一脸茫然的样子,于是我只好既来之则爬之,去凤阳山。经过炉岙村,又饿又累,在“路上人家”农家乐门前停车休息啃甘蔗,继续吭哧吭哧爬坡,抵达凤阳山自然保护区大门,门口有人值守,需要登记,留下火种。又爬约5公里,抵达凤阳山景区大门,海拔1440米。随即我被告知此路不通,若要进入,门票80元。我低眉顺眼地央求,恶言恶语地激将,没有任何通融的余地,花80元登个黄茅尖?这个买路钱忒贵了!黄茅尖啊黄茅尖,这就是你江浙第一峰的风采么?据说这15公里际凤线是凤阳山景区专门修造的,难怪对过路客一点都不通融呢,它修这路就是打定主意要收取买路钱的,您别嫌贵,还不打折。

悻悻下山。在保护区大门跟工作人员搭讪。得知:他也是景区的工作人员,山上的景区16:30撤岗,16:30-次日08:30由他在此值夜班收取门票。尽管是周末,但是游客并不多,全天只有100名付费进入的游客,那么这天景区的收入是8000元,不知道够不够30名景区员工的开销了?另外,保护区员工总数也是30名,事业编制,换言之,拿国家工资的。闻言至此我恍然大悟:自然保护区出租地盘给景区,景区设置禁区,游客不交门票不能进去。这是一根奇妙的利益链条。

拜那位值夜班收门票的好心人提示,此去百山祖,要从荒村那里转折。无奈之下,我也只好原路返回。

17:14,驻留荒村。海拔1050米。荒村也叫做上兴村,以前曾经是乡公所驻地,10年前合并到龙南乡的辖区了。在村头一家农户搭伙借宿,食宿25元。吃到了“豆腐醸”,这东西尝过才知道,就是朱镕基比拟过的豆腐渣。

今天骑行山路80公里,风景指数高,虐爽指数高。
5
发表于 2009-11-1 16:20:54 | 只看该作者
我的家乡,顶一顶。。。
6
发表于 2010-1-6 22:12:12 | 只看该作者
4# 况且况且
况且兄,
上点图片吧
7
发表于 2010-1-6 22:32:48 | 只看该作者


  游记写得不错,好地方,值得一游,期待图片。
8
发表于 2010-1-6 23:14:41 | 只看该作者
顶,丽水是好地方
9
发表于 2010-1-9 10:43:25 | 只看该作者
许久不见况且兄
原来又去做闲云野鹤了
先看起来
问一下
妖蛾子,出处何方?
10
发表于 2010-1-9 10:53:19 | 只看该作者
各位稍安勿躁,图片随后就到。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单车之家 - BikeHome.net

分享你和单车的快乐故事

Powered by Discuz!X3.2 © 2004-2015 Comsenz Inc.